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振兴东汉>第一百一十四

第一百一十四章/p

往南耶?往北耶?还是往东、往西耶?/p

这是一个问题,按荀彧给提供的名单来看,那些人分布在阳翟、长社、襄城、定陵、许县。/p

从地域上在来看,往南就一个县——定陵,得…那就先去定陵吧!/p

这定陵的那位贤才,名曰杜袭,崔博是听过这人的名儿的,但是他具体的事迹崔博却是压根儿就想不起来了。/p

这没事儿,想要对此人有些基本了解的话,就问旁边这位嘛!/p

崔博问荀彧道:“这定陵杜袭…是何等样人耶?”/p

荀彧还真对这杜袭颇了解的,他开口道:“杜袭乃是杜伯坚之孙,少小聪慧,乡人目之为神童…”/p

嚯…原来是这位大能的孙子啊!/p

这杜伯坚说出来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伯坚是他的字,其名杜根。当然说到杜根这个名儿,可能还是没多少人知道。/p

但是谭嗣同谭公的绝命诗中就提到了这么一位“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p

张俭亦是崔博当代人,这人且先不提,就说这杜根…当真是比张俭强上数十倍~党锢之祸爆发,张俭逃亡,世人素爱张俭之名声道德,凡收留张俭而导致自己被诛杀者…十余人,遭到牵连而受到缉拿拷问的,遍布全国,这些人的宗亲…尽遭殄灭!/p

似张俭这种人,何可言德耶!?/p

但是杜根则不同,他是顺帝年间人,时邓太后临朝称制,权多在后宫、外戚,安帝当时既已成人,当能理政,故杜根上书进言此事。邓太后权势滔天,看见杜根的上书很生气,就将杜根逮捕,想要将其活活打死,好在执法者听闻过杜根的名声,没下死手,打完之后又将杜送到城外。到这本来就该完了,但是邓太后不愿意啊,她还派人去检查这杜根到底死没死…杜根就“忍死三日”,待邓太后信了杜根真的死了之后,他才得以逃跑。/p

他与那张俭不同的是…便是张俭到处投奔,四处说自家名姓,而杜根则是怕牵连别人,隐姓埋名数十载!/p

似杜根这种人,斯可言德也!/p

崔博还真不曾想这杜袭竟是这杜根之后,还好问了一下这荀彧。/p

这去拜谒先贤之后,和光去访贤那就不一样!崔博若是不知…一去那杜袭家,嘿说不得外人就得嘚啵了——你看看这崔博,圣人经典白学了,不敬拜先贤。/p

……/p

崔博这一行人除却他和荀彧,还带着几个精干侍卫,这一路走来不知比带着众人快多了,仅在第三日,他们便抵达了定陵城。/p

公干结束,崔博算是私人行动了,所以城中县君并不知道崔博来了,故无人相迎。/p

这样也好,省去了些不必要的应酬,于时间方面是更为节省了~/p

待一日休憩后,崔博并着荀彧来到了西平亭…/p

杜袭家宅颇“简陋”,当然是相对于荀彧家的,但也比郭嘉家强的。/p

崔博的敲门后,便有一老年男子来应门。/p

“郎君何人耶?”也许是看着崔博实在年轻,那老父称崔博为‘郎君’。/p

“区区安平崔博,来寻杜君。”崔博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目的。/p

而荀彧则是上前一礼道:“杜翁,可还识得小子么?”/p

见到是荀彧,那老父的脸上乐开了花:“哟,是荀郎啊,进来罢都进来罢!”/p

那老父正是杜袭之父,他却不乐为官,自杜根逝世后,他便过上了隐居耕读的生活。/p

“袭啊,荀郎和崔郎来寻你啦!”/p

杜父也知道,荀彧来他家,肯定不会是和他这老头儿谈天论道的,当时是找他的儿子啦!/p

……/p

时至严冬,炭火堆烧的屋内暖烘烘的,其上悬着壶,待水沸腾得咕咚响时,杜袭为荀、崔二人斟了热水。/p

东道杜袭开口道:“陋舍无蜜水,还请君子无怪。”/p

正常人哪儿会怪呀,可能那个喜欢喝蜜水的袁老二那性格才会出言…/p

“啊…不妨事的…”崔博开口道,“尝闻足下之君杜公德高,今日一见…果然也!”/p

这话一说出口,荀彧和杜袭二人都愣了…/p

这他喵的拍马屁也不带这么拍的吧!几个人还一句话没说呢,崔博更是见都没见过那杜根,怎么地就说出了这般话来?/p

在杜袭错愕的表情下,崔博缓缓吟来:“杜公荷天下之德望,居衣冠,后人尚自耕读,实是德馨也!”/p

崔博本来想念诗的,想给陋室铭给提前作出来的,但是怎么想都不太合适——说人家的房间简陋,即便是再夸人家有道德,那也不成呐!/p

倒是崔博说完,荀彧闻言大窘。/p

好嘛,崔博光顾着跟这杜袭打开话头了,倒是忽略了旁边的荀文若了!/p

以荀彧的家世,那自然是不需要耕读的,崔博这话虽是无心,但说的荀彧挺尴尬的。/p

罢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崔博干脆就不做作了,直接从袖中掏出一封书来,正是那征辟书。/p

这征辟书上本就没写名儿,是崔博昨天刚填上去的。/p

崔博微笑道:“此次博来颍川,除却征丁外,尚有一事,乃是为友传书的。”/p

这个友当然是刘备,而不是杜袭的好友,但是杜袭不知道,他还在一脸懵逼呢~/p

在他展开一阅之后,才知道…这玩意儿是征辟书!/p

有开府之权的公府有自行征辟属吏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