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秦时明月之魅舞天央>第八十二章 君子之辨
,难道就天下太平,民众就安居乐业了?《孟子?公孙丑下》之篇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哼,难得你还记得儒家的经典。《论语?颜渊》篇中,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小圣贤庄是天下读书人的心中楷模,我们如果不传播教化平和之道,反而鼓动民众动摇国本,诋毁王道。岂不是在成人之恶?就是小人的行径!”

张良却是不慌不忙的道:“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君子之道在于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伏念怒极反笑:“你说的不为难道就是不忠、不孝?!”

张良眉目清然,没有一丝慌乱:“《孟子?尽心下》中教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众的生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这样才有国家社稷,才有君王。”

伏念冷笑道:“你断章取义,难道你忘了《孟子?离娄上》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果没有了lún_lǐ纲常,没有了社会秩序,又谈什么社稷国家?没有了社稷国家,民众的利益又如何保障?没有了保障,又怎么谈得上民为贵?”

“师兄所言固然有理。”张良微微点了点头,却是不慌不忙的接着道:“但是圣贤祖师还有这样的教义,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之徒处于王位,就会让他祸害广大无辜的民众。”

伏念微微摇了摇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小圣贤庄只专心修研学问,不涉军国政治。身为读书人,不该对自己的君主妄加评断。敏于事而慎于言,要知道福祸无门,惟人自取。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人必定是自己先伤害了自己,别人才能伤害他。”

“那现在的百姓又做了什么伤害自己的事情,而陷入到莫名的危难之中?”说到这里,张良的语气也是有些忿然。

“你所说的处在危难之中的人,却正是与帝国君王对抗,要将芸芸众生陷于战乱水火之中。”

“治国之本,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如果一个君王不能爱惜自己的百姓,不能爱惜人民的生命,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君王。”张良声音之中也是带了一丝怒意:“秦吞并六国,天下因战事而失去生命的士兵不下百万。长平之战,坑杀战俘就超过四十万,而受战火屠戮,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平民更实在百万之上!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身为诸侯,如果不行仁政,就保不住他的国家;君王如果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

伏念微微叹了一口气,小师弟还是太年轻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忘了后面还有两句,卿、大夫不仁,他的宗庙、家族就会遭受灭亡;百姓如果不仁,就会失去生命。”可他们小圣贤庄为什么非要在这本就乱的池水中再搅一搅?

张良握了握拳,却是冷哼一声:“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颜路也是一惊,急忙喊道:“子房!”

“够了!”伏念一甩袖子,一手指着张良,手指因为过于生气而有些发抖:“你刚才才说什么?!你要舍生取义?”

张良这是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自己刚刚是气急了,才会出说那句话来,可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但还是微微低头,诺诺的道:“我是说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话。”

伏念气急,又奈何不了张良什么,只能只拍桌子:“你就要不惜生命的代价?你不惜的是你自己的生命,还是整个小圣贤庄的生命?天地君亲师,是儒家不可颠灭的lún_lǐ纲常,君臣有别、长幼有序,而你现在要做的,是要举兵造反,为整个儒家带来灭顶之灾!”

张良反驳道:“我没有。”

伏念不打算在和张良争辩下去,这么整下去,指不定子房还会冒出什么骇人的话,一挥袖子:“来人,把这两个……”说到这里,伏念突然停住,看着门外的场景,嘴角狠狠地一抽。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秦时明月之魅舞天央》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状态提示:第八十二章 君子之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