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打算用这些遍布于美洲大陆上的据点,以及丰富的银矿、广袤的森林,肥沃的土地,向伯爵殿下贷款五百万银元,用来完成我们神圣的复国大业。我们的葡萄牙王国,就是一个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建立的国家。”
“伍佰万元?太多了吧?”
在一旁半天没有做声的李沛霖,冷眼看着拜索亚上校额头上冒出的汗水和他微微颤抖的双手,冷不丁的冒出了这样一句。
“那些土地城池,是尔等葡萄牙人的吗?是不是哪里还悬挂着西班牙人的旗帜?你把隔壁老王家的田地拿来卖给我们?!”李沛霖的声音提高了八度,顿时惊得在场众人无不是神色更变。
好险!被这厮骗了几百万银子走!
被拆穿了西洋镜的拜索亚,更是瘫软在地,任凭几个亲兵将他拎死狗一般的从地上拎起来丢到墙角,用两柄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恼怒中,几个近卫头目不停的拳打脚踢的招呼着眼前这个拜索亚上校。
“停!”
打了一会,守汉心中被人欺骗的邪火也稍微消退了一些,李沛霖又在他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两人低声商谈了一会,这才出声命令近卫们停手。
对于眼下的葡萄牙,守汉并不太丰富的历史知识里也是几乎一片空白。这个国度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些。
只是知道,虽然若昂四世成了独立后的葡萄牙国王,但是真正被欧洲各个国家正式承认,还是几十年后当他儿子阿方索六世在位时打败了西班牙之后,才逐渐被各国承认。在若昂四世统治时期,葡萄牙帝国灾难不断,外交上也屡遭挫折。国内经济很不景气,还发生了几起暴乱。
在这之前,尽管葡萄牙不断的向周围的邻国、强国释放出善意。但是奈何实力不济,人家根本就不看。
对于荷兰,葡萄牙善意的提出了和解的请求。但是两国的和平仅限于欧洲范围内,海外领地的争夺却从未停止过。最后到了1661年,葡萄牙在无奈之下做出了让步,放弃当时荷兰占领下的海外属地,并且给予荷兰商人类似于英国商人在葡萄牙属地上的贸易特权。直到这个时候,荷兰才承认葡萄牙王国,而此时的荷兰已经被护国主给虐了很久了。
马车夫们不理葡萄牙人,高卢雄鸡压根就不鸟若昂四世。
1641年在独立之初,为了缓解一下西班牙带给他们的巨大压力,葡萄牙向法国提出正式建立一个对付西班牙的多国联盟;但法国人对此不予理睬。后来葡萄牙降低了标准,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联盟就可以了(即,如果西班牙不同葡萄牙和解,那么法国也不同西班牙和解);但法国还是对此避而不提。到了三十年战争的最后阶段,作为西班牙的敌对国,葡萄牙要求在最后的和谈中占有一个席位,以便使西班牙承认其独立地位,免得以后还要继续打仗;然而法国没有接纳葡萄牙。最后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1648年10月)根本没有葡萄牙什么事儿。甚至在法国和西班牙单独签订的比利牛斯条约(1659)中明确规定了法国不支持葡萄牙与西班牙进行和谈。葡萄牙成为了大国之间利益博弈的筹码。(哦,是不是看得有点眼熟,这样的情节,在伟光正的民国时代也曾经无数次的上演过。只不过,被轮的都是民国,换的只是不同的攻罢了。)
跟英夷的外交就更搞笑了,查理一世穿上两件衬衣之后,若奥四世见状想保持中立看看再说,但是英国的一群保王党人却以两国由来已久的联盟关系为借口率领一支忠于国王的舰队停泊在了里斯本港口,并以此为基地袭击克伦威尔的舰队。恼羞成怒的克伦威尔派舰队封锁了里斯本港,切断了葡萄牙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本想两头讨好,反而两头挨削。
为了换取和平和英国人的支持,1654年葡萄牙被迫与护国主克伦威尔签订了协议,将美洲、非洲及东方的贸易领地向英国开放,并许以优惠的关税税率,甚至还规定葡萄牙需要租赁外国船只的时候只能租赁英国船只。英国还要求允许在葡萄牙的英国商人从事自己的宗教活动。这对于传统的天主教国家葡萄牙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于是克伦威尔又用海军开到里斯本逼迫葡萄牙同意了这项条款。1660年,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西班牙集中全力来对付葡萄牙,于是葡萄牙不得不再次向英国寻求援助。北非的丹吉尔被送给了英国;而且如果英国人能将印度洋上那些被荷兰人占据的地区夺回来的话,那些地区就让给英国人;对于锡兰岛,如果英国人能够夺回,那么葡萄牙就和英国平分该岛的肉桂贸易。作为交换,英国向葡萄牙派遣两个骑兵团和两个步兵团;需要时英国将派舰队对葡萄牙进行援助。从此直到葡萄牙第一共和国时期,英国人一直在葡萄牙拥有外交特权,并进行着无孔不入的经济渗透。
而更加重要的一点是,此时的葡萄牙在南美根本没有自己名下的殖民地,(不要和我说巴西,巴西都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方才拜索亚上校代表葡萄牙复**转让的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典型的慷他人之慨!巴西、马德拉什么的在当时都是西班牙帝国,沐浴在皇帝光辉下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