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把……
数量叠加到这种程度,再加到九百把就很容易了。
韩啸心情平静,依然在加……
终于,加到了一千把剑……
“一千把剑,原来是一个初试之时很难企及的高度,但是,现在熟悉和熟练之后,也不难嘛……”韩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多少次尝试。
总之,当他转身再望向蛇群时,这里的灵蛇已经寥寥无几了,端是被他杀的杀,吃的吃,有不少聪明的灵蛇是直接被吓跑了。
通过在回忆中学习,在学习中尝试,不停地尝试,锲而不舍地尝试了无数次之后,韩啸掌握了剑阵运转的精髓。
他掌握一御阵心得,或许还和赵天行的差不多,又或许,已经相差太多啦。
因为,赵天行的御剑心得是得自传授,而韩啸的御剑心得是得自他自己的推理和尝试——韩啸这里其实已经是一种再创造了——根据回忆对手的御阵之法,以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加上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牛脾气,他试出了这一套御剑之法。
这不可能与赵天行的完全相同了。
有了御阵的心得,领悟了剑阵重在配合的精髓,现在的韩啸,御起剑阵,感觉到了犹如调兵遣将一般的乐趣。
现在,他就犹如在指挥着千军万兵的元帅一样,他的剑阵就是他的军队,剑阵里的飞剑,就是他的将,他的兵……
其实,哪个男人骨子里都有一股要指挥千军万兵,肆意挥洒的激情。
“一千把剑,似乎还不是我的极限……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那么我韩啸御剑,不也可以多多益善吗?”当然,多有好有不好,有的人是贪多不烂,有的人是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有一个典故。
而这个典故与一个同为姓韩的人有关,当然这个人不是韩啸,而是叫韩信。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带兵打仗可以说是上上之才,就连张良都佩服的,然而,韩信将兵虽能,然而性格刚直,最终被人阴谋杀害……
中国历史上的楚汉之争,最终以项羽的乌江自刎而告终。
当时,秦国灭亡后,刘邦被分封在汉(今陕西汉中市),不久便打出关中,与项羽争夺天下。
起初,汉军仅数千人且为乌合之众,由韩信指挥。
韩信天纵奇才,第一仗在井陉与二十万赵军对阵。
他“背水一战”,大败赵军,于是士气大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井陉之战”。
此后,也是韩信指挥的汉军击败了项羽,逼得项羽乌江自刎,成功地帮刘邦取和了天下。
后来,刘邦称帝后,功高盖世的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
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接纳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泽,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
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起他过去的战功,便把他贬为淮阴侯。
韩信心中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刘邦知道韩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要他评论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才能,韩信一一说了。
当然,那些人都不在韩信的眼中。
刘邦听了,便笑着问他:“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人马?”
“陛下能带十万。”韩信如实回答。
刘邦又问:“那你呢?”
“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韩信所说的确是实话,他有这才能,在那个时代,可说已经到达了用兵如神的境界。
刘邦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逮住呢?”
皇帝这么一说了,聪明的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
这个马屁拍得挺高明的,当时圆了刘邦的面子,因为这个典故,中国遂有了个成语叫“韩信领兵,多多益善”。
然而,刘邦是枭雄,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后来,刘邦再次出征,刘邦的妻子吕后终于设计杀害了韩信……
当时,刘邦仍在,没有他的授意,吕后绝对不敢这么做。
可怜一代英杰,最终还是死在了权力纷争之下。
韩信的事,在前一世时,每每读起他的故事,韩啸都感慨万千……
倒是张良,那个曾经敢于雇大力士去刺杀秦始皇的男人,懂得功成身退,最后得以善终。
由此可见,能力重要,为人处身,明哲保身的智慧也很重要,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
其实,韩信也洞明了刘邦的心意,但是估计是放不下到手的功名和地位,心在名利场,不忍急流勇退罢了。
聪明如韩信,仍死在了权力纷争的阴谋之下……韩信的事情,韩啸是一直引以为戒的,以史为镜者,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一千把飞剑,韩信再加,直到把身上的所有飞剑都掏了出来,也就是一千两百多把剑,再想加也没的加了。
不过,多出的两百多把剑,证明了韩啸的御剑能力……
剑阵的御使之法,韩啸已经领悟,不管与灵剑宗的御阵之法是同还是异,他都已经有了自己掌御剑阵的心得。
现在,他突然也有了一种,韩啸御剑,多多益善的感觉了。
然而,他没有那么多的飞剑……
“有空,再加炼一批飞剑,哪怕只是法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