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1.变革的狼烟(十七)
死里整,就看每个人的气量和实力。

军校,往往是容易招来最后一种处理模式的行为。

举个不怎么好的例子,那位在地图上画出10万英里铁路,换女人如换衣服,近代中国最大萝莉控人参淫家——外号“大炮”的孙国父。他老人家一辈子为革命招兵买马。早年谋反的时候甚至连忽悠人说是招衙役的贱招都用上了,可“革命王师”总是“屡败屡战”,忽悠来的“革命斗士”一上案就被县太爷带人驱散了……到后来反袁大头、反军阀,人家也没拿他当根葱。喜欢耍大炮的大帅们才不把耍嘴炮的国父放在眼里,手里有枪没枪直接决定你说话时腰杆子硬不硬,说话有没有人听。吃尽了手里没兵苦头的国父痛定思痛。定下“联合老毛子、泥腿子,打断狗腿子”之策,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翻开了某大国近代史的新篇章。至于黄埔军校最后便宜了常凯申,师生们在抗战内战里的那些事则是另一回事了。

罗兰和孙国父在理想主义这方面有点像,人参淫家那方面也有点类似,但罗兰对实务的了解和态度和国父不是一个档次。原因很简单,他接受过系统的参谋教育。

亚尔夫海姆的军官培养体系从一开始就有别于诸国,培养的不是困坐斗室的学究、头脑简单的武夫、能力片面的幕僚。而是塑造具备健全的知识结构,洞悉时代的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较高专业素质的参谋军官团,使之成为战争机器的日常维护者和操纵者。

是故,除普通军事理论外,政治、经济、社会课程也列入正式教育课程,并安排实践实习活动。而罗兰在此基础上又有数年游历诸国的经历,对地理人文、社会民情都有相当的了解。要办什么事情的话,比眼高手低的孙国父靠谱的多。

有经验。有理论,有明确的志向,只要李林点点头,拨款拨人拨地皮,事情就可以成了?

没那么简单。

李林不担心罗兰以军校为基地,搞出个反精灵阵营的大本营或者人类现代化基地。这不是电脑游戏。就算有足够的决心、毅力和投入,也不可能鼠标一点就出现生产基地暴兵。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积累,还要祈祷养成期间不会被突发状况打断。

李林是通过各种手段隐蔽自身,同时不断制造事态转移列强注意力的手法来度过只要走错一步就会导致所有努力付诸流水。以他的资源和能力尚且需要小心翼翼地等待如此漫长时间。罗兰同样不可能绕开这个时间跨度,以及当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只要李林有那个意思,随时都能打断进程。

比起军校本身,这个军校要.做.什.么,或者说罗兰打算做.什.么才是值得关心的重点。

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都清楚,设立军校和培养私军经常是同义词。

——你要反抗我吗?

鲜红色眸子仿佛在如此说着,类似嘲弄的视线紧紧盯着罗兰。

(果然来了。)

承受着几乎化为实质的压迫感,罗兰放在背后的手用力攥紧。

一般说来,当今的战争观分为两种,防卫军的军校教授的《战争论》回答了“战争是什么”的问题,得出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仅仅是国家目的达成的手段之一”的结论。同时代的查理曼军校却着眼于回答“如何进行战争”这个问题。和直观,实际,实用的专门研究战争的规律,战略战术,军队建设的查理曼军事理论相比,防卫军的学说很哲学,很抽象,很不好懂。

查理曼的军人们认为:凡是和敌人接触上了以后的行动属于战术,接触距离之外的行动是战略的范畴,为了实现这些行动所作的工作叫做战务。这个定义里面除了战术之外其他都很难理解,起码那个战略和战务到底怎么区别,没人说得清楚。为了黑军费和把文官的手从军队里踢出去,高级军官们更是随心所欲地解释这些东西,弄得越复杂越好,折腾的文官们一看那些单词就头晕为佳。一句“外行知道内行”、“书生不知兵”把文官撵出去,军队还是军头们把持。

可如此一来,教导出来的军人们知道了作战用的战术、要如何策划和进行作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作战”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不懂战争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一支被文官统制的军队,作战军官不懂战争倒也不算大问题。至少大方向自有文官和政府在把持。可军国主义国家里,国家掌握在军人手里,这帮军人却不懂什么是战争,把战争和作战混为一谈,彻底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精灵们的夙愿是复兴吉尔曼尼亚,查理曼的战败是达成这一愿望的重要条件。为此不惜煽动两大阵营间的对立、阵营内部的对立与分裂,以此创造契机。任何可能成为障碍的,不管是人还是物,都会遭到无情的歼灭。李林更是不会放过任何破坏他计划的人,迄今为止没有例外。

可是——

“重要的是战后的事情。”

“哦?”

故意拖长声音,眼神没有丝毫变化。

李林的表情在宣告着:我没那么好骗。

“查理曼与全世界为敌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即便现在开始培养合格的参谋,也不可能赶上开战,在未来的战争中排不上用场。更不要说扭转狂热的气氛。所以重点是战后查理曼武装力量的重建。”

相当合理的说辞,分析也很精辟。

亚尔夫海姆人口资源不足的特性决定了他们不希望树敌太多,也不


状态提示:1.变革的狼烟(十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