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南宋之帝王大业>第363章 滨州之战

滨州城外,孙武正已经摆开了阵势,准备迎战拖雷,滨州城是拖雷最后的希望了,拖雷此时也在挣扎,他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想要屠杀掠夺,但是对象不是这种坚固的城池。/p

但是拖雷不敢在继续南下了,南下如果能够掠夺到粮食,那是最好的,但是依照眼下的局面,拖雷知道继续南下说不定就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一旦找不到粮食,那么大军就要陷入绝境之中,到时候可就危险了。/p

对于眼前的滨州城,拖雷是非常想要攻占的,如果能够拿下一座州城,也将是巨大的胜利,直接解决了蒙古大军的军粮,同时也可以让他继续南下。/p

只是此时滨州城外面有三万多宋军,拖雷担心无法攻破宋军的大阵,但是他还是决定冒险一试,蒙古骑兵的优势就是在于机动,即使打不过,也可以退回去。/p

于是拖雷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命令三千骑兵开始攻击宋军大阵,但是这种攻击是佯装骚扰,蒙古大军不会真的只派三千骑兵攻击三万步兵防守严密的大阵,即使蒙古骑兵再善战,也将士以卵击石,根本打不过。/p

三千骑兵接到拖雷的命令,立刻发动了攻击,这种攻击对于蒙古骑兵来说是非常熟悉了,他们在敌人的大阵外面不停地骚扰,凭借骑射技能让宋军大阵动摇,一直拖延着宋军的士气,迫使宋军主动出击,或者是在一番骚扰之后让宋军疲惫不堪,然后蒙古骑兵在抓住机会,直接出击,一举攻破宋军大阵。/p

三千骑兵轻车熟路地开始骚扰宋军了,很快在一阵阵烟尘之中,蒙古三千骑兵就冲到了宋军大阵前面,这是他们最熟悉的攻击方式,给敌人一种假象,他们要进攻,然后再从宋军的大阵前面绕过,同时一番弓箭攻击,让宋军惊恐不安。/p

随着这三千骑兵来到了宋军大阵前面,领头的千户和百户们开始按照他们最熟悉的方式,准备在接近一些,然后就绕开,同时发射弓箭。/p

“轰轰轰……”/p

突然,就在盟骑兵准备拿出弓弩,向眼前的宋军抛射弓箭的时候,宋军的大阵突然响起了一声声惊天的巨响,然后一枚枚炮弹带着尖锐的嘶鸣,直接飞入了蒙古骑兵的队伍之中。/p

伴随着蒙古骑兵的惊骇,前面的骑兵瞬间死伤惨重,炮弹所过之处,一片狼藉,战马嘶鸣,骑兵嚎叫地死去,火炮瞬间的攻击力将蒙古铁骑的一切计划全部打乱了,于是蒙古骑兵也直接失去了指挥,在一片混乱之中直接扎到了宋军大阵里面。/p

惊骇的拖雷也被宋军火炮的威力震撼到了,然后就看到自己的人马在一片慌乱之中,竟然失去了方向,直接扎入了宋军的大阵里面。/p

蒙古铁骑擅长的机动作战,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娴熟的齐射本事上面的,还有至关重要的指挥,此时前面的千户和百户瞬间被宋军杀伤了一大片,又是蒙古骑兵失去了指挥,直接就一头扎入了宋军坚固的大阵里面。/p

宋军大阵里面一大半都是长枪兵,这种密集的长枪兵是骑兵的克星,三千蒙古铁骑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备,一个冲击就被长枪兵给挡下来了,密集的长枪兵很快就和蒙古铁骑绞杀在一起了。/p

拖雷惊骇地看着战场上面的变化,此时他的脸上一片铁青,三千铁骑直接扎入了宋军的大阵里面,这可是三万宋军的大阵,里面有密集的长枪阵,还有骑兵最大的克星弓弩手,这三千人如果现在不退回来,将会直接陷入覆灭之中。/p

虽然蒙古铁骑号称天下无敌,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正确的战术上面的,此时看着三千铁骑陷入绝境之中,拖雷立刻下达了撤退命令。/p

但是此时已经晚了,三千蒙古铁骑已经全部冲入宋军大阵了,而且宋军很快就从两翼掉过来一万步兵包抄这些骑兵。/p

转眼的功夫,拖雷就看到自己的三千铁骑陷入了包围之中,此时撤军的命令已经无用了,三千铁骑根本就撤退不回来,陷入了密集步兵的包围之中。/p

“立刻派出五千骑,冲破宋军的包围,解救里面的勇士。”/p

拖雷此时也不能顾忌那么多了,现在如果不派出援兵,结果就是眼睁睁地看着三千铁骑覆灭,这是拖雷最不愿因看到的。/p

随着拖雷的命令下达之后,五千蒙古铁骑立刻投入了战场,开始朝着宋军冲击过去,他们的目的就是冲开宋军的包围圈,解救里面的勇士。/p

孙武正冷冷地看着冲过来的蒙古铁骑,眼神一凝,让知道这是血战的时候了,立刻朝着身边的传令兵说道:“挡住蒙古骑兵,两侧包抄围攻。”/p

随着孙武正的一声令下,在包围三千铁骑的宋军士兵一万人,立刻抽调了一部分兵力,举着长枪开始迎战这些蒙古骑兵,这些宋军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多了一个个盾牌。/p

这些巨大的盾牌丢失树立在地上,后面有一个支撑,可以将整个士兵挡在后面,只漏出一个脑袋。/p

三排盾牌立刻出现在了大阵前面,盾牌后面是血腥的战场,里面的三千蒙古铁骑正在被疯狂地收割着生命。/p

同时孙武正又派出了一万长枪兵,从两翼包抄了上去,准备围歼这支蒙古骑兵,此时双方的焦点就在五千蒙古骑兵能否冲破宋军临时组建的盾牌防线。/p

拖雷看着战场上的局面,他非常有信心,因为看着宋军临时组建起来的三道盾牌阵,根本就挡不住蒙古铁骑的冲锋。/p

<

状态提示:第363章 滨州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