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娱乐之最强大脑>第202章 教授认栽
看法了么?”

众位教授闻言,明知道这是赤裸裸“挑衅”,可你就没办法,因为大家实在找不到什么听上去合情合理的质疑,这时候再说什么都有“狡辩”的味道了。

崔院长道:“这个就到此为止了,你还有其他要补充的么?”

李凡灿灿一笑:“有。诸位老师,我接下来还有13个疑问,还请诸位教授予以赐教,不胜涕零。”

13个疑问?

听到“13”这个量词,几位教授顿时脑袋嗡地一声,什么时候又多出来13个了?

本来李凡《伪书考据精要》中,李凡依照考据学的治学方针,罗列出了10点论据,这个诸位教授已经反复读过多遍了,谙熟于心,可他们却没有读过今日凌晨刚刚发表在《国学时代》上面的《《后出师表》考据研究》,该文可是新增了14条论据。

这完全是要打诸位教授一个措手不及啊,你还带有后续招数的?

就在教授们略一错愕之际,李凡已经开口说话了:

“《前出师表》谓后主‘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今此表以刘繇王朗为喻,案刘繇名为刺史,所据不过一二郡,王朗则一太守耳,以繇为喻,真所谓引喻失义矣!愿与诸位老师共同探讨。”

……

李凡:“此表横插入‘刘繇王朗各据州郡’以下一段韵语,颇觉不伦,诸位老师觉得呢?”

……

李凡:“后表中,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又始曰“偏安”,继曰“偏全”始曰“逆见”,继曰“逆睹”,殊觉遣词之窘,不类武侯手笔。老师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

室内旁征博引,争论不休,而室外,一众同学全都围着窗口往里面看着。

里面的声音隐隐约约的,有时候密集热烈,有时候变成了单人嘚吧嘚时间,还有时候,室内突然一言不闻。

透过门上这个小小的窗口,但见那坐在椅子上那个略显消瘦的背景非常挺拔,英姿勃发,窗外的阳光恰好透过窗子洒在他的身上,此时只能用一个词形容:酷毙了。

砰!

门开了,一位学长走了出来,将门关上后,对大家下驱逐令:“都别围在这儿,看什么闲热闹,保持肃静。”

杨硕问道:“学长,里面什么情况啊?”

“嗯,悬了,都往后退。”

一句“悬了”弄得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

此时顾亚婷刚完成答辩,她刚来到文学班这儿就听到了这个“噩耗”,心跳骤然加速,心道:怎么会悬呢,那可是李凡啊,以他的实力一点问题都不会有的啊。

他们哪知道这位学长“悬了”的意思是指教授们悬了。

这位学长今天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做口吐莲花,舌战群儒。他也想不明白,那小子脑袋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而且,还反应极快,对答如流。诶,京大向来人杰地灵,天才辈出啊。

李凡的答辩时间足足过了1个小时,此时已经中午11点多了,大家着实为李凡提心吊胆,捏了一大把汗。

就在大家忧心忡忡的时候,答辩室的门开了,李凡一脸轻松地走了出来。

“李凡,一个小时啊,你终于出来了。”

“怎么样,没问题吧?那个待定究竟是什么情况?”

“没什么大问题吧?”

……

李凡笑笑,道:“午休了,你们先去吃饭,下午2点开始答辩。”

李凡说完这话,再次转身迈进了答辩室的门。

同学们见状一阵惊呼,晕倒一片。

“不会还没完吧?”

“哥们儿你这是答辩呢还是开座谈会啊?”

顾亚婷也紧张地对李凡道:“诶,没事儿吧?”

李凡回头微露笑意,摇了摇头后,关上了答辩室的门。

这摇头究竟是“不知道”的意思还是“没事儿”的意思,顾亚婷拿不住了。

于是,众位同学纷纷去吃饭的时候,她一个人坐在窗台旁不时地向室内瞥上一眼,也忘了早已饥肠辘辘。

……

又过半个小时,室内的答辩终于要画上终止符了。

李凡道:“这就是我以上新增的14个论据,诸位老师还有什么要指正的么,学生不胜感激。”

八位教授瘪瘪嘴,心想指正什么指正?你这一张嘴啊,绝对是武侯再世!我们八个坐在一起都没掰扯过你,你干脆别学什么国学了,去做外交吧!

崔院长道:“如果《后出师表》是伪作的话,那基本上作者应该是张俨了,毕竟《后出师表》就是出自于张俨的《默记》。”

李凡摇了摇头,“我觉得不太可能,张俨这个人是诸葛亮的狂热粉丝,他对于诸葛亮的将才是估价很高的,对北伐也抱有乐观态度,以为假使诸葛亮寿命长一些,北伐是可以取得胜利的。这与《后出师表》悲观失望的态度全然不同,因此,伪作者基本上把张俨排除在外了。”

崔院长问道:“你既然说《后出师表》是伪作,那你觉得作者究竟是谁?”

李凡道:“我觉得可能是诸葛亮的胞侄诸葛恪。孙权临死时,诸葛恪受命为吴大将军,全权辅佐幼主孙亮。

诸葛恪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和掌握兵权,他打算发动对魏的战争。然而这却引起举国反对,这时候他有可能伪造《后出师表》,假借诸葛亮之口,为自己的伐魏主张得到一个有力的旁证。

《后出师表》中所说的‘议者谓为非计’这一点,其实在蜀汉政权里基本不


状态提示:第202章 教授认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