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青春校园>公主她又惊艳了>第26章 抢着献殷勤

以前,梁松语的确是嫉妒梁松韵有长公主的封号,但是后来,她早就忘了这茬了,她更嫉妒的是她看上的公子哥的眼睛全都长在了梁松韵的身上,这都快叫她嫉妒得生病了。/p

梁松韵可不相信,太后只是担心她无人肯娶,才破格封她为长公主的,倘若那样的话,直接封她为长公主即可,何必让国师给本尊算一卦之后再封呢?/p

梁松韵心底打算,迟早要找到国师,用点非常手段,让国师把当时的卦象给说出来。/p

太后让两个女儿近前,一人拉着一只手,软语说话:“亲姐妹之间,互帮互助,才能双方更好。郑国公家的郑氏姐妹,谁提起来不是满口称赞?/p

当年姐姐下嫁给了出身寒门的李鸿之。妹妹嫁到司徒家,倒是门当户对。妹妹可从来没有因此而疏远姐姐,反倒是帮衬了不少。后来李鸿之封为镇王,姐姐成为了镇王妃,姐姐又帮衬了妹妹不少。/p

你们俩,即便做不到这般姐妹情深,至少也不能在任何人面前说对方的不是,只会叫别人将你们一块小瞧了,看你们的笑话,知道吗?”/p

梁松语没少在外面败坏梁松韵,但梁松韵只今天跟李向初说了梁松语有害她的心。梁松韵只当是太后在提个醒。/p

姐妹俩都知道太后厉害,都没有反驳,乖巧地点了点头,表示受教。/p

太后口中的这对郑氏姐妹,就是郑暄明与李向初的生母。李鸿之是李向初的生父。/p

梁松韵早接收到本尊的记忆,听到有人说过李向初是真断袖,但一直没有想起来是谁说的,此刻,听到太后说了这些,忽然想起来竟然就是郑暄明的生母说的。/p

当时郑暄明的生母在为姐姐发愁,大意是姐姐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是个断袖,唉声叹气的,还气呼呼地说以后不准陈星鸿进府门。然后被本尊不小心听到了。/p

梁松韵震惊!可是李向初既然是真断袖,为何还跟她表白呢?难道以前是弯的,后来变直了?或者,只是想找一个身份尊贵的女人生孩子?/p

毕竟古代孩子是很看重身份的,那庶出的孩子就是远不如嫡出的孩子。嫡出孩子的母亲自然是越尊贵越好。这天下间,有几个女人的身份能有长公主的身份高贵呢?/p

想到这里,梁松韵的眸光变冷,李向初若是敢向她提亲,她一定收拾他。/p

因为祈雨成功,皇上召见了梁松韵,这是梁松韵醒来后,第一次与皇上见面。这几个月,梁松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皇上早有耳闻,但因为梁松韵是太后的亲生女儿,皇上把她归为太后一党,所以一直没有兴趣见她。/p

此前,皇上还被有些妃嫔吹过耳边风,说梁松韵目中无人,傲慢,不见客。见了真人后,发现根本不是那样。梁松韵只是喜静不喜结交而已。/p

梁松韵当然不是喜静不喜欢结交,相反,她很喜欢交朋友,但她不喜欢做无谓的结交,倘若对方是出于功利心或者是出于看笑话,那她宁可看书,也不浪费这个时间。/p

皇上看到了端庄大气,又美艳绝伦的梁松韵,着实吃惊了一把,一番交谈后,梁松韵的谈吐也很令皇上惊艳。/p

皇上觉得梁松韵人品珍贵,直率坦荡,乐天达观,完全不像其生母精于权谋算计,心狠手辣,对其改变了看法,不再把她归结为太后一党的人,赏赐了她不少东西。/p

隔一天,李向初参加武举考试,武举考试历时三天,再过两天放榜,李向初真的中了武状元。/p

五月初一,一放榜,李向初就随着司徒铭、郑暄明两人一道,进宫见了皇后。皇后司徒悠然是司徒铭的亲姐姐,是李向初与郑暄明的亲表姐。/p

这三人收到消息,这两天,已经有好几个贵公子托父母向太后表达了想求娶长公主的心意,一旦赐婚的圣旨或懿旨下了,再想改变就难了。/p

所以,这三人赶紧来找皇后,想请皇后向太后表达想求娶长公主的心意。/p

大梁朝的藩王,不得召见,不得进京。李向初面见太后,请求赐一道旨意,准许其父李鸿之进京为儿子提亲。太后欣然同意。/p

李向初见过了太后、皇后,想见梁松韵,想告诉她,他中了武状元,想请她明日赴宴,但是梁松韵不肯见他,他很是失落,想了想,又请了皇后去见梁松韵。/p

若不是先前李向初来找过梁松韵,此刻皇后来找梁松韵,梁松韵一定会意外极了。因为这几个月,皇后从未找过她。/p

梁松韵猜测皇后应该是少有的没有八卦之心的女子,所以听到她变了的传言,才一点都没有兴趣求证。/p

皇后的地位比梁松韵高,梁松韵不好不见,一听见宫女说皇后来了,就赶紧迎了出来。宫女也没有拦皇后,一见皇后来了,就往宫里引路了。/p

皇后约莫二十岁出头一点,瘦瘦高高的,虽不是绝色美人,但也有五六分姿色,绫罗绸缎穿着,看起来挺端庄秀气,一见到梁松韵,就露出了很标准的商务式微笑。/p

“呦,这真的是松韵长公主吗?”皇后微笑着说。/p

这皇后的面相、气场,梁松韵都感觉不错,福了福,得体地微笑道:“禀娘娘,如假包换。”/p

皇后赶紧搀扶梁松韵起身,亲切道:“叫本宫皇嫂即可,万莫拘礼。”/p

梁松韵随皇后的愿,叫了一声皇嫂。/p

皇后眼睛冒光地打量着梁松韵,而后赞道:“想不到如今变得这般仙姿


状态提示:第26章 抢着献殷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