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吃了个盒饭,又看了一场山本一木夜袭孔捷独立团的戏,苏钺就回了县城。

京城文艺出版社。陈天骄在下班前审定了月末版《传奇故事》的样刊,让人抓紧时间送去印刷厂,就兴致勃勃的开始在网上下围棋。署名苏钺的《射雕英雄传》在这一期杂志上就开始连载。想想上午自己签订的那份对出版社很有“油水”合同,再想想中午社长对自己的表扬,陈天骄嘴角都扬了起来。尽管今天战绩不佳,但他依然心情很好。

《传奇故事》一月三刊,春节后这几天刚好是二月月末版出版上市的日子。作为一个贴近大众的老牌期刊,《传奇故事》有很大的读者群体。尽管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纸质媒体日渐式微,但《传奇故事》依然保持着每期20万的发行量。两天之后,这些带着淡淡油墨香味的杂志将从印刷厂送到全国各地的书店、书报亭以及读者手中。

杨传宁是今年经贸大学的新生,京城人。从小时候起,家里面就一摞一摞的《传奇故事》。杨传宁的父亲是北京一家汽车行的老板,据他所说,自己当年赚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拿出三毛钱来买了一本《传奇故事》。如今这本杂志的售价已经提高到了十二元,老杨也从机械厂的一名小技工成为了一家汽车行的经营者,但这种热爱仍然没有消退。

杨传宁小的时候还挺喜欢看这本杂志,现在就觉得没意思了。要不就是历史故事,要不就是神话传说,要不就是家长里短。那些作者也基本上都是老人了,写了这么些年,也没什么新的东西写了。不过老爸吩咐了,今天是《传奇故事》月末版发行的的日子,他忙着搞店里的促销活动,走不开。正好儿子放假在家,就让儿子到街上去买。

杨传宁倒是跟他父亲提过到邮局订阅的事儿。不过按照老杨所说,在家等着书被送到手里,和去书报亭买,完全是两种感觉。你可能在书报亭碰到和你同样喜好的人,两个陌生人交流一下,挺有意思。

杨传宁晃晃悠悠地到了离自己家最近的一个书报亭,无精打采地跟老板说道:“给我来一本《传奇故事》。”

老板坐在门里边,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正起劲儿,随便晃了晃手,道:“那儿挂着呢,自己拿。十二块钱,放桌上就行了。”

杨传宁就自己拿了一本下来,又把钱放到门口的一张小桌上,转头发现老板手里面的书正是自己手中拿的《传奇故事》。

“回家得跟老爸说说,这家书报亭的老板就是他的同好。”杨传宁暗暗想着,转身又晃晃悠悠走了。

也许和杨传宁一样买到这本杂志的人并没有意识到手中的这本杂志将真的成为“传奇”。仅仅一年之后,连载了《射雕英雄传》第一回、发行量也是连载期间最小的2015年2月月末版《传奇故事》的价值被炒到了五位数。

而这一切,这群幸运的人还没注意到。而当这一期杂志的价值被拔高之后,拥有这些本书的人却很少有人选择交易。一方面,这个时候来买《传奇故事》的,都是这本杂志的拥趸,如今无意间发现了其中更加闪亮的瑰宝自然喜爱有加,不会轻易割让;另一方面,20万册的发行量看似巨大,实际上以将来《射雕》的粉丝群体来讲,依然是微乎其微,再加上遗失的、破损的,传世量就更少了;第三点,当许多人看到里面的《射雕英雄传》这个故事之后,就把其它的内容抛到了一旁,将杂志割裂重新装订,以得到“合订本”《射雕英雄传》的人不在少数。


状态提示:38 说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