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象棋>第734章 四川文化的传承
有高度思维性、趣味性和战斗性的艺术,是供给智慧者的一种游戏。其中的行兵布阵,难以预料:对弈时的角力对抗,也不可预测。所以执子下棋,兴趣盎然;以棋会友,其乐无穷。一句话。象棋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令人沉醉其间而爱不释手……

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围绕弈棋的趣闻逸事也是浩如炯海,俯拾即是,真是多得不得了。先说一个宋太祖下棋的故事。清初品留良写的《象棋话》中,曾引用《华阴县志》的记载,提到过一件宋太祖赵匡胤与人下棋输掉华山的事情。说的是赵匡胤早年落魄时,曾与一个叫陈抟的老人在华山下棋,双方商定以山作押,两盘定输赢。结果一场厮杀,赵一输一和,只得无奈认罚,当场写下输华山的文契。后来赵当上了大宋开国皇帝,陈带着文契去见他,赵以礼相待,不负前约,并按陈抟的意愿,传旨对华山道士和庶民一律免征赋税。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说岳全传》中也曾提及,京剧、河北梆子等地方剧种,都曾上演过这出戏。现在华山落雁峰下,还留有后人建造的“下棋亭”的遗迹――以下棋的输赢,来赢取我国的一座名山,你说奇也不奇!这在我国象棋的发展史上,可说是绝无仅有的一例!

再来说一说文天祥下棋的故事。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以誓死抗元和作《过零丁洋》一诗名垂我国史册。在我国古代的众多名人中,他是最为喜欢象棋的一个人,他不仅终生嗜棋,而且还写下了许多吟咏象棋的诗篇。特别是他能不用棋盘,全凭意念和默记来进行口弈,首创了我国盲棋的下法,而受到后世棋坛的广泛称赞。据说他在夏天游泳时,还可以一边泅渡划水,一边和人口弈,双方搏杀得十分激烈。甚至在他战败被俘、身陷元军囚牢时,还时常独自研习盲棋,为后世留下了40个精彩的棋局。文天祥一生热爱象棋,并用象棋作为战斗武器,伴随自己度过了壮烈的人生,真是令人肃然起敬、无限感佩。

至于说到下棋下出了人命的事(此类事一般都发生在封建帝王身上),这在我同历史上也并不鲜见。比如梁武帝下棋时,为吃掉对方一子而叫“杀”,不料侍卫听错,误以为是要杀一个刚好跑来求见的僧人,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就一刀将他杀了,即是一例。但接二连三,下棋下出了人命,则要算清朝的时候为最烈。先说康熙下出的那条人命。史传康熙十分迷恋象棋,有一次狩猎时,抽空和侍卫那仁福下棋,因不敌那的“连环马”,他的一只车即将被吃去。而站在康熙身边观棋的一个老太监,因怕康熙输棋丢面子,就在此时大叫山上有虎,从而巧妙地引开了康熙。岂料,康熙这一去追虎,就把下棋的事给忘了。一晃十几天过去了,康熙突然记起这盘还未下完的象棋,就急忙赶回老地方看。哪里知道,这个忠厚尽职的那仁福,竟然单膝跪地,纹丝不动。已经累死在那儿了。呜呼,那仁福之死,冤乎不冤?

老佛爷慈禧下象棋,也下出过一条人命,而且她下出的这条人命,惨不忍睹。大家知道,慈禧其人十分残忍,虽说她很爱下棋,但棋却下得很臭。一次,她与一个太监对弈,因太监下得兴起,一时忘了形,无意中说了一句“奴才杀老祖宗这只马”,惹得慈禧恼羞成怒,说“我杀你一家子”,接着便命人用乱棍将这个太监打死,从而为我国象棋史上留下了一个极其残酷的大冤案。呜呼!下棋时的一句戏言,竟然可以处死一个人,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与此相对照的是当代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下棋襟怀,让人敬仰,让人感佩!这其中,近代爱国棋王谢侠逊和***总理下棋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那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初,他俩在重庆对弈象棋时,***不仅敬重对手。夸他是“爱国象棋家”,而且还借题发挥说:“明人重马,清人重炮,我们应该重兵卒。”谢老明白***的寓意,就随口应道:“马虽有八面威风,但兵可以制马。”***听了,爽朗地大笑:“对,兵卒是群众,抗日救国就是要广泛发动群众的力量。”在这里,一代伟人巧用象棋的术语,借机宣传了群众的力量和抗日的道理,显得是多么的谦逊和恰当!倘若慈禧地下有知,两相对照,不知会作何感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象棋已被列为体育竞赛项目。为了区别于国际象棋,我国的传统象棋也已改称为中国象棋。

2014年11月4日,第49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在江苏常熟收枰。20岁的成都棋院棋手郑惟桐决赛中1胜1和力克王天一夺冠。郑惟桐就此成为四川第一个象棋全国冠军,他也是全国第18个全国象棋冠军。按照规则,全国个人赛冠军可直接晋升为象棋特级大师,郑惟桐因此也成为四川棋坛历史上第一位象棋特级大师。力克“一生之敌”郑惟桐决赛的对手是王天一。

郑惟桐和王天一历史渊源深厚,二人从早年间的民间赛事,一直斗到现今的官方大赛,可谓“一生之敌”。双方历史交锋逾30盘,王天一胜率近七成。两人今年的交战尤其频繁,已在六个大赛中遭遇,弈下十盘之多,王天一3胜7和保持不败,其间周庄杯、高港杯、国手赛都是关系到最后的冠军归属,结果王天一都笑到最后,郑惟桐前三次争夺职业生涯重大赛事冠军遗憾未果。

此次个人赛决赛两番棋首局3日下午15时打响,郑惟桐先下手为强,气势逼人,频出飞刀,


状态提示:第734章 四川文化的传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