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科幻未来>废土崛起>427.第427章 肆虐的榴弹

周青峰在白礁等了大概半个小时,就看到巍峨如山的海洋公主号从他面前缓缓驶过。而在后面大概五百米就是伴随航行的‘拉森’号宙斯盾驱逐舰。

眼前的场景曾经在周青峰的实弹演练中反复出现,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状况。由于航道宽度有限,拉森号距离白礁甚至只有一千五百米的距离。炮弹只需要不到两秒的时间就能命中目标。

看着距离合适,周青峰给自己戴上耳罩,将手里的拉炮绳重重一拽。一百三十毫米口径的火炮轰然爆响,夜晚的炮口亮起耀眼的火焰。粗大的炮管猛然后坐,安放火炮的平台都为之一振。

一发照明弹从高昂的炮口飞出,周青峰甚至都没时间去看效果。他立刻打开炮闩,滚烫的弹壳被抽了出来,紧跟着是一发分装的杀爆榴弹被装填进去。同样的哐当一声,炮闩关闭进入待发状态。

接下来周青峰快速摇动炮架上的高低机让炮口降下,跟着就是方向机让炮口指向驱逐舰的舰桥位置。

这时间照明弹亮起,在大概两千多米的高空打开降落伞徐徐下降,它将在这个高度花费几分钟的时间才抵达海面。而在明亮的视野下,周青峰微调炮口,把握好提前量,通过炮身上的直接瞄准具锁定军舰舰桥上方那几座至关重要的火控雷达。

舰桥内,弗朗西斯舰长正在跟值星官闲聊。他这会必须在舰桥内等着,因为新加坡有一支cnn的记者队伍正乘坐直升机赶来想要采访今晚的事件。美国政府对如何掌握话语权可是非常在意。

而当炮声响起时,舰长大人其实正跟属下聊的开心,一点也没听见外面的动静。唯有当亮如白昼的照明弹高悬天空时,他才感觉到有点不对劲,“发生什么事情了?”

舰桥里有一大堆军官,谁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所有人都只是呆呆的看着天上,最开始大家都以为那是警用直升机的探照灯——可这探照灯的亮度和范围也太大了吧!

而紧跟着舰长就知道自己遭遇了什么——一发一百三十毫米口径的杀爆榴弹准确命中了舰桥上方,哪里是全舰天线和雷达设备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个要害位置。

第一发杀爆榴弹打了个正着,不偏不倚的命中了一部-62照射雷达。炮弹爆炸后,爆开的弹片横扫周围一大堆天线和雷达罩,一下子就把‘拉森’号的火控干掉大半。

巨雷般的爆炸声把舰桥内的所有人都吓的几乎站不稳,弗朗西斯舰长被惊的浑身一哆嗦,脚下发软就跌坐在地板上。他先是茫然的看了看都已经变形的舰桥天花板,方才凄烈的喊道:“敌袭,全舰进入战斗状态,我们遭到了袭击。”

这喊声刚刚响起,第二发杀爆榴弹再次命中。舰桥上方那一堆电子设备的天线和雷达瞬息被炸的崩裂乱飞,好不容易留下的也变得七扭八歪,焦黑一片。

m-46加农炮的正常射速是六到八发每分钟,可那是九人炮组娴熟配合的速度。现在周青峰一人承担整个炮组的工作,力量和速度都极其变态的他甚至做到了五发每分钟。

相对炮弹的飞行速度,舰船的航速是缓慢的。周青峰的前三发炮弹几乎没有调整炮口位置,就从舰桥上方打到了舰桥后,甚至连桅杆都在爆炸中扭曲歪倒,倾斜一边。脆弱的电子设备更是被一扫而空。

成了……,这艘军舰现在算是瞎了眼,它对近距离的目标完全看不见了。而接下来就应该彻底剪除对手的还击能力,周青峰继续装填杀爆榴弹,这次的目标是舰尾的直升机库。

实际上,周青峰连续不停的开炮,强烈的炮口焰哪怕隔着一点五公里的距离也极为显眼。‘拉森’号上的船员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军舰正在遭受袭击,所有人都在准备进行反击。

而‘拉森’号的武器装备中,除了舰首的哪门一百二十七毫米口径舰炮外,唯一能快速反应并且对周青峰有威胁的就是舰尾直升机库内的两架sh-60b直升机了。

sh-60b主要是做反潜用途的舰载直升机,不过上面也搭载了一挺七点六二毫米口径的机枪。原本几个水兵还在舰尾瞎聊己方不可能遭到袭击,结果打脸的狠人立刻就来了。

“把直升机推出来起飞,干掉那个火力点。”军官匆匆忙忙的跑出来,直升机的飞行员也手忙脚乱的爬上机舱。几名水手就要上去帮忙,可这时一发杀爆榴弹命中了直升机库。

薄薄的直升机库根本没有什么装甲,杀爆榴弹轻松炸开了机库的外壳,数公斤炸药的威力在机库内疯狂肆虐。爆炸过后,机库的一侧破了个大洞,几名推动直升机的地勤倒在血泊之中,sh-60b的机身歪斜,机体上多了大量弹片穿透的洞洞。

哗哗哗的航空汽油从破损的油箱内漏出来,这情形把侥幸存活的飞行军官当即吓的半死,“把它推下海,推下海,它随时可能爆炸。”

要说美帝海军有什么绝技是独步天下的,那一定不是威力强大的舰载机,要不是霸气嚣张的防空导弹,而是默默无闻的损管小队。

美国海军从二战开始就各种挨炸,不但是敌人炸,甚至还有自己炸,积累下来的损管经验真心是丰厚无比。一有险情发生,立刻就有损管小队冲出来抢救。

现在一架sh-60b直升机被打穿了油箱,最要紧的不是如何抢救它,而是干脆把它推到大海里去,免得它突然爆炸拉所有人一起陪葬。

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救援极其危险,因为周青峰的


状态提示:427.第427章 肆虐的榴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