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南是明军占据的吉安府,往北老巢临江府城也被明军攻占,东西均是连绵的群山,大军无法通行。冯双礼军队虽还有三万之多,却已经无路可走。
军队粮饷原本都靠临江府运送补给,现在临江失守,以为着大军的粮饷即将断绝,虽然可以派遣军队去山里打粮,附近群山深处有着不少的村落,可是在前后明军威逼之下,光靠打粮来补给哪里来得及?而明军又岂会容许他安然打粮。
大军缺粮便会短时间溃散,任何一个带兵的将领都知道这个后果。
眼下唯一之极便是迅速进军,在粮尽之前打下临江府,重新夺回粮食。
据败军所言,明军军队人数不多,靠着“雷法”突袭使得己方军队大败,进而丢掉了临江城。虽然溃兵言之凿凿,说什么明军会“五雷大法”,挥手间便有雷霆从天而降,凡夫俗体根本抵挡不住,冯双礼却是半点不信。什么雷霆,什么五雷大法,顶多是厉害一些的火器罢了。
为了防止恐惧蔓延,冯双礼下令杀掉散播恐惧的溃兵,然后挥军急进,向着临江城进发。
明军总兵力不过万余,自己可是还有三万人,打下临江城没有太多困难。即便打不下临江城,料明军也不敢出城决战,那样自己便可以绕过临江城往北逃回南昌。临江府内山势平缓,平地变多,绕过临江府城不是太难。
冯双礼要赶时间,赶在吉安的明军突破峡江城之前逃过临江,否则若是陷入明军南北两面夹击,等待他的唯有全军覆没一途。撤退时,为了阻挡吉安的明军,冯双礼在峡江城留下了两千士兵,而对面的却是明军数万人,冯双礼不知道峡江城能守几天。
吉安府内,负责带领大军和贼军对峙的是阎应元手下大将王成,这个昔日的把总随着阎应元官职的提升水涨船高,短短月余时间便被提拔为参将,负责带领两万军队对峡江保持压力,防范贼军可能的进攻。
峡江是赣江水流最狭窄之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王成小心翼翼的指挥着军队,在阎应元带领万人离开之后并未露出破绽,也未给冯双礼可乘之机。
最为心腹,对阎应元的战略王成自然十分清楚,但是他没想到阎应元进展如此迅速,短短半月的时间,竟然攻下了袁州打下了临江府。所以当手下探马报告,峡江城内贼军减少很多疑主力后撤时,王成不太敢相信,他还以为是贼军的奸计诱使他进攻。
等到确认贼军主力确实撤离了峡江,只留下两千人守城以后,王成立刻督率军队向峡江发动了进攻。
不过因为明军是仓促成军,战力着实不怎么样,也没有什么攻城的经验,而峡江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虽然王成很努力,却迟迟无法攻破峡江。
所以,冯双礼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他实际面对的便只有占据临江城的一万明军。
当带兵抵达临江府城不远,闻听峡江还在己方手中时,冯双礼长出了口气,心神定了下来,然后开始考虑是否能够击败明军收复临江。
因为即便他能带领军队安然撤退到南昌,肯定也得面对张献忠的怒火。五万大军却被区区三万东拼西凑的明军击败,吉安临江袁州数府地盘丢失,赣州南安两府失去联络,冯双礼能够想象张献忠的怒火是何其的猛烈!
城内的明军不过万人而已,也许打下并非太难,冯双礼如是想到。
而让冯双礼想不到的是,城内的明军并未据城而守,竟然开出了城外列下大阵,竟然打算和自己进行野战!
是谁给他们如此大的胆子?竟然敢以区区万人迎战自己三万大军,竟然放弃了厚实的城池出城野战?
难道“五雷大法”是真的?明军真的会召唤雷霆,所以才敢出城和自己决战。此刻便是冯双礼也不由得不疑虑了起来。
然而当明军排着整齐的队列,举着明晃晃的武器,背靠着城池向己方缓缓逼近时,冯双礼也已经别无选择。他已经没了后路,不击溃面前的明军便无法安然通过临江。而身为大西国皇帝陛下后军都督的他,也容不得自己不战而逃。
冯双礼不知道的是,明军之所以抛弃坚固的城池不守非要出城决战,是因为现在的两个首领都是胆大包天之辈。
刘能肩负着陈越的重托,要督促阎应元部明军从南面向贼军发动凶猛的进攻,好给九江城减轻压力。
而阎应元经历了一系列的战斗也有些膨胀了,拥有刘能送来的数千枚手雷,再加上急于在齐国公面前表现自己,经刘能稍一劝说,便决定和贼军决战。
“贼军大部分军队都在九江城下,南昌以南的主力便只有这个冯双礼这几万人,只要击破了冯双礼这几万军队,从临江到南昌将再无贼军大军驻守。
阎大人若能短时间内挥军直击南昌城下,必然会使得贼军震动,也必将给九江大军极大的缓解压力。”
刘能的劝说,让阎应元深以为然,于是便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临江城,全军出城向数倍于己的贼军发起了进攻。
冯双礼是西军的老将,作战经验极为丰富,三万大军列成圆形大阵,最前方是两排盾牌兵,以厚盾严守己方防线,盾牌兵后则是数排长枪手,锋锐的长枪从盾牌上面伸出,整个大阵如同带刺的乌龟一般。如此防守别说是明军步兵,便是数万骑兵也休想轻易破开防守。
当然,冯双礼还在阵后留有五千精锐士兵为预备队,一旦明军攻打的精疲力竭之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