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微笑道:“曾太医能够想明白这个道理,很不容易。”
“下官不敢承受太子妃的夸奖。太子妃,下官家传下来共有十八套针炙之法,只要太子妃不嫌弃,下官愿意把这些针法全都写出来,供太子妃参详。”曾太医恭恭敬敬地说道。
若水大喜,她自是听出了曾太医话中的诚意,心想如果这种风气能够在天下的医者中广为流传,医术何愁不兴?
“好,曾太医肯将祖传的针法示人,相信今后一定有更多的人因为曾太医此举而受惠,我替天下的百姓谢谢曾太医。”
曾太医连忙摇手道:“不敢不敢,下官比太子妃,就像萤烛比之日月,毫不足道。太子妃请放心,下官一定会把太子妃的这套针法,传授给太医们,到了江北,下官们一定会尽心竭力地救治百姓,决不负太子妃传针之德。”
他是极聪明的人,在若水传授他这套针法的时候,已经隐隐猜到了若水的想法。太子妃定是身有要事,此次江北之行,想是要让自己带着太医们前去治疗了。
若水暗暗点头,心想自己果然没瞧错人,这位曾太医不但聪明,而且是众太医里面最有正气的一个,如果太医院让他掌管,那众太医们绝对不会像现在一样唯唯嗫嗫,只知唯周太医的马首是瞻。
虽说现在太医们个个对自己言听计从,却都是瞧在自己太子妃的身份上,盼自己能够在皇帝面前为众人说好话,其为医者的心性,并没有半点提高。
“曾太医,我相信太医们在你的带领下,一定可以治愈江北百姓,同时,我也希望曾太医你能够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若水语意双关地说道。
曾太医身子一震,两眼顿时闪现出光采来,他听懂了若水的言下之意,心中怦怦而跳,掌心发热,只道:这会是真的么?太子妃……是在向自己许诺么?
他并不是特别热衷于名利之人,只是常年生活在周太医的打压下,不但医术得不到施展,就连做人,都要时时刻刻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活得实在是憋屈之极。
这时候突然听得若水向他承诺,话中之间显然是说……这简直是他连做梦都不敢想到的好事。
他倒不求居于凤头,只是总是被人踩在脚下的滋味实在不好过,如今一旦翻身,登时觉得心花怒放,喜不自胜。
“太子妃,您对下官的大恩大德,下官感激不尽!”曾太医膝盖一屈,倒头下拜。
“曾太医,我希望你记住,身为医者的职责和义务,我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医者,能够受曾太医你的影响,不负初心,方得始终!你能记得我今天的这番话,就不枉费我传你金针之术。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不过是刹那烟云,过眼繁华。小医治人,大医治国,曾太医,你好好想想罢!”若水毫不放松地盯着他的眼睛,神情严肃之极。
这曾太医的一句话,若水就听了出来,他虽然名利之心较为淡薄,但在官场中呆得久了,那一股争名夺利的心性总是难以抹去,所以用这番话点醒他,希望他能本份做人,不因私欲和野心而膨胀自大。
曾太医跪在地上,听了若水这句言辞俱厉的说话,怔然一愣,随后仔细琢磨了起来。
若水也不叫他平身,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曾太医想了好一会儿,额头冒出冷汗,连后背也一片汗湿,他再次对着若水拜了下去,诚心诚意地说道:“多谢太子妃提点,下官明白了,下官当真想明白了,太子妃放心,下官绝对不会辜负太子妃对下官的期望!”
“嗯,曾太医,你起来吧。”若水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他平身。
曾太医站起身来,对若水越发心悦诚服,只觉自己有如脱胎换骨般,心中所思所想,平空上了一个台阶。
“此去江北,曾太医你还需要帮我办一件事。”若水沉声道。
“请太子妃吩咐,下官无有不从。”
“这次江北百姓患病,病源乃是出自信州城的官粮陈米,据程老大所说,信州城这几年几乎年年闹灾,朝廷每年都会发放赈灾米粮,救济灾民,可为何官府的粮仓会有这么多的过期官米?如果我所料不错,这信州府尹定是贪污救灾款项,中饱私囊,你将此事禀报汤侍郎,让他查清此事的来龙去脉,惩治贪官,不得手软!”
若水压低了声音,一字一顿地说道。
“下官遵命!”曾太医躬身答应。
“好,救人如救火,刻不容缓,如今山匪们已经被大将军收编,你和其他太医们有五百御林军护送,想来会一路平安,你们这就启程出发罢。”
“是。”曾太医向若水行了一礼,躬身退了出去。
若水收拾好随身行囊,几乎片刻也不停留地闪身出帐,牵过一匹战马,翻身而上,直奔寨门。
守寨的军士全都识得她是谁,见她驰马而来,连忙放下寨门,让她通行。
若水双腿一夹,战马一声嘶鸣,疾冲而出。
她在马背上回过身来,对着身后的士兵们叫道:“帮我转告大将军和郑杨两位将军,我有急事,先告辞了!”
说完,也不理会士兵们目瞪口呆的模样,在马臀上重重一拍,那战马翻起四蹄,向山下奔去。
她心中有事,只想早点赶回帝都,告知小七,所以打马甚急,可她的骑术并不精湛,加上山路崎岖难行,好几次都险些跌下马背,幸好她轻功了得,在危急的时候运起轻功,这才转危为安。
她越是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