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青春校园>捡宝生涯>第七百九十七章 改名换姓
p>孟子涛笑着说道:“其他到是不错,只是这只青花葡萄纹盘,不知道薛掌柜是不是拿借了啊?”

薛文光冷笑道:“你都没有上手,就知道它有问题?你还真够厉害的,不愧为郑老的高徒!”

孟子涛同样也冷笑道:“实话告诉你,就算我没有上手,也能看出这件瓷器并不是宣德民窑瓷器。”

“理由呢?”

“纹饰不对,葡萄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葡萄纹大范围应运在唐代就有了,你告诉我葡萄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你不会脑子有问题吗?”薛文光忍不住讥讽起来。

据专家考证,葡萄是汉代时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水果品种。葡萄作为纹样,早在唐代就已经广泛应用,最著名的就是铜镜上的瑞兽葡萄纹。唐代把葡萄作为重要的装饰纹样,看重的是它的瑞相,因此也可以将葡萄称作“瑞果”,以与“瑞兽”相对应。

在唐以前,我国的各种装饰纹样以动物为主。唐代开始,纹样题材逐渐由动物为主向植物为主转化。因此,唐代铜镜上的“瑞兽葡萄纹”,可以看作是我国纹样转折期的一种经典组合。

葡萄纹应用的第二个高峰期是元代的青花瓷器。元青花主要用于出口中亚、西亚地区,而葡萄正是那些地区喜欢的纹样,所以元青花上葡萄纹占有较大的比例。

孟子涛对着薛文光说:“所以说你不学无术,确实,明早期的官窑瓷器继承元青花的传统,也有很多以葡萄为主的纹样,其寓意也是一脉相承的瑞果性质。然而在民窑青花瓷器上,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明代洪武、永、宣时期,民窑瓷器上几乎见不到葡萄纹。直到成化开始,民窑瓷器上才大量出现葡萄纹。”

“民窑的葡萄纹与官窑的大不一样,它们不再突出葡萄果实的瑞相,而是在强调葡萄的枝、叶、果、蔓等多个方面。显然,民窑画的葡萄纹,寓意已经不是吉祥瑞果,而是另有新意。这一点,相关实物都能证实,你不知道完全是你孤陋寡闻!”

陆清鹏有些好奇地问道:“这是为什么?”

孟子涛解释道:“其实,这和一位叫岳正的历史人物有关。”

岳正,字季方,他一生坎坷。正统十三年的科举考试,岳正会试第一,廷试第三。他为官正直豪迈大学士。后因冒犯石亨、曹吉祥而遭到贬谪,一度还被流放。直到明宪宗成化初年才得以复职再度为官。岳正爱好绘画,尤擅画葡萄,曾写过一篇《画葡萄说》。

孟子涛继续说道:“岳正在《画葡萄说》对葡萄寓意做了总结,从葡萄的干、节、枝、叶、蔓、果、味、屈伸等方面的特性,来比附君子做人、为官应有的品德。自从岳正的葡萄说出来之后,葡萄成了正人君子的形象代表,在明代社会中影响巨大。许多文人以画葡萄来抒发自己的君子情怀。”

“明代中后期民窑瓷器上大量采用葡萄纹,应该说与岳正的葡萄说有很大关系,也是彰显正人君子的寓意。这些民窑葡萄纹的特点是葡萄的枝干、叶、蔓、果实等画得较全,正是为了表现岳正葡萄说提到的君子各方面的品性。”

孟子涛说的有理有据,薛文光也有些词穷,不过为了挽回,他又找到个理由:“你刚才也说了,明代洪武、永、宣时期,民窑瓷器上几乎见不到葡萄纹,不是说一件都没有。”

孟子涛冷笑道:“亏你说的出口,这瓷盘上的葡萄纹是什么形象?根本就是从成化之后的民窑瓷器中发展出来的,你难道是神仙,能把后期的纹饰拿到明初去用?”...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状态提示:第七百九十七章 改名换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