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明元辅>第245章 远东一盘棋(七)
序列,禁止大名私自通婚一样,五大老·五奉行体制也是一个丰臣秀吉制衡诸大名的办法。

众所周知,丰臣家的藏入地约为220万石,这也是丰臣家的实力远超其他大名的所在(注:家康后来所谓的250万石,其实是包含了大量家臣领的)。如果以丰臣家的名义肆意进行加增,必定会使得丰臣家本身的藏入地减少,弱化丰臣家的实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德川家康的心思和目标就是要进行加增,同时以丰臣家藏入地为代价去卖他自己的人情,可谓一举两得。

五奉行的存在,则正是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这也正是为什么刚才说知行实际加增的例子极少——例如前面加增岛津忠恒的文书中,直接说的就是以在萨州(萨摩北部,是岛津氏内部三大派之一的萨州派老巢)的藏入地为其知行,即岛津家得了五万石,而丰臣家的藏入地便少了五万石。

之所以五大老作为一个重要的存在,原因在于侵朝的失败、秀吉的死亡,使得诸大名通过外侵占有知行地的梦想化为泡影。然而诸大名在朝鲜付出的代价必然要进行填补,否则会出乱子,五大老则正是要压制和调解这些大名的此种想法。

话虽如此,但日本国内却没有能够消化侵朝诸大名军功和支出的知行了,如果使用丰臣家的藏入地増封这些大名,将会对丰臣家的经济基础及本身的实力造成极大打击,所以这个尖锐矛盾正好被德川家康所利用。

比如之前趁其他大老不在,家康对森忠政等人的知行加增,使得丰臣家一下失去十几万石的藏入地。而且秀吉预料不到的是在自己死后,前田利家的死亡和其继承人前田利长的屈从;石田三成则因七将袭击事件而失势;上杉景胜被德川家康冠以公仪之名而讨伐。

原有的微妙平衡被打破,抱有危机感的毛利辉元和宇喜多秀家恐怕心里也会觉得下一个就是自己,而增田长盛、前田玄以和长束正家试图奋起一搏,恢复原有的制衡大老的情形。

因此,两大老和三奉行最后联合起来,这也是他们最后扳倒家康的机会,关原合战正是这种情况下的总清算。

关原合战获胜后,德川家康得以用丰臣家的名义大肆加封在关原合战中加入己方的将领,终使丰臣家沦为区区65万石的大名水平(虽然丰臣家的公仪还在,但作为公仪支柱因素之一的藏入地却被大幅削减了),达到了之前的目的。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姑且不论通过官位体系制定条条框框,还是本身通过速推纳降和所谓谱代不给力导致丰臣政权脆弱云云,实际上是五大老五奉行体制的平衡被打破,无法消化侵朝归来后诸大名的不满,以及最重要的藏入地控制权被德川家康逐渐攫取,在此诸多不利的情势下,丰臣家的灭亡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可见,秀吉死前安排的制衡诸大名的办法不是没有,也不是没有实施,只不过预料不到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而归根结底,麻烦还是出在朝鲜那一战损失巨大而毫无所获上。

丰臣秀吉的麻烦就是高务实想要的,所以现在必须确保丰臣秀吉不会因为京华这个蝴蝶翅膀的关系而放弃入侵朝鲜。

故此,京华不仅不能去炮轰大坂,还要时不时顺着丰臣秀吉的意思给他点甜头尝尝,维持他对自己实力强大这一假象的肯定。

而于此同时,每一次给他甜头,都最好是让自己的代言人来经手,最好的代言人当然是他派出去的那批人,其次则是岛津家的人。

虽说岛津家现在的立场并没有百分之百的站在京华——或说海贸同盟这一边,但那是因为岛津家现在也有丰臣秀吉一样的错觉。等到将来需要的时候,待海贸同盟展现实力之时,高务实不怕岛津家不老实。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和月票支持,谢谢!


状态提示:第245章 远东一盘棋(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