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秋十月初,孙权在柴桑会见诸葛亮,鲁肃作陪。
三人座好,孙权开始发话,“孔明自当阳来,曹操军势如何?”
诸葛亮答道:“曹操南征大军十万,降得荆州数万兵马,不过十五六万,号称百万,乃是夸大之词。”
孙权释然,数息之后,叹道:“即是十万大军也非我能对付,曹操用兵如神,克袁绍,定乌恒,天命所归,如之奈何?”
备注:孙权可用兵马不过二三万,相差数倍之多。
诸葛亮道:“将军虎踞江东,以历三世,守天险而民附,又何惧曹操?”
孙权道:“孔明之意,汝当如何?”
诸葛亮道:“将军只需将水师踞江线游守,曹操渡江非一时有功,若将军令轻骑游击合肥,刘使君出兵袭汝南,曹操必忧后方。”
备注:诸葛亮给孙权出的这个策,一点都不靠谱,这叫奇术,不叫战术,诸葛亮要表现出一种敢的精神,即使是不靠谱的战术,诸葛亮也要提出来,这是谈判技巧之一,抛石引玉。
孙权叹道:“若孤出兵攻打合肥,刘备出兵几何?”
备注:孙权心里清楚的很,这个战术出奇致胜,但成功率极低,曹操收拾袁尚,袁谭的时候,刘备联合黄巾贼,聚上万兵马,打个汝南城,还被汝南李通,满宠的二三千兵马打得落慌而逃,何况现在兵少粮缺,曹操十万兵万,随便叫一人上将回军,刘备想跑都没地方跑。
诸葛亮答:“刘使君尚有关将军水军万人,公子琦且有步骑数千人。”
鲁肃插话:“曹兵皆乃北方征召,不习水性,虽降得荆州兵马数万,却很难短时拥有战力。”
孙权点头,若有所思,数息后,孙权望向诸葛亮问:“曹操现正在何处?”
诸葛亮道:“曹操大军现正驻扎洞庭湖练兵,荆州水军由蔡帽,张允为水师领之,一部屯巴丘,一部屯乌林,绵绵数十里。”
解释: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外交使者,往江东见孙权,第一次见面,被孙权私下接见,诸葛亮初出茅庐,名声不显,虽有才华,但想说服江东的主降派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刘备是弱方,孙权是强方,弱方找强方合作,首先要有诚意。
诸葛亮不仅是代表着刘备,他更多的是代表着荆襄士人集团过来谈判的,那些老牌没落的士家想要翻身,就必须干掉以蔡帽,蒯越为首的豪门旺族。
这叫战争洗牌,风险投资,荆襄寒士集团,荆襄没落的士人集团,不得势的商贾,名门,名将之后,要想封侯列将,就需要博一把大的。
诸葛亮此次来江东是持紧慎的态度和江东孙权搓商合作事宜的,并非我们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羽毛扇一摇,运筹为幄,志在必得,自信满满。
孙权十几岁就跟着孙策打天下,为人低调,外事听周瑜,内事决张昭,每天庭议之上吵得不可开交,虽然很烦燥,但是他都能沉稳的消化掉这些负面情绪,从文,武臣的争吵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来说,成长是非常快的,孙权自己心中有本帐。
孙权肯定是不想投降的,假如主降派占距国内上风,孙权不降也得降,不降就有人将他绑起来送给曹操领功行赏。
周瑜的态度比较暖昧,但周瑜的行为却非常积极,周瑜正在鄱阳湖加紧训练水兵,周瑜不能在这个时候强出头,他需要孙权下了决策,他才会响应。
孙氏集团有孙辅,孙贲,还有孙权的叔父,孙权的舅舅,他们没有表态,周瑜是不会做出头鸟的,周瑜为什么不在庭议的时候首先主张抗曹,而是好友鲁肃提出来的?
周瑜是个将领,水军大都督,他忌讳功高盖主,只有孙权主张抗曹,打赢了主要功劳是孙权的,打输了,就没有如果了。
孙权又为什么不站出来提出抗曹这个主张,我的想法是不能提?
作为主公,不能让属下觉得自己有一种独裁者的姿态,要团结和领导下属,只能让属下去提,只要这个谋属有充分的理由说服其他人,或者说这个抗曹的借口让大部分认可,能维护大部分的即有利益,孙权再下决定,拍板订音,抗曹国策就成了。
当然曹操也不是闲在那里,他跟张昭,张肱通书信,又表江东一些官员高位,又叫王朗回江东游说流亡北士,为自己争取到和平收复江东的政治牌。
诸葛亮过江东会见孙权,只能旁侧左敲一番,他代表着荆襄士人集团合作的态度,表明抗曹到底的决心和立场。
孙权也困难,孙氏集团有一半都差不多投降了曹操,孙权的堂哥,孙辅被曹操一招降,许个高官,马上就反叛了。
这件事对孙权的打击非常大,连从小玩到大,出生入死的堂哥孙辅都能反叛他,凭什么手握重兵的周瑜,把控经济,地方吏治的张昭就会忠于他孙权。
孙权给周瑜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忌惮。
周瑜是孙策妹夫,孙策死后,这关系又疏远了一层,而且周瑜是曹操首要离间的对象。
曹操会写信给周瑜,并且也会当自己谋士,武将讨论这件事情,周瑜是名门之后,祖上有做过京官。
演示一下:
假如我是曹操,我会这样写,周公谨你祖上是做部长的,忠于朝廷,食皇粮,忠国事,你现在干的什么事?搞国家分裂,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使百姓流离失所吗?
我曹某人顺应天命,一统华夏,你怎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