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科幻未来>唐朝工科生>第三章 躁动

秋收彻底结束,各地主要产粮区的秋粮也陆续入库,入冬之前的又一波采购热潮也逐渐铺开。

这一次的采购热潮和以往历年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大背景却有点不同,“汇丰号”和“铸币局”成立这个事情,让那些进行中大型交易的商号们,前所未有地强烈需要新的法定货币。

对于巨头们而言,只需要一份盖了朝廷“公章”的票据合同,那大概也就妥帖了。但中小型商号,现款现货的要求极高,抗风险能力低下的现实需要,实实在在地摆放在那里。

哪怕这些所谓的中小型商号,可能一次交易,也有三五万贯,涉及十几万石甚至几十万石粮食。

进奏院因为“汇丰号”和“铸币局”又一次热烈起来,他们能够左右的东西,在这上面并不多。且不说进奏院是个瘸腿的“巨人”,在朝廷大政上,其实没什么发言权,他们只代表地方的一点点嗓门。

不过进奏院还是正儿八经地提了一个事关地方的案子。

“荒唐!难不成还要帮着在州县维持‘汇丰号’不成?”

“这如何是荒唐?你扬州不用银元还是苏州不用银元?现如今让你带着几十斤开元通宝上路,你愿意?举凡工商兴盛之地,银元走俏本就是行情所在,如今‘汇丰号’既为‘铸币局’行销官制银元,难不成我等还要跟银元作对?这世上,还有比跟钱作对更荒唐的吗?”

反驳的人双手一摊,显然是在地方从事过钱货业务的院士。能被地方提点推举,自然是有些门道的。

“倘使这银元成色每况愈下,又当如何?”

有人担心劣币驱逐良币,虽说只要按照武汉规制来铸造,不管花色成色形制,都可以说是无可挑剔。那些比较极端的地方,比如河中北地,大概就是契骨西北一带,一个弗林国的金币,就未必有华润号一个银元来得好使。

毕竟,契骨部那些能够走出来闯荡的精英,看到的就是华润银元紧俏,是硬通货。而金币?大部分时候都被收藏起来,鲜有那金币当作货币来流通的。

唐朝金银短缺,但相较于白银的流入速度,黄金还要更加紧缺一些。

杜正伦从南海回来的时候,探险队更是在赤道发现了一处天然银矿矿洞,其中裸露在空气中的白银数量,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只可惜,本地区人烟稀少不说,气候极为炎热,环境相当的恶劣。饶是准备了药材和医师,还是有大量的人死于各种热带疾病。

一只蚊虫的叮咬,可能就会带走一个五年老水手的性命,其开发难度之大,在杜正伦的《南海书》之中,排到了二十年之后去了。

相较那想想都觉得恐怖的前期投入,苍龙道那湍急的海流,反而更加可爱一些。

更何况,仅仅是扶桑诸地的银矿开发,也足够支撑起现在的唐朝市场。

“地方州县,可置办验收银元成色的衙门。”

“也是,劣币泛滥,必杀良币。防微杜渐,乃是正理啊。”

“这何人何处又能置办恁大规模的衙门?”

“便不是衙门也好办,做个行会,也不是不可。”

在场的院士听到这么一句,都是沉默了下来。

道理是对的,可讲究起来就复杂了。搞一个监督机构,大方向肯定是对的。但这个监督机构怎么搞,又是一个麻烦。

要是搞臭了名声,大概又要搞一个监督这个监督机构的监督机构……

“此事,我看可以从长计议,不急于一时。总不能‘汇丰号’上来一二年,就尽数铸些劣币吧。”

“说的有理。”

“这一二年,最是要紧的时候,大户还好,那些散户,是拖不起的,也拖不得。”

“配合马相公搞的那个票税,我看这官制银元,越早上市越好。”

“说来也是奇怪,这武汉怎地这般痛快?如此长久的买卖,说扔就扔了?”

忽地,有个院士冒出来这么一个疑惑。

“与正事无关的事体,不要拿来议事厅说。”

“这怎是无关的事体呢?若是没有武汉,这华润银元也不能沿着扬子江、大河铺开,更不要说行销东海。”

话头被人一带,整个议事厅顿时成了茶馆。原本众院士入座的时候,都是乡党或者相邻州县的院士凑在一块。正式发言,自然是“洛下音”,可这光景私底下一折腾,那都是古古怪怪的“南腔北调”,比那市场里最火爆的茶馆还要嘈杂。

啪!

一声巨响,议事厅正中央高处有个上座,中间没有坐人,那是江西总督房相公的位子,他人不在,左右坐着的人,就是维持秩序镇压场面的。

寻常人坐那位子,几百条恶狗未必买账。

偏偏现在坐着的人,还真没几个人敢呲牙咧嘴。

身材壮硕目光凶恶又混不吝的人形渣滓,手中握着惊堂木,又猛地在实木桌面上狠狠地敲了几下,更是大大咧咧地扯开嗓门吼道:“吵甚?!吵甚?!”

“房二公子,一时激动,在所难……”

“在所难免?!出去!”

“……”

“是本席叫卫士进来还是本席亲自把你扔出去?”

“……”

整个议事厅瞬间安静了下来,那说话的院士,虽然激愤,可最终还是低着头,灰溜溜地离开了议事厅。

“还有,诸位在这地界,喊谁二公子?本席虽说是暂代的进奏院副院长,可这告身也不是假的!怎地?瞧不上?!”

“……”<


状态提示:第三章 躁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