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穿越重生>看戏到三国>第16章 见到墓主

等游志再次醒过来时,已经是三个时辰之后的事了。此时二狗和大熊正烤着鱼和蛇肉。二狗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做起事来还是很麻利的。那巨蟒早已经被二狗开膛扒了皮!这“老鼠”果然是被巨蟒给吞了!由于游志当时昏迷着,所以二狗便做了主,把“老鼠”就地给埋在了附近。/p

那个时候起义造反,根本没有时间把尸体带回家乡安葬!都是死在哪,就地一埋算完。好一点的会给留个墓碑,不过更多的是无名冢。而二狗又不识字,所以老鼠就享受了无名冢的“待遇”!/p

游志醒来知道后,觉得还是给老鼠留个名字好一点。这样也不枉来此世上一遭。于是就用火堆里的木炭在那坟冢后的石壁上面写着:黄巾勇士黄阿鼠(只知道姓黄,穷人家根本没有个正经的名字,大家都喊他老鼠)之墓。/p

二狗不仅埋了老鼠,还把那蟒蛇给扒了皮。说要回去给大帅和自己做双蟒皮靴子和皮带皮帽什么的。二狗如此孝顺,游志还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p

而那巨鳖也是在一旁的角落休息着!刚才蟒鳖大战和之前的鳖蟥大战,让这庞然巨兽有点体力透支了。再加上潭里还有一些蚂蟥没有散去,所以这只聪明的巨鳖暂时就待在岸上“修身养性”着。/p

游志拿起一只烤鱼,边吃边看那角落的巨鳖。而那巨鳖好像也感应到了他似的,也是抬头看了看游志,这也算是作为回应了。游志顺手就把烤鱼扔给了巨鳖,那巨鳖用鼻子闻了闻,没有要吃的意思!游志这才反应过来,这巨兽可没有吃过熟食,估计是不敢吃。于是游志走回火堆旁,把那还没烤过的剩余巨蟒生肉,分出十多斤肉给那巨鳖享用!那巨鳖晃着脑袋享受着难得的美食,边吃还边看着游志,好像在说谢谢一样。/p

游志高兴地对着巨鳖说了一声:“鳖兄,慢慢吃,不够还有啊!”然后又回到火堆边上吃着自己的“病号营养快餐”。/p

三人围坐着火堆边,各自吃着东西。二狗顺便把游志昏迷的这段时间的工作进展向游志汇报着。这地下确实有人工修筑的陵墓。二狗在这段时间已经把周围都查探了一番。这边地形跟隔壁不一样,这边全部都是陆地。在往水潭口正前方半里左右,有一道石门,门前有两尊石像守卫着石门!这一看就知道是墓穴,因为哪个活人会在地底下修门的。/p

三人吃饱以后,各自整理好装备。由于老鼠已经西驾了,游志就当仁不让地拿了老鼠的装备,一把一米左右的环首刀。/p

环首刀,又称汉刀、环头刀,诞生于中国西汉中期,由汉族发明的一种以双手持用的短兵器。环首刀在三国各军队都大量生产,是士兵的近战护身兵器。环首刀的特点是单面开锋,厚脊薄刃,直脊直刃,刀柄首呈圆环形,可谓是东亚文化圈中刀兵器的始祖。环首刀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环首刀对东亚文化圈的影响亦非常深远,当时日本、朝鲜半岛均大量进口环首刀,奉为神兵利器,并试图仿效中国的铸冶技术。/p

三人点齐装备,把剩下的生蛇肉全部给了巨鳖。就朝着墓穴走去!两人都学着游志一样,走到巨鳖跟前,作个揖,说一句:“鳖兄,告辞!”说实话,他们是得感谢巨鳖。因为巨鳖已经救了他们两次啦!/p

三人并排走向墓门。没过多久就到了寻找已久的“暴鸢古墓”。只见那墓门是用纯石打造而成。石门质朴而整洁,门上并没有任何多余的雕纹装饰。门旁各站立着一尊石像。这石像的样式应该是韩国时期士兵的装扮,士兵手里各拿着一只长戈。这门不高,也就两米左右。这墓主体结构应该是半人工开凿出来的石壁墓穴。以前应该是地下水冲击出来的一个洞穴,后来被人为地扩大和改造。就变成了现今的样子!/p

游志喝了巨蟒血晕倒后,等再次醒来之时,好像发现了自己身体有了某种变化。似乎那蟒血有一种脱筋换骨的作用。感觉那蟒蛇血让他身上每一块肌肉的密度都增强了不少,并且好像还提高了骨骼的强度。说白了,就是他现在的力气变大了,而且承受伤害的能力也变强了!似乎达到了两人之力(力气是原来的两倍)。/p

三人一鼓作气,把石门推开!映入眼帘的不是那金银珠宝,而是横七竖八躺着的尸骨。这尸骨估计已经有些年头了,因为地上的兵器已经生锈的不成样子了,而且尸骨身上的衣物也早已破败不堪。仔细一看尸骨,就知道,这些人死前肯定经过一场大战。因为这些尸骨不是断胳膊就是少腿的,有些还是身首异处。更惨的,还有被“五马分尸的”!/p

游志心里在想:“这些人到底经历了些什么?难道是因为分赃不均,内讧了?”这时的二狗和大熊已经开始拿着火把到处乱逛了起来,就感觉好像这是自己家一样。/p

二狗:“大熊,你说这里面有金银珠宝吗?”/p

大熊傻傻地回答道:“狗爷,这肯定有,要不然大帅咋死都不怕,非要下来寻宝呢!”/p

二狗若有所悟地回道:“嗯!有道理,咱往哪边去瞧瞧,好像那边有个石棺!”大熊应了一声,两人并排走向石棺。/p

此时的游志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这墓室墙上的壁画。由于战国时期颜料不是很齐全,这壁画主要的颜色是以石墨和朱砂为主。画的主要内容是讲这墓主人一生的丰功伟绩。比如打过什么胜仗,受到过什么


状态提示:第16章 见到墓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