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国公争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年轻的后生总是会给他一个惊喜的。
上一次振国公只是小试牛刀,在长安城驻扎兵马,便抄了叛军的后路,而且也让张献忠吃尽了苦头。
虽然说振国公平日里只管自顾自地闲心,什么也不管。可是他真的要是管起来了,那作用就大了去了。
振国公拍了拍顾世子这个年轻后生的肩膀,轻声道:“好吧,金陵兵营中的精锐你都带走,家里不用管。倘若叛军打了过来,由老夫顶着呢。”
说这话,顾世子就放心多了。
只要是能让他建功,证明自己,就是再难对付的敌人他也敢面对。
顾紫重看自己的哥哥,就好像在看一个傻子一样。
外面兵荒马乱的,出去干什么,非要找那个不自在。
不用说是受大伤或者更严重的战死沙场了,就算是平常的磕磕碰碰,估计家里人知道了都会很着急的。
顾紫重不建议哥哥去,况且沿海一带武将不少,明军也不在少数,这个时候人家地方的明军自己就能把倭寇给办了,用得着你金陵顾家的一个后生千里迢迢跑过去烧包?
吃饱了撑的吧。
何况顾世子压根儿就没有名气,武将的圈子里,谁听说过顾家的世子爷会功夫的?
顾紫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哥哥听。
可是顾世子反手就是一拔剑,然后四处乱砍,好像发了疯一样。
顾紫重瞧哥哥这架势,没有几天的功夫是下不来的。
而且哥哥在挥舞着长剑的时候,看似乱舞,其实有章法。
顾紫重也不懂,反正瞧那样子就好像是那么回事,找到感觉了。
她知道哥哥是铁了心的要出征了。
既然想走,那就赶快走吧,省的她看得心烦。
顾紫重想在自己身边留一个人,却发现什么人都留不住。
能陪着她的也就是她的姐妹了。
男人们没有一个好东西。
她感觉好孤独。
终于哥哥还是带着兵马走了。
然后金陵兵营再一次空了,没有兵马,百姓的安危又是一个问题了。
只要没有兵马在,城内城外便不时的有烧杀抢夺之类的事情发生。
官府不是不想管而是无能为力啊,大战在即,兵营都空了,没有一个像样的人去管,所以混乱才频发啊。
顾紫重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没有想到公公大人终于露面了,他是身披盔甲站立在紫重的面前的。
他说他要走。
顾紫重也拦不住啊,跟随在公公大人身后,她一语未发。
没有了婆婆,她倒不用处理和婆子的关系,可是这个公公大人,却是很难揣测。
顾紫重不知道公公大人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兵营里已经没有人了,公公大人只带着几十个随从,便上了马,出发去了长安城,
就是西安那边,也不见得是和平的,尤其是那边离朝廷也远,明军够不着,那里的百姓可是不幸福啊。
振国公就出发了,他要接着过去。
听下人说,公公大人在那里有自己的根基,可以过去拉出一支像样的队伍来。
顾紫重只能在心里祈祷了。
过了春天,又是一年过去了。
外面来了几个西域的使者,说是要番邦进贡。
顾紫重不想见,可是又抹不开面,只好去应付一下。
人家一来,首先给顾紫重呈上了一些贡果。
顾紫重没有心情品尝,拿下去给自己的孩子们吃了。
使者开始用汉语扯,扯了一大堆。
顾紫重打心眼里佩服人家,因为她根本就不会波斯语,而人家却会汉文字,这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啊。
要想让她学习波斯语,那比登天还难。
她饶有兴致地和人家说了半天的话。
最后使者却跟着顾紫重进到了正房。
她刚以为这个家伙是一个流氓的时候,人家却掏出了一把西洋火枪来,递给了她。
她惊讶之下,颤颤巍巍地接过了火枪。
西洋人说他们贩卖火枪火炮,正好可以帮助金陵城抵御叛军。
这小子也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
顾紫重先把他留下了。
只过了三天,沿海就传来了消息,明军大捷,打跑了倭寇。
还有一些海盗赖着不走,想蹭点饭吃,结果也被明军给打了回去。
明军还准备乘胜追击,直接追出海去呢。
顾紫重问的是领兵的人是谁。
这个还用问吗,当然是顾家的大世子了。
顾紫重就高兴地笑了。
因为对她来说,哥哥在外面建功立业了,这对顾紫重来说,简直就是光宗耀祖。
她非要在仆人面前絮叨絮叨,表示哥哥的厉害不可。
现在好了,表明了吧。
仆人们各个佩服佩服。
顾紫重心里挺美,看来哥哥的本事还真不小。
可是北方却传来了噩耗,说九边那里和瓦刺人打了一仗,结果战败了。
怎么会呢?
顾紫重问怎么回事。
结果信使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毕竟人家就是一个传话的而已,什么也不知道啊。
这下子顾紫重急了,子善哥是怎么个情况?
他的身体还好吗,他受伤了没有,他吃饭了没有……他冷不冷……
基本上他的吃喝拉撒,她都要想一遍。
可是光想是没有用的,毕竟她人又不在九边。
榆林,大同两地已经被瓦刺人攻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