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青春校园>古董商的寻宝之旅>第八百八十四章 阿拉伯商船

5米还行,10米就不敢下了,15米那是想都别想,打死不会下去看风景。

“我就等着,到时候让人连着水下摄像机下去,我在上头看看就行。”

不远处的“大鲨鱼号”上就有那些设备,潜水员们装备的不仅仅是单薄的休闲潜水衣,还有专业性质的海底工作浅水装备。

就是那种衣服有点臃肿,连体穿带加铅潜水鞋,脑袋上戴着宇航员一般铜质带面罩大头盔的货色。

那东西好,不用氧气瓶,直接通过通气管呼吸,在海底能长时间作业,还能通过通话器接收作业船指令和反馈信息。

不过就是入水、出水需要借助一下潜水绳一类的工具,最好附近还有穿其它情形潜水装备的潜水员配合。

一篮子、一篮子的瓷器出水,忙乎了一个来小时,海床表面的东西就给清空了。

出水的关兴权告诉张楠:大瓮留下的“疤”都用远处刨来的海底淤泥给填了回去。

有那一大块礁石做参照物,菲利普船长和都已经将沉船点位置精确到了以“米”为单位,下次过来直接下锚就行,绝对不会找不到地方。

阳光甲板收起来,免得过会有印尼猴子的渔船靠近看到点不该看到的东西。

甲板上堆了三个大瓮,还有近百件完好或者残破的瓷器,有的张楠好好看看的,连热都不怕了。

光着棒子,就穿了条游泳裤,昆卡把阳光甲板上的遮阳棚架了起来,免得老板晒脱皮。

新捞上来的两个大瓮完好,里边和之前那个一样,还是铜官窑的盘子。

全部取出来后,发现窑口虽然一样,但只有其中一个瓮里装着的盘子内绘制的是小鸟图案。

另一个大瓮里的装的瓷器器型又有点不同,直径大约只有14公分,而且器型更“深”一点,已经不能说成盘子,而是碗。

内里的图案也不再是单一的小鸟加点彩,而是美丽的花草纹、山峰纹,浪漫的云气纹都有,绘制小鸟图案的只有5个,图形选择上似乎要比大一个型号的盘子更随意些。

千多年的海底岁月没有毁了这次大唐来的瓷器,色彩依然润泽清晰,而且这百来个碗中,最底层盘着存放的30来个,碗内纹饰还有点怪怪的味道。

怪在哪里?

看热闹的兰迪和保罗看老板在研究那些画着怪线条的碗,这两位越看越感觉这些线条似乎在哪里见过。

最后还是保罗先想了起来,对着张楠道:“老板,这好像是阿拉伯的风格,我好像见过,他们把差不多的纹路给敲在铜器上。

我家里有个中东带回来的工艺品通盘,上头敲的纹路和这些差不多。”

到这,兰迪脸上也有点“难怪这么眼熟”的表情:这也是在阿拉伯世界呆过段时间的主。

啥叫见多识广?

保罗这种跑过大半个地球的家伙就是。

张楠听到自己的保镖这么说,问道:“知道你那盘子上的纹路是什么意思?”

保罗嘴一歪,尴尬道:“不知道,老板,那时候我们哪有心思去弄明白这些,就顾着抱怨不能喝酒了。”

张楠哈哈笑笑。

笑完了,这才道:“你那盘子我没见过,啥意思我也不知道。

不过这些碗里线条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线条和绘画,其实是一种古代阿拉伯文的变体图形,意思很经典,文字的大意是真主伟大。

要是不出意外,这船就是做阿拉伯生意,跑中东的货船。

可能下边的沉船就是阿拉伯船,唐朝时候华夏海船跑远航有,但不会很多,卖房市场,不冒危险远出重洋就能赚大钱。”

说着,手指头轻轻敲了敲碗壁,又道:“很有意思,1000多年前华夏唐代一处内陆窑口的瓷器上出现阿拉伯文,我想着应该是当时已经有订单式的生产流程,中东客商在大唐下订单的同时,对造型和式样提出了要求。

那些大号盘子的器型我看着就有点别扭,说盘子太深,说碗又稍微浅了点,我想着就是订货方的要求大概那时候的阿拉伯人就喜欢这样的。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我记得有资料里统计,以前在东南亚、中东和东非多个国家都出土过铜官窑的青黄釉彩瓷碗。

不过在华夏国内,除了窑址所在的长sha和将产品销往海外的主要贸易港口扬zhou出土了比较多的铜官窑青釉彩瓷碗,其他地方几乎就没这种瓷器。

我估摸着这种铜官窑的青黄釉彩瓷碗,就是种专供外销的产品。”

拍了下保罗的肩膀,“就和边上那条泰兴号里装的德化窑青花一样,就是出口创汇的,专门卖给你们这帮不会造瓷器的家伙!”

对这话,在场的所有美国伙计没一点意见:不仅仅因为张楠是老板,还是个非常不错的老板,更因为张楠说的本来就是很多欧美人都知道的事实情况。

阿拉伯贵族一千多年前就能用上从华夏进口的瓷器,但欧洲人……

就算国王们,那也得再等个好几百年!

那都还是要从华夏进口,路途遥远且危险,运回欧洲后更不用说价格及其昂贵!

远的不说,三百年前的欧洲,普通大众的餐桌上压根就没什么像样的餐具,使用的多是卫生质量不合格的陶碗。

那时候欧洲各种流行病横行,很多人都认为餐具都是原因之一。

那些贵族阶级虽然能使用银制餐具,但银制餐具易氧化发黑,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一日三餐:倒胃口,仆人们得花大量时间在擦拭餐具上


状态提示:第八百八十四章 阿拉伯商船--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