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墨香>170 北风乱 夜未央 下

等到日食完全结束,天色大亮,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

期间,高顺、张辽等人率数千并州人马从安门入城,擒下李儒、徐荣、胡轸,将未央宫牢牢掌控在手中;黄琬则率部及时封锁了十二座城门。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甚至超乎王允等人想象。董卓被诛,不但京师百姓欢呼雀跃,就连禁军将士也都喜出望外,并不做任何抵抗,纷纷乞降。

宫中禁军,大多出自昔日雒阳北军、西园各校。王允以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让其统率禁军,与吕布的并州军一同西进,欲趁董旻不备,袭取郿坞。

与此同时,王允命李肃将董卓尸首弃于闹市,满城通告;又召集百官齐聚司徒府上,设宴同饮,以示庆贺。

酒宴上,文武百官全都喜形于色、弹冠相庆,唯独左中郎将蔡邕喟然长叹,王允远远瞥见,眼底隐有寒光闪动。

正在这时,尚书杨瓒进来通报道,“百姓听闻董贼身死,全都歌舞于道,饮酒庆贺;李肃令人将大烛置于董贼脐中点燃,脂流于地,烛火不灭。”

“活该!”

“大善!”

场上众人一听,纷纷叫好。

“哎~!”

就在这时,席间传来一声叹息,显得极为刺耳。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蔡邕以袖拭面,神色之间,难掩悲哀。

王允见状,勃然变色道,“董卓可谓国贼,几乎灭亡汉室,今日伏诛,乃是举国幸事。诸君都在为此欢庆,唯有蔡中郎发出悲叹,不知何故?”

蔡邕官居左中郎将一职,所以王允以蔡中郎相称,摆明要公事公办。

“蔡某一时感怀董卓知遇之恩,不觉叹息,请王公见谅!”蔡邕揖手道。

“蔡中郎身为汉臣,岂可因其私恩,反而为董贼伤痛?”王允大怒道,“如此举止,与那逆贼有何区别?来人啦!与我拿下此人,押入廷狱!”

众人一听,全都大惊失色。按照旧例,一旦收入廷狱,几乎就是死罪。

“蔡某虽然不才,却也知晓大义。”蔡邕起身谢罪道,“怎会背国向董?愿受黥刖之刑,只求苟全性命,续成汉史,以赎今日之罪,请王公成全!”

旁边司空淳于嘉、尚书仆射士孙瑞等人纷纷出言求情。

王允不听,执意让人将蔡邕押走。

太尉马日磾出列道,“伯喈旷世逸才,深悉汉事,若能续成汉史,当为盛事!且素有孝行传世,若因小过而坐罪受诛,岂不让天下士人大失所望?”

当时论人,以孝廉为首。

蔡邕年少时事母至孝,远近闻名;他与族亲关系也都极好,品行备受乡里称赞;后来校书东观、授业龙门、秘言七事,更是名播海内,天下皆知。

“此言差矣!”王允肃然道,“昔日武帝不杀司马迁,任其作史,遂有诽谤之言流传于世。如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怎可让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

“倘若留其作史,不但无益于宣扬圣德,反而会让我辈受其非议!”不等马日磾再说,王允神色冷然道,“我意已决,马公不必多说!”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众人全都意兴阑珊,纷纷告辞而去。

刚出司徒府门,马日磾就长叹道,“王公这般作为,恐怕难有后代传承了!善人为国之楷模,史书为国之经典,灭模废典,怎么可能长久!”

次日一早,蔡邕即被鸩杀在廷狱之中。消息传开,朝野俱惊。

------------

皇甫嵩、吕布抵达郿坞的时候,董旻毫无所知,正在坞中安享酒色,宗族满门老少当即尽数被诛,但史道人、貂蝉、董白全都消失不见。

这三人并无兵马实权,皇甫嵩不以为意,吕布则是装作糊涂,并没有派兵追拿,都把精力放在抄家一事上。

结果抄得黄金两三万斤、白金八九万斤,绫罗绸缎、奇玩古珍堆积如山。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八月,至初平二年(公元192年)四月,历时两年又八个月,董卓败坏朝纲,祸乱百姓,危害之大,远甚于黄巾之乱。

董卓及其宗族被诛身死,非但不是乱世的结束,反而只是一个开始。

董旻麾下数万人马,大部为西凉士卒,其余为皇甫嵩旧部。前者听说董氏一族覆灭,跟随樊稠等人逃散;后者约有万人,都主动向皇甫嵩请降。

郿坞之事一了,皇甫嵩、吕布押着所获财物返回长安城。

按照事前的约定,吕布得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名义上与司徒、尚书令王允共秉朝政。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岁旦,吕布在关中与沧月缘定十载,至今八年过去,终于得偿所愿,两人虽未举办婚宴,沧月却应约嫁入吕门之中。

吕布志得意满之下,对朝政生出更多热情,独自来到司徒王允府上,正巧尚书仆射士孙瑞也在当场。

王允一见吕布,当即笑道,“听闻奉先新得一美貌女郎,不留在府中享受温柔,怎么反而来找我这老头子?”

这一番话,王允说得客气,其实暗藏玄机。其一,对吕布府中动静,王允本人一清二楚;其二,朝堂大事,并非吕布一介武夫可以插手。

吕布毫无察觉,郑重其事道,“董贼虽然伏诛,但西凉军精锐尚有数万,由牛辅、董越、段煨等人统领在外,不知司徒打算如何处置?”

士孙瑞听得神色一动,他今日来找王允,也是为了这事。

“除董越外,此辈并无大罪,原本打算赦免。”王允沉吟道,“


状态提示:170 北风乱 夜未央 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