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看了看鞑子的布阵,说道:“调一千名神射手到正面来,散布在其他的士兵队列中。”
传令兵立即驰骋出去,没一会,两千五百名神射手就全部布置在回形阵的正面。
李植这次在原野上摆出了大型回形阵,放下了四万名士兵。李植的虎贲军士兵站得很密,每个人只占据半米的宽度。加上三百门大炮的宽度,回形阵的每个边边长都是一千八百米左右,战场宽度近四里。
二千五百名神射手将一些普通士兵替换下去,站进了正面的三排轮射阵中,准备应对鞑子铁骑的挑战。
韦老大作为神枪手的一员,也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旁边的另一个神枪手见韦老大忙着检查步枪看也不看前面的战场,忍不住问道:“韦老大,前面的鞑子就要冲过来了,你站在第一排不害怕?”
韦老大看了看说话的袍泽,说道:“怕什么?鞑子见了我们就逃,都逃到这么极北的地方来了。只有他们怕我们的道理,我们怕他们作甚?便是站在第一排,我韦老大也不会有危险。”
那个神枪手说道:“万一鞑子冲上来了呢。”
韦老大想也不想地说道:“便是冲上来了也不怕,我韦老大是个班长,若是战死了,我爹妈可以得一百五十两伤亡补偿,以后每个月有三两七钱的抚恤金,足够他们安度老年了。”
那个神枪手见韦老大心这么大,嘿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韦老大不再搭理这个神枪手,又去算他枪托上刻的“战功”去了。韦老大的枪托上刻着八个痕,代表着韦老大的八次击杀,这是韦老大最大的惦记。
据说击杀了二十个敌人,就一定能做到排长。韦老大总琢磨着要是能做到排长,就能回村里把自己的发小全招进虎贲军了。
所谓苟富贵,莫相忘。
中军处,李老四往前一指,大声说道:“东家,鞑子动了!”
李植举起望远镜顺着李老四的手势看过去,果然看到鞑子浩浩荡荡的阵线上,左右翼的步兵朝虎贲军包抄过来。鞑子的左右两翼大概出动了六万人,有骑兵也有步兵,一点一点地朝李植这边攻过来。
鞑子十二万人列阵长达十几里,左右翼的六万人包抄过来,自然会遇上虎贲师回形阵的左右两侧。
鞑子的六万人两翼兵马走得很慢,似乎并不急着冲入虎贲军的射程内。李植觉得这六万兵马无法威胁自己的左右两侧。这六万兵马虽然有一些骑兵,但更多的是临时召集的旗丁,除了手上一把钢刀连绵甲都没有,在步枪的连番射击下就是炮灰的命。左右两侧的二万步枪手严阵以待,能把这六万兵马打残。
多尔衮的杀手锏,必然是在正前方。
果然,等六万两翼兵马走了一半的路程,正前方的多尔衮中军吹响了号角。六万鞑子骑兵动了。
多尔衮站在六万骑兵的后面,一脸的悲壮。
这六万骑兵,全是随父汗努尔哈赤在萨尔浒起事的旗丁的子侄,是爱新觉罗氏统治的中坚力量。萨尔浒大战距今已经二十五年,当初的六万人本来应该繁衍成更多的人口,但满清这些年两次败在范家庄,大败在青山口,又输了锦州的决战,这些铁杆旗丁的损失也很大,如今只剩下六万人。
这六万人较为富庶,人人有马。有些人有甲胄,有些人只有钢刀角弓。他们是多尔衮最后一张王牌。
多尔衮希望创造奇迹,用这六万人冲破李植的回形阵,冲到李植的中军除击斩李植。
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已经豁出去了。罪人阿济格、郑亲王济尔哈朗、安平郡王杜度、甚至连礼亲王代善都是一身铁甲戎装,在中军处朝多尔衮躬身作揖。
“皇上,我们去了!”
多尔衮看着自己的兄弟,叔父和子侄们,艰难的点了点头。
一众亲王、郡王和贝勒们翻身上马,骑进了六万人冲锋的队列中。李植不接受投降,努尔哈赤的子侄们只能战斗到最后。这些爱新觉罗氏的贵族们要用生命挑战李植的火枪阵,要率领满清最后的死士发起决死的冲锋。
长长的号角声猛地吹响。
时间到了。
看着驰骋而去的六万骑兵,多尔衮突然流下了两行热泪。
这是我大清的最后一战了。
在一众亲王、郡王和贝勒的率领下,六万大清勇士摆出了巨大的锋矢阵形,越起越快,朝五里外李植的回形阵冲去。
祖大寿用望远镜看着鞑清的骑兵们,突然被骑兵中的一个身影吸引,看了好久。
“阿济格!”
祖大寿曾经在走投无路时候伪降过后金,后来又逃了回来。那时候皇太极为了示好辽西将门,隆重地欢迎过祖大寿。所以祖大寿见过鞑清的诸王和贝勒,此时一眼就认出了冲在最前面的英亲王阿济格。
当然,祖大寿不知道,阿济格现在已经被降为罪人。他身上没有鎏金盔甲,身边没有强悍的亲卫。他冲在骑兵的第一线,不断嘶吼着叫嚷着鼓舞着身边的旗丁们。他身前只有一层骑兵。让祖大寿认出他的,是他那鼓舞士气嘶吼时候的决死模样。
因为阿济格的身先士卒,他身边的几百鞑子都英勇了许多,排着严整的冲锋锋矢阵。
祖大寿转身朝李植说道:“国公爷,鞑子这次是拼命了,竟然让英亲王阿济格冲在最前面。”
冲击虎贲军时候冲在最前面,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