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欧皇崛起>第1145章 北上大沽口

藤甲和马林发明的木片扎甲类似,都是植物甲,很是轻便。但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马林的木片扎甲,防护力并不好。如果不在木片外面蒙一层铁皮,都不怎么实用。最多,降低士兵受伤的程度,并不能抵挡兵器的伤害,尤其是金属兵器。

严格来说,木片扎甲这种玩意,就是用来打美洲土著用的。因为,美洲土著的武器太烂,都是些石器,连弓弦都是些植物藤,软绵无力。所以,木片扎甲在美洲还能混混,在欧洲,不蒙铁皮绝对没用。

但是,就算蒙了铁皮,最多也只能抵挡些普通的刀剑伤害。对于威力大点的弓箭和弩,都无法抵挡。至于火枪,那个无解,板甲也没用。

但藤甲的防御力,马林还是知道的。这种藤甲,后世的电视节目曾做过实验,可以抵挡普通弓弩的射击(重弩除外),抵挡刀剑更不在话下。

而且,它的制作成本也低,也就是些山上割下来的老藤,以及桐油和生漆,都不值钱。至少,在明朝不值钱。

上山割老藤是不要啥成本的,至于桐油和生漆,价格也不贵。桐油在大明才30文一斤,生漆贵点,也不过才65文一斤。制作一套藤甲(包括藤制头盔和藤牌),算上工匠费用,成本也不超过2两银子。要是搁在欧洲,光是人工费,就不止2两银子。

只不过,一般的藤甲有个重大的缺点——怕火。《三国演义》里“火烧藤甲兵”这一段太有名了,所以,就算是大明,也不太喜欢推广藤甲。因为,随着《三国演义》话本的流行,大明朝就连贩夫走卒都知道藤甲的弱点,自然没人肯弄什么藤甲。

倒是李瘸子这个曾经的卫所兵和藤编高手,结合桐油泡过的藤甲怕火的缺点,想出了用生漆在藤甲和藤牌外表涂抹厚厚一层的办法,以解决怕火的问题。因为,生漆既不怕水,又不怕火。只要生漆涂层够厚,藤甲是不怕火烧的。

眼见藤甲成本不高,又轻便,防护力还高,马林一高兴,就让李瘸子带着一帮藤编高手,帮他制作大批的藤盾和藤甲,好运回欧洲使用。还有就是,运到美洲使用。

北美的丛林太过茂密了,不能派骑兵深入,只能派步兵。但因为印第安人无处不在的冷箭威胁,士兵们需要防护力高的铠甲。板甲倒是无敌,可穿上去根本跑不动。就算跑得动,也走不远,速度超慢。而藤甲这种轻便且防护力高的铠甲,则成了丛林战的最佳选择。更何况,藤牌也是最好的打土著的盾牌。甚至,就连本土的盾牌兵,马林也打算改用藤牌,以节省士兵体力。

……

就在马林让孔泰派遣走私快艇去湄洲岛上采购更多的桐油和生漆的时候,泉州锦衣卫百户冯旭那边传来了好消息——刘谨同意了马林船队北上在大沽口登陆的请求,但只允许马林带随从登陆时,严禁携带武器。这是因为,刘谨害怕马林这个蛮夷趁机袭击天津卫。因此,要求马林不得带武器登岸。至于进献的佛朗机炮和火枪,都交给天津卫的将士运抵京城。

这则消息是刘谨通过驿站系统随邸报送到泉州的,用的是官方驿站系统。因为邸报讲究时效性,往往传递速度很快。虽然达不到八百里加急的程度,可因为是驿站接力,传播速度倒也比普通人赶路快多了。因为,通过驿站系统传递消息,是可以随时换马的,不用等马匹自己休息再上路。

但消息传到马林手里时,已经是五月下旬了,离刘谨倒台也只有两三个月了。好在,马林的船只航速快,每天日行近百公里不成问题。而淡水堡到天津卫直线距离才1600多公里,走海上也不需要走弯路。因此,马林倒也不担心误期。

但在出发前,马林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他需要一些玻璃……

他要玻璃干啥呢?不是为了贸易,也不是为了贿赂,而是想做一个暖房,用来养加拉帕戈斯象龟。

加拉帕戈斯象龟毕竟是热带生物,喜暖怕寒。而京城地处北方,每年有近半时间比较凉冷,加拉帕戈斯象龟未必适应。

可问题在于,加拉帕戈斯象龟是马林进献的“祥瑞”,不能出问题。要是养死了,那就不是祥瑞了,而是晦气了。敢给明廷带来晦气,马林的贸易资格分分钟会被取消。

所以,这些加拉帕戈斯象龟决不能被养死。起码,不能死那么快。要不然,这就不是祥瑞了。

马林心里都有些后悔抓这些加拉帕戈斯象龟了,但他从天津卫登陆的理由就是护送“祥瑞”登岸。不然,他没理由走天津卫这个近道。要是从福州或者宁波这些接待藩属国的接待点登岸,再到京师,估计要耽误好几个月。到时候,刘谨倒台了,事情就有些难办了。因为,刘瑾在位可以通过贿赂办事,而刘谨倒台,让那些文官公事公办,给你拖个几年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马林现在也是骑虎难下,必须进献加拉帕戈斯象龟。而且,必须保证象龟不被养死。

而让象龟不被养死,最好的办法就是修建暖房了。但马林记得,加拉帕戈斯象龟有个习惯——每天至少要晒一两个小时的太阳,不然影响健康……

这可就难住马林了,京北那旮旯冬天多冷?大冷天让赤道生物加拉帕戈斯象龟出门晒太阳,铁定冻死。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加拉帕戈斯象龟隔着暖房的玻璃晒太阳了……

但问题是,明朝根本没有透明玻璃,而水晶又太昂贵……

无奈之下


状态提示:第1145章 北上大沽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