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真摘星拿月>第54章 讲禅发狂

时正下午,明轮寺西北角的菩提院内,除了一棵硕大的菩提树外皆是竹林,阳光照不进高耸的竹林里,只能在地上留下一些斑驳的影子,随风而动,晃眼看去,如同时光的碎片。

风吹在竹林里,很是凉快。

菩提树下早就搭起了一个二尺来高的木台,台边竖着大旗,上写“无心参禅”四个大字,木台之下稀稀朗朗的坐着三五十人,左天纵四人皆在其间。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正所谓无心生禅心,因为有心都是虚妄心。时而天堂,时而地狱,每念从天堂、地狱不知有多少个来回,禅者若能将自己安住于无心之处,必得禅心......”净空老和尚,一开口就是一大段解释,往往引经据典、故事喻人,听得在场众人如醉如痴,看来这个老和尚还是有些修行的。

鲁西华的童子模样在下面端坐,看着净空在台上讲解佛经,不禁摇头,佛经乃是诸佛讲法的解释,但是别人的路你可以借鉴,你只想沿着别人的路走是成不了佛的,因为每一尊佛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走出了自己的路,而你的路需要自己去探索。竹林旁边有个一亩大的鱼池,鱼池中生有莲花,上有凉亭,鲁西华一下站了起来,向着鱼池跑去,在鱼池边看鱼观花起来。

众人皆以为小孩子听不懂佛经,觉得太闷,就去鱼池边玩水去了,也是不以为然,只是心中叹道,这个孩子没有佛缘啊。

随着净空老和尚讲经完毕,就是下面信徒和来访僧人请教的时间了。

这边净空老和尚刚讲完,不由得拿起旁边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这边就有僧人提问了,“请问禅师,什么是正法眼?”

净空老和尚笑道,“正法眼就是正法眼藏,正法就是全体佛法,朗含万有谓藏。教主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小故事。”净空老和尚娓娓道来,“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教主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众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释迦拈花’。教主有个大弟子,叫迦叶,看见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宗教堂会,戒律极严。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尽管不是开怀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这就是‘迦叶微笑’。”

“教主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个故事就是有名的‘拈花一笑’,由心传法自此而开。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教主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净空老和尚一解释完,当即下面有僧人赞叹道,“师傅,您老人家不愧是一代大师啊。听大师一言如同当头棒喝,真是不虚此行啊。阿弥陀佛~”

又有人问道,“还要请教大师,何谓佛祖西来意?”

佛教是由天竺传入的,那么佛祖自西而来传法,祂的用意是什么?自唐以后,西路断绝,无人得知佛教已在天竺本土衰落,反而是在此番大地上重新焕发生机。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有严格的种姓思想,主张“一阐提不能成佛”,也就是无种姓和低种姓的人不能成佛。而华夏却提倡人人成佛,不可不谓之改变,既然佛法本来的意思已经变化了,那这还是佛祖传法的本意吗?不是本意,那修行佛法如何明白自己就能成正果?佛祖西来意就是问得这个意思。

“佛之为体,法之为用,体为恒一,法化万千...”净空老和尚对各类佛家经典极是熟悉,张口就来,单以讲经水平来看,当得上一位高僧。白云老禅师在下面闭目低眉不言,十方却是听得有趣,平日在飞云寺,众位师兄师弟,师伯师叔都是沉默寡言,自己问个修行问题,往往回答都是简简单单的三言两语。自己听的一头雾水,哪里有净空老和尚这样讲得透彻,当自在下面喜不胜喜。

有信徒问道,“老禅师,请问是不是要等到身上的袈裟穿破了,手上的念珠磨破了,这样才能悟禅啊?”

净空老禅师答道,“参禅无须深山,心静自然清凉。参禅悟道,还要看各位的慧根而定啊。”

众人在下面听的纷纷点头,老禅师说的有理啊。

净空年纪大了,讲了一个时辰也觉得累了,就宣布讲经会结束,台下众人准备散去。

此刻,远处跑来一个孩童,五岁大,三尺高的模样,手里拿着一只刚从鱼池里摘下来的水莲花,花色白玉,花瓣尖上有些微红,上面还有不少池水,在阳光下闪着莹光。

孩童跑到木台之前,一只小手吃力的举着手中的水莲花递给净空老和尚说道,“老爷爷,我很喜欢你这院子里的大树,我用这朵莲花和你换吧!”

众人本来准备离开,闻得孩童之言,不由一愣,纷纷大笑起来,这不知哪里来的孩童,竟然想拿一朵刚摘下来的水莲花换取这菩提院的菩提树,而且这水莲花还似乎就是从这菩提院中的鱼池里摘的。拿别人的东西和别人换其他东西,简直是太好笑了。

净空老和尚看着眼前的孩童,知道这肯定是哪位信徒的家人,见其手中摘了一朵水莲花,不由得脸色一冷,“小娃娃,你叫什么名字?你家大人没有教过你,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乱碰


状态提示:第54章 讲禅发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