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此次没有作应声虫,坚定不移地站在李璟一边,“淮南若失,金陵将陷入四面包围中。只有组织最强大的力量去打败蜀军,金陵方才安全。”

“鄂州方向,江西方向,我们都已派去援兵。若再往淮南派兵,还有多少力量守我金陵?”冯延巳毫不退让。

李璟突然问道“我金陵周边尚有多少兵力?”

韩熙载很清楚,答道“东西两都、江阴、常州、宣州等地加起来不下五十万。”

“哈哈,我南唐还是兵强马壮嘛。”李璟得意大笑,“就抽出十万前往淮南,与蜀军决一死战。”

见皇上已下决心,冯延巳不再坚持,退让一步道“东西两都兵力万不可轻易调动,还请皇上从他地调兵。”

李璟点头同意,“冯爱卿的担心不无道理。韩爱卿,你立刻从其他州县调集十万人马,准备前往淮南。”

东西两都兵力集中,俱是精兵,又离淮南近,舍易就难,舍近求远,不是瞎耽误时间吗?韩熙载本欲讲出心中所想,却见冯延巳眯眼冷笑,话到嘴边又收回。“遵旨!”

杭州的赵普似乎猜到李璟的心思,下达命令慕容延钊、吴程率兵两万进攻宣城;原吴越水军指挥使罗晟率战船五百,兵马两万,进逼江阴。

“这附近都是南唐重兵所在,恐不会轻易得手,应增加兵力。”水丘昭券担忧道。

赵普笑道“够了,吓他一吓便撤回。”

水丘昭券方悟,“明白了,这只是牵制南唐往别处调兵。水丘多虑。”

赵普诚恳地道“小普还年轻,很多事都需要先生的指点。还望先生以后大大的多虑。”

有点听不懂,但意思的明白。水丘昭券欣慰笑道“你们这些娃啊,总能让人心甘情愿地付出。”

付出总要有回报,物质不谈,最低限度也要心灵的满足,否则很容易出事。

孙晟、朱元的付出也有回报臭骂与降职。

陈觉亲临鄂州前线,见孙晟、朱元重兵扼守那几个地方,没一点攻击意图,当即发火“如此布置,难怪蜀军入我南唐如入无人之境。”

孙晟辩解道“敌军强盛,唯以此法削其锋芒,才为上策。”

“孙大人兵败之事,尚未追究,还在此强词夺理,只怕是掩饰心中恐慌吧。”陈觉讥讽道。

“你……”孙晟气得无语。

虽相处时间不长,但朱元对孙晟的为人很是钦佩,相帮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陈大人何必如此计较。”

陈觉一愣,问同来的鄂王李景达“这是何人?”

“原李守贞部将,后投奔我处,颇有才能,被我派来协助孙大人。”李景达答道。

“皇上恐怕不知道此事吧?”陈觉又问。

废话,这点小事还要向我哥禀报吗?李景达不屑答道“不知。”

陈觉语重心长地道“鄂王,李守贞反覆无常,世人皆知。你却委其残将以重职,若万一生变,如何收拾呢?”

朱元一听,忙道“在下得鄂王收留,感恩戴德,决不会背叛。”

“你能叛晋,能叛汉,又怎会不叛唐?反覆无常之小人,有何颜面在此说话。”文人的尖酸刻薄显露无遗。

“你……”轮到朱元气得无语。

李景达听不下去,刚想再说些什么,被陈觉阻止。“鄂王,你听他刚所言,决不会背叛鄂王您,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心中只有鄂王,却无皇上,无我大唐。若皇上得知此事,鄂王如何解释?”

解释还有个屁用,只会加深我们兄弟的误会。李景达虽算粗人,也懂得其中利害关系,无奈选择不吭声。

威严已立,陈觉精神更足,下令道“孙晟、朱元治军无方,降职待处理。现任命杨守忠为鄂州防御使,负责鄂州军务。”

杨守忠马上道“遵命。”他是随同陈觉前来的援军将领之一,能得到如此重任,只因为这一路上他没少与陈觉套近乎,送财物。

在这两位统帅离开前,朱元找到李景达,道“鄂王,陈大人如此,实在让人心寒。”

我可不能因为你影响了我与兄长的关系。李景达淡淡道“待此仗过后再说吧。”然后便转身离开,好像生怕被陈觉看见。

朱元惨淡一笑,心中凄凉可想而知。

杨守忠一改之前部署,将所有能战斗的船只聚在一起,准备向蜀军发动总攻击。

袁彦超、高彦铸本打算分兵三路攻击唐军那三处要地,突见对方变了部署,心中狂笑。

两人又是紧急商议,定下新的进攻方案。

在蜀军面前,不论敌人是攻还是守,只有进攻方案。

潘仁嗣的三路军终于对虔州发动了进攻,并派上了大蜀独一无二的武器火炮。

要在援军来前夺下虔州,王昭远已下达命令。

王随武指挥二十门火炮向虔州城墙开火,霎时虔州城浓烟密布,惊恐声不断。

王崇文有些傻眼,这是何方神器?

“盾牌保护,火炮前进,轰击城门!”王随武有条不紊地指挥。

盾牌兵上前,将盾牌高举,火炮缓慢前进。

潘仁嗣点头称赞“贤侄,不错!”

王随武得意地道“潘叔叔,城门轰开后,就看您的了!”

“哈哈,那是。”潘仁嗣转而对身边周行逢道“周将军,准备出击。”

轰鸣声暂停,王崇文探头观察,见蜀军正向前,忙挥手命令一个个吓得趴在地上的部下“快起来,放箭,放箭!”

唐兵慌忙爬起,向城下发箭。

状态提示:59--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