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流水一样,眨眼直接一年零六个月就过去了,去年好似就像昨天一般。
华夏帝国在过去的一年零六个月内飞快的发展,经过一年前的文武科举考试,使得华夏帝国三州各郡的官员得到了填充。
这些通过文武科举上来的官员们大多数都是新手,所以华夏帝国政府想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安排老官员带新官员,要用最快的速度让这些新的官员们熟悉手中的事务。
不得不说,这个办法是目前来说最可行的办法,这个办法使得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们快速上手自己的工作。
而应为这些新鲜活力的官员到来,使得华夏帝国老一辈的官员们重新爆发出来了干劲。
老一辈的官员们可不希望被这些年轻人给比下去啊!要是到时候这些年轻人升职速度比他们还快,那他们不是很丢脸么。
现在看来这种老一辈官员和新一辈官员们互相竞争而又互相帮助的方式是华夏帝国朝廷十分乐于见到的。
而且这种竞争方式不会变成恶性竞争,因为华夏帝国政府去年科举招收的人才,对于目前的华夏帝国来说,也还不够。
虽然把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们填充进去了,使得州郡县的政府勉强能够运作起来。但这也只是勉强能够运作而已,就现今来看还是有许多的部门急缺人手。
比如礼部的教师数量还是不足,虽然礼在科举考试之前就多次招收了民间一些有文化之人,暂时填充了华夏帝国教师数量的稀缺。
可是随着华夏帝国拿下鲁州、罗州,教师的数量一下子又回到了稀缺的地步。
而且这次教师比过去占据宛州时更加稀缺,所以才会发生满朝文武一起去教书的事情。
华夏帝国不只是教师稀缺,刑部下属的公安都司也是缺少专业人手,毕竟要找到一群懂法的人真是太少了。
公安都司目前的办法就是招收一群大概了解华夏刑法的人,培训一个月后让他们在老公安的身边多看、多学。
说白了就是这些新入公安都司的新人要么就是处理文案的文职人员,还有就是处理一些百姓日常纠纷、抓捕一些小偷小摸的窃贼和管理一下郡县乡村的社会治安、维持秩序的武职人员。
虽然公安都司的都指挥使是武职,公安卫所指挥使也是武职,千户所千户、百户所百户也同样是武职,但是这并不代表公安都司和其麾下的各个卫所、千户所、百户所就没有文职,其实公安都司有文职,而且公安都司稀缺的人员就是文职的人员。
华夏帝国政府部门新招的人只能说挤一挤基本够用,但是要是充裕,那肯定是不存在的。
过去的一年零六个月除了文武科举之外,由梅京通向各个郡的道路也基本铺设完毕了。
各州各郡的道路是同时进行的,经过工部的计算和测量还有规划后,鲁州和罗州同时开工建设道路,最终把道路汇聚于宛州。
除此之外,鲁州、罗州各个郡县的城池也建设好了,城内的各个部门和规划也都弄好了,唯一还在建设的就是城墙和护城河了。
所以鲁州和罗州除了各自的州城之外,其他城池还是用的木墙。
工部除了修路和筑城之外,他们还在各个城市的主要道路边上设立着一座座由石头雕琢的香油路灯,香油路灯笼中设有陶瓷油灯一盏,夜晚时分,负责巡察的公安会点亮油灯,照亮道路。
香油路灯并不是高阳雅君设立的,而是先帝时期就有的了。根据丞相梅安道所言,先帝成为王以后,发现大家都是点燃篝火照明,所以先帝创造了油灯。
早期因为种种原因,香油灯只普及到了各个部门的办公场所。就连王宫和各个大臣的府邸都没有用香油灯。
那时期王宫和各大臣的府邸之中用得还都是蜡烛,香油灯的真正普及还是最近这四五年之内。
最近这四五年随着生活条件和工艺技术的提高,香油灯逐渐普及到了王宫和各位大臣府邸之中。
而到了两三年前,因为国家变得富足起来,香油灯普及到了梅京和梅京附近的各个县城之中。
虽然香油灯普及了,但是以前香油灯只是大户人家和政府部门在用。而用香油路灯来照明,这还是高阳雅君的功劳,高阳雅君继位之后,经过高阳雅君一年的治理和农部研究出来冬稻,宛州百姓不在为粮食担忧,人民日益富足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阳雅君自然顺势解除了宵禁制度,高阳雅君解除宵禁之后,华夏的夜市正是宣布是合法的。
可以说正是高阳雅君开启了全日制的华夏,宵禁解除之后华夏各个城市的商人们晚上也继续营业,所以商人们都在自己商铺门口放置一盏盏油灯。
可是油灯光放置在门口也不行啊,大多数道路还是乌黑一片,所以经过高阳雅君的暗示,户部尚书风嘉兰悄悄告诉这些商人,让他们联名上奏请求高阳雅君设立路灯。
商人们也的确这么做了,但是高阳雅君告诉他们,国库空虚,设立路灯费力不讨好,回绝了他们的请求。
这商人们怎么会愿意呢,毕竟路灯照亮了道路,百姓们也能安心的来到他们商铺酒楼中消费啊!这样他们的客户就是变得更多,所以他们再次上奏,他们觉得修建路灯的费用他们出了,修建好的路灯归国家所有。
这么好的条件高阳雅君立即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而事实证明商人们的选择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