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三国群英风云录>第二百二十四章 功绩评说,论得失
来分析一点,蜀汉至刘备兵败后,国力大损,至少需要数年恢复元气,这个时候人心不稳,最容易产生政治路线分歧的时候,也最容易使国策产生动摇的时候。

诸葛亮为刘备定的是什么国策?

我们可以简单的讲几点。

第一点:交好东吴。

蜀汉的经济,人才,战争潜力,都不如曹魏,必须联合东吴以求自保。

第二点:待天下有变,二路齐出。

关羽从荆州出,刘备倾益州兵马出,这样才有机会干掉曹魏。

第三点:以法治国,寒士法家,以振国威,以服百姓。

这才是诸葛亮出山为刘备定的立基为王,兴复汉室的国策,或者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宏图,关羽丢了荆州,这个国策的第二条就行不通了,这个时候利益集团会怀疑领导层的能力,否定战略路线。

诸葛亮的应对办法,第一步是跟东吴重修于好,厚着脸皮去要孙权占的荆州的一部分地盘,虽然没要回来,但是说明诸葛亮还是希望国策不要变动。

第二步发动北伐,曹**了,曹丕被认定为第一接班人,能力不足,后来打了二次东吴,吃了败仗,诸葛亮觉得北伐是有机会的。

刘备死的时候提到,亮之才十倍于丕,是肯定了诸葛亮的国策的,有机会就去打曹魏,一州之地以抗七州,发展越久,曹魏人心越稳,经济实力越强大,那就更打不赢。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四章 功绩评说,论得失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