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要么是茅坑外憋得忍无可忍的邻居冲进来将你狠狠地踩进去,要么是山里来的无耻野人趁着你和你的邻居离心离德的机会,冲进来把你和你的邻居打得屎尿齐流,然后再顺便把你踩进去,结果差别都不会太大。
用专业的学术描绘就是:社会上层的腐朽堕落阻碍了阶级流动,导致了暴力革命或者毁灭了民族前进的动力。
有人将明亡的责任归咎于宗室的腐朽,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也是某些人甩锅的行为。至少说主要责任并不在于此,因为绝大多数宗室并无行政权力。这就就好像一个公司破产了,管理层难道不该负主要责任,却把锅甩给根本就不管事,只拿分红和挂名工资的一众小股东,这明显是有些颠倒黑白,避重就轻的。
如果真让朱允炆那样搞,就算让他顺利搞定了朱棣,明王朝也绝不可能撑到十七世纪中叶,而且孔孟的棺材板大概也会跳得更高。
朱棣虽然看起来更粗犷,但是真能放权下去推进实事,武功暂且不提,奠定内阁制、编写永乐大典等一系列举措,就足以担得起雄才大略这个评价。甚至就连容人之量上,圈禁和自己对着干的小舅子也远远比莫须有逼死亲叔叔来得大度得多。所以不管他徐钦是准备大展身手,还是混吃等死,肯定都要站朱棣。
在回到当前的局势上,这次朱棣回京恐怕也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经过他从时政邸报上拼凑出来的信息,这次朱棣回京,是因为北方对蒙古的战事又取得了新一轮“大捷”。朱棣作为北平核心战线上的统帅,押送俘虏进京也实属正常。
但现在这个时间却又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节点,朱标的去世让以朱棣为首的藩王们看到了翻身的希望。朱允炆虽然被确立为储君,但并不具备像他父亲那样对这些王叔构成绝对压制的实力,而且真要论正统性,朱允炆本身也存在不可回避的致命漏洞。
最重要的是,现在朱元璋还坐在龙廷之上,既然并非是完全没有选择,那就是完全还有希望。
另外,从徐景昌口中,徐钦还打听到,原来作为接替徐达,统领北方防务的大将,冯胜和付友德都随朱棣一起回京了。
徐景昌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而且年纪也还小,自然看不出其中的凶险和杀机。
但徐钦心里却和明镜一样,这两位开国元勋时日无多了。
此举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进一步为朱允炆的继位扫平道路,但也使得朱棣在北疆的力量进一步膨胀,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现在还真不好说。最终靖难之变的发生是朱棣彻底膨胀了,还是朱允炆真拿不动刀了?谁又说得清呢?
不过仔细想想有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给他留下个耿炳文都用不了,再留个冯、傅之流统领北疆,若是用不好投了朱棣,或是眼前一亮、狗胆一竖,怕是朱允炆完蛋得更快。这样想来,朱元璋考虑得还是蛮周到的。
此时的奉天门大朝会上,暗流已经开始激荡。
“…青壮七百五十又一,妇孺三千二百四十三,另有牛三千余、马七千余、羊一万二千余,敬献吾皇!祝吾皇万寿,威加海内,日月同辉!”一身九梁冠亲王朝服的朱棣自豪地将此次“大捷”的战果向朱元璋及满朝文武做了汇报。举止之间虽不免有些自豪,但更多的是一种大气的自信。相比于一身储君冠服,满脸强装自然和亲切和朱允炆而言,这气质分就高了一个档次。
不过朱元璋倒是对此不以为意,对于自己儿子取得的成就,老朱非常满意。尤其是在刚刚处理了蓝玉的这个档口,北疆再度大捷,一方面是向天下展示了大明赫赫武功并非是靠某一个将领打下的,当然了,江山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朱元璋将父子感情看得很重,自己的儿子有如此成就,作为父亲,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好,我大明秉承天意,吾儿荡平余寇,实乃天降英武之才。此番大捷,蒙鞑丧胆,北疆安靖,当告于天,着礼部、太常寺备冬至大祭。燕王有功,赐金千两、帛五千,御马一匹,并暂居京师,待冬至祭天献俘之后再行返回北平!永固我大明疆土!另着兵部,各有功将士,皆按功加赐,以为表率!”
“吾皇圣明!”百官虽心中百转千回,却也不敢轻易胡乱猜测朱元璋的真正用意,自然只得公式化的称赞一番,糊一糊浆糊,然后各回各家,去执行皇帝陛下的安排。
议事完毕,便各回署衙去了,只留下被安排接待燕王殿下的徐辉祖兄弟,还继续呆在偏殿里面等着朱棣。兄弟二人心中各有所想,大体上一忧一喜,但也绝对不敢在这皇宫内院讨论一些事涉国本的惊悚话题,只得默默收拾了心情,呆坐静候。
另一边,在朱元璋居住和日常办公的乾清宫里,朱元璋留下朱棣叙了一番父子私情,便将其和朱允炆一起打发了。毕竟他也很清楚之前的一些风言,不愿意,至少是现在不愿再起波折,只得暗暗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