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赐、郭泰、陈寔等人议论官考之事的时候。
刘曜在文成殿书房之中,正在翻阅御史台依照他的构思,整编出来的“汉帝国宪法”——华夏宪章。
御史大夫桥玄交上文稿后,并没有选择离去,而是主动申请留在书房,对刘曜阅读文稿过程中可能生出的疑惑进行解答。
刘曜自然是同意了桥玄的申请,开始认真仔细的阅读手中的华夏宪章初稿。
若是刘曜将来登上帝位,那么这份宪章将会成为汉帝国的宪法。
若是竞争者“开挂”赢了刘曜,那他也不会束手就擒,必将奋死一搏,促成新的三万盟约。
不管怎么说,未来天命之主诞生之后,其他两国境内的各个派系势力,无论是手握兵权的将领,还是守土牧民的官员,肯定会围攻新的开国之君。
毕竟只要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新君将率领他麾下的文臣武将,建立一个新的大一统帝国。
而在这个帝国正式成立之前,最重要的便是确定各种制度。
没有哪个朝臣喜欢独裁者,也没有哪个地方喜欢强势的中央朝廷。
统兵将领与地方官员们,想要更大的自主权,商人想要利益,士人想要权力,农民想要减赋。
假如新皇帝独断专行,那么这些人将不可能实现各自的诉求!
因此,输掉的那两位诸侯王,以及他们手下的重臣们,肯定都希望对新皇帝的权力进行限制。
当然,炎汉立国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天子威严可不是随便说说,更何况是自证天命的新帝国开创者。
所以,他们这些少数人还不敢明着大喊大叫,要求限制皇权,否则就是对抗天命,深信天命的大多数人肯定不答应。
刘曜也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他打算趁这个机会,对皇权加以限制,乃是最合适不过。
如果是他当上皇帝,那就很好办,找刘宠、刘虞商量一下即可。
假如刘虞或刘宠像刘秀一样“开挂”当上皇帝,那刘虞将奋死一搏,威胁新皇帝商议一份盟约。
三年之约的结果便是天意,新的天命之主即是上天所选!
趁此机会,新的天命之主,与原来两位天命之主的候选人,共同确立一份盟约。
这份盟约,全天下人必须遵守,包括新皇和他的子孙后代在内,也同样要遵守!
以后所有的制度法律,都必须遵循这份盟约!
违背盟约就等于违背天意!
假如新皇帝和他的嫡系子孙继承帝位者违背了盟约,则意味着他们这一脉违背天意,如此一来,他们也就失去了天命的资格。
到时候,其他的汉室宗亲、旁支,比如曾经的两个天命候选人一脉的嫡系后人,甚至是平民百姓,都可以举兵推翻旧朝廷,重建新朝廷,换新的天命之主继承帝位。
新的天命之主必须维持“汉”的国号不能变!
因为天命在汉,违反这个规定,就等于违反天意,没资格也不可能是天命之主,其他人可以推翻他!
到时候盟约会由刘曜一方起草,楚、陈、鲁三个诸侯国除国君之外,再各派十名代表,共计三十三人,共议盟约之内容。
若大多数人同意,那么这份盟约将会成为新的汉帝国与另外两个藩国的宪法,未来新的藩国也要遵守这个宪法。
如果是刘曜顺利赢得三王之约,那他会派人修建一个祭天高坛,在高坛之上以不生锈的合金铸造一尊金碑,将盟约内容录上去。
反之若他输了,那他也会说服{威胁}新皇帝这么做,毕竟他的脑残粉可不是一个两个!
等新皇举办登基大典的时候,原来的三位诸侯王共同以这尊金碑对天盟誓,日后汉帝国的新君继位时,也必须到天坛对这尊金碑起誓,才算是天命所归的天子。
盟约的本质,其实就是限制君权,进行一定程度的立宪。
因为刘曜本人是穿越者,他是中华民族,也是农民的儿子,他会把维护诸夏之民的利益放在盟约的首要位置。
天子乃天命之主,仍旧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另外两个诸侯国作为汉帝国唯二的藩国,其国公民必须只能有一个民族,即华夏族;必须将汉语、汉字作为官方唯一的语言和文字,其国历法只能用华元,与其国君年号纪年!
其国只能使用汉帝国朝廷统一发行的在帝国疆域内都能流通的唯一法定货币——汉币,使用统一的汉度衡量,且必须把华夏之学做为其国教育思想之主体!
其国民必须遵守汉帝国宪法,拥护汉天子,维护帝国的大一统,反对分裂!
其国有权与他国结盟,但不能合并,无权发行货币,但有权在汉帝国宪法之下自定律法。
其国民与官方信仰,必须是诸夏神系信仰。
其国王若违反宪法,将会受到汉帝国天子的制裁。
若新皇子孙继承帝位后不遵守宪法,那些潜藏的野心家将会迅速跳出来,质疑其正统性。
若其瞎搞乱来,激怒了汉帝国的百姓,那么百姓们既可以选择起兵反抗,也可以选择去海外把藩王迎回来。
毕竟另外两个诸侯国的开国君主,也曾是天命之主的候选人,他们的嫡系子孙仍有资格参与竞争新的天命之主。
刘曜如此做,看似不明智,但依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原则来看,在海外留着两个潜在的竞争者,可以起到威胁新皇子孙后代帝位的作用。
如此一来,他的子孙后代继承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