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象棋>第734章 四川文化的传承
凭着车双兵仕相全133手官杀王天一的马炮卒单缺士,执红先拔头筹,夺取赛点。双方第二回合较量于昨日上午展开,由于已抢得先机,郑惟桐稳扎稳打,最终124手逼和王天一。最终以一胜一和的成绩力克王天一夺得冠军。“前几次有机会争取冠军的时候,我比较急,这一回心态很平和。在比赛当中,跟程鸣,还有赵鑫鑫的棋,我都很危险,最后化险为夷运气很不错。与天一的两盘棋,第一盘我准备得很充分,他没有应对好,我成功地先赢一盘。今天这一盘,应该说布局红棋满意,中间我没有办法,只有对攻,后面对手下出了缓着,我幸运守和。”郑惟桐赛后说。

成功等于天才+勤奋,当然也少不了艰苦的历程。早在2010年,当时十六岁的郑惟桐就有夺冠机会,可惜不论从心气上还是棋艺上,都无奈前辈蒋川,和棋之后无缘争冠。昨日最后的决战,面对对手的窝心马飞刀,郑惟桐在布局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中盘沉着冷静,以攻代守奋起反击扳回局势。一盘和棋,宣告了郑惟桐的冠军。“郑惟桐完成了我们几代象棋人的梦想。蜀中第一个全国冠军,第一个象棋特级大师。这是四川、成都棋类项目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也是一个里程碑。”第一时间获得消息的成都棋院院长蒋全胜喜笑颜开。他兴奋地告诉记者,郑惟桐的成功,应该说是继蒋川之后,棋界第二位天道酬勤的典型,郑惟桐平均每日摆棋近十小时,蒋川就曾评论“像小郑这样的用功程度,只要坚持下去,以后前途无量,甚至可以说难以有人能下过他”。如今,他用自己的努力,跻身国内超一流的行列,实现了四川几代象棋人的梦想。

郑惟桐荣升特级大师的消息让广大棋友兴奋不已,四川宏诚工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已承诺将奖励郑惟桐一套住房。不过,对郑惟桐来说,目前还远未到骄傲的时候。此次夺冠后,他获得了参加明年象棋世锦赛的资格,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向世界冠军发起冲击。

对沉闷已久的四川象棋和成都这座“棋城”来说,郑惟桐获得的这个含金量极高的冠军,以及特级大师称号是如此令人振奋,以至成都棋院院长蒋全胜用出了“完成了我们几代象棋人的梦想”这样的极致赞叹。的确,郑惟桐的横空出世,也足以让中国棋界重新聚焦川将的战力——“蜀道难”是否将再现弈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四川棋风盛行,成都棋院更是人才辈出,名师云集。当时的川将征战,威风八面,在弈林不断上演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体制的转变,“棋城”的光环逐渐式微,寻找赞助”虚名而无人,甚至沦落到打联赛也要靠“外援”的惨状,边缘化趋势明显……一个人拯救一个项目在中国体育界不是孤例,如刘翔之于田径,姚明之于篮球,孙杨之于游泳。而今,四川象棋诞生了年仅20岁特级大师郑惟桐,他适时夺冠,很可能就是把四川棋类从边缘拉回中心的那个人。

在郑惟桐几年前刚刚冒头之时,圈中人都说他心气很高,现在“天才+勤奋”的郑惟桐证明了自己的心气绝非空穴来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四川象棋希望郑惟桐在未来的舞台上长袖善舞,对此,四川棋迷恐怕也会深以为然。

四川象棋队建于1978年,曾培养出世界冠军林野、亚洲冠军黎德玲等优秀棋手。该队曾三次获全国团体锦标赛亚军。参加其它国际、国内赛事也成绩斐然,是国内棋坛一支劲旅。

川队国家象棋大师蒋全胜、棋协大师谢卓淼,在历年各类大赛中均有突出表现,赛事经验丰富,拼劲十足,引援棋手台湾棋王特级国际大师吴贵林以及云南象棋大师王跃飞,火车头队优秀棋手才溢的加盟,使川队组成一支年龄结构及佳,阵容整齐的队伍。

川队参加2005年全国象棋甲级联赛的目标是保八争六,我们的口号是:展示象棋技艺、促进西部发展。

2017全国象棋团体赛暨全运会象棋专业组预赛战罢男子第8轮,四川成都龙翔通讯队在连胜7丑,本轮轻松战平黑龙江队,积15分,领先第2名3分,提前一轮夺冠。这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四川象棋男队第一次在最能体现整体实力的全国象棋团体比赛中夺冠!

前面五天的比赛里,四川男女军团齐齐领跑,尤其是男队,领先的优势高达了3分一个半胜场,今天进行的男团第8轮,川军与唯一威胁的黑龙江农村信用社队比拼,只需不败就肯定提前锁定冠军。开赛之后,川黑两队都走的颇为谨慎,很快在第1台与第4台上,就都战成了和棋。头台川军主心骨“蜀山少侠”郑惟桐后手平郝继超,川队儒将李少庚先手和崔革。第3台四川队孟辰执黑棋同黑龙江聂铁文尔后也弈和。决定双方胜负关键的重任,落在了次台川队素有黑马本色的武俊强与黑龙江主帅“东北虎”赵国荣身上。

有意思的是,武俊强的成名作,就是在决战名山中,连续击败全国冠军,而被他最后击倒的,正是赵国荣。是役武俊强执先手一上来中炮三兵对屏风马3卒走的非常积极,一个极速点车对手下二路卡肋,更让赵国荣陷入了长考。眼看着黑方局势不佳,东北虎显示强硬实力,几个巧妙的防守后,化解了红棋的一段猛攻。但盘上红方仍是主动,武俊强这时是战是和,在心理摇摆中,随后还是选择了求稳,队伍和棋就夺冠。他


状态提示:第734章 四川文化的传承--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