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日月当空照中华>第七一三章 利大于弊

内阁首辅李国镨所说的这番话,当然极有道理,但是对于现在的这位崇祯皇帝来说,他却有别的想法。

西北之地之所以遍地木速蛮,究其实质是有其地缘因素在内的。

也就是说,那个地方从地缘上来说靠近中亚、西亚的大食教地区。

唯有引入另一种力量进入这个地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一教独大的局面。

中国自己已有的传统的宗教,比如说佛教,或者道教,都不是大食教的对手。

即便是藏传佛教,也不是大食教的对手。

因此,要引入一支足以与之对抗的力量,那就非天主教最激进的组织耶稣会莫属了。

与此同时,以这个时代中国人对于耶稣会所传播的天主教教义的抵触,耶稣会也决不可能在西北做大。

而耶稣会要想在西北地区与大食教对抗,也只能依靠大明朝廷的支持。

而且到最后,耶稣会与大食教必定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等到到了那个时候,对于失去了利用价值而且毫无根基的耶稣会,崇祯皇帝只需要一道旨意,就能够让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而唯一需要做好的,就是控制。

因此,想来想去,崇祯皇帝对两位阁臣说道:“朕此前既然允许耶稣会士前往西北传教,此时当然没有收回成命的道理。

“如今西北木速蛮教民杀戮耶稣会人员,阻挠耶稣会传教,朝廷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管。

“这样吧!传旨三边总督袁崇焕,允许汤若望等耶稣会士在三边总督辖地自募信众组建一支保安团。”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就见李国镨神情激动又要出言进谏,当即冲他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接着说道:

“保安团可以由其自募,不过员额上限,定为一千五百人。任何时候,超过上限一人,则由三边总督府抽杀其中一人!

“且其保安团活动之范围,仅限三边总督辖区,一切行动皆受朝廷和三边总督府节制指挥。

“保安团之编制,须在三边总督府备案,其中官佐指挥可由汤若望等人自荐,但须报三边总督府认可。

“同时,其保安团中,须由锦衣卫与三边总督府各派一名官员为坐营提点,监理其事。”

听皇帝这么一番话说下来,内阁首辅李国镨本来想说什么话来着,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没有再多说。

而徐光启听了皇帝这话,也是瞠目结舌。

汤若望给他写信求助,提了几个要求,其中他觉得最不可能的事情就是这一件,但却没有想到皇帝居然答应了,而且还远远超出了汤若望的请求。

虽然附带有这样那样的条件,但是如今的徐光启早就知道了崇祯皇帝的这个特点,任何事情到了眼前这个皇帝这里,都会被附带上许多额外的东西。

不过,这几个条件即便在徐光启这个倾向于耶稣会的天主教徒的眼中,也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

徐光启心中感慨完,刚要开口说话,却又听崇祯皇帝说道:“徐爱卿所管之礼部,原有僧录司、道录司之设,今日既然与卿等谈到耶稣会这件事情,那么朕把一些想法说与卿等,内阁二位都在,也可尽快落实。”

徐光启一听皇帝这话,知道这件事还没有完,于是侧耳细听。

只听崇祯皇帝说道:“我华夏天朝自古以来制度完备,僧尼佛寺有僧录司管理,道教事务则有道录司管理,唯其蒙元之时西来之夷教,长期疏于登记管理。

“朕意从今往后,礼部在僧录司、道录司之外,另设一教录司,统管僧道之外一切夷教事务。

“耶稣会也好,天主堂也好,大食教的各个经堂、回寺也好,已来的,将来的,已有的,将有的,都要一一登记在册,由礼部发给许可。

“凡无许可而自称教士、修士擅自入境传教者,杀无赦!未经许可而擅自修建木速蛮经堂、耶稣会教堂者,杀无赦!此上谕,可由通政司明发天下!”

两个杀无赦说出来,崇祯皇帝的脸上顿时杀气腾腾。

而内阁首辅李国镨、阁臣徐光启听了这话,也立刻躬身领旨,说道:“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对于在大明境内的洋鬼子,此前崇祯皇帝在理藩院内设立了西夷馆,专门负责管理在京的泰西夷人。

大明朝的户籍制度那么严苛,自己人到外地去,还要官府开具路引文书,怎么能容许洋鬼子在境内到处乱窜呢?

即便是允许他们到处乱窜,至少也得给他们搞个户籍或者类似路引之类的身份证明吧!

对于这个时代的欧洲洋鬼子来中国,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总体上是支持的,因为这样做利大于弊。

十七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漫长的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正在面前超越中国,而且正处在由欧洲人主导的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候,搞闭关锁国,绝对是自己坑害自己。

满清入关之后对于中国人最大的危害,就在于其闭关锁国让中国人错失了近代以来工业勃兴的关键阶段,从此一步错,步步错。

对于这个历史教训,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当然要认真吸取,所以,宁肯冒着不可预测的风险,也要学着后世的做法,逐步对外开放。

不过,开放通商贸易,开放科学技术是一回事,而开放宗教信仰这种事情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拥有夏商周三代以来自成体系的华夏文明,这是


状态提示:第七一三章 利大于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