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1522年我在大明当海盗>第九十四章 会战之始(一):血仇

陈闲的手下乃是他和谢敬亲自救下,并经过训练的精锐。/p

相对于这海上任何的战团而言,他们最为罕有,最为令人称道的品质,便是忠诚与悍不畏死!/p

他们是陈闲手底下的绝对力量。/p

就算陈闲现在要他们去袭击黑锋的旗舰,他们恐怕也不会眨眨眼。/p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整条船的机能完全运作了起来。/p

陈闲甚至不需要吩咐细节,早有人校准了火炮,他们都知道如今这位少东家下手极为阴损,最是喜欢炮击对方的弹药舱和船舱。/p

他们卖力射就完事了!/p

巨大的爆炸声从已经逐渐开远了的三灾战船上传了过来。/p

陈闲手中的火炮其中半数都经过他和工坊的改良,不仅继承了佛朗机炮连射的功能,在经过火药的配比,和数据化的计算,其命中率同样极高。/p

陈闲将火炮组分为三人,其中一人负责校准,其中一人负责搬运炮弹,而另一人则负责开火以及降低炮管高温。/p

三人通力协作,且同吃同住。/p

又与其余三个小组合并成一个战斗小队,放弃火炮拿起兵器,就可以冲入敌阵搏杀。/p

这样的编制在商船上比比皆是!/p

此时的三灾战船趾高气扬地远离,甚至距离陈闲不过两百余米,在这个距离之内,这些火炮可谓是指哪儿打哪儿毫不含糊。/p

而且他们所用的炮弹是生铁炮弹,这种炮弹在抵达落点之后就会瞬间爆碎,给附近的人手造成极大的伤害。/p

同时还混用实心的铁弹,这种往往是用来攻破敌方壁垒的攻坚弹药,用在对敌方战船之上,一炮就可以轻松击穿对手。/p

而这些混小子专攻对手下三路,陈闲眼见得有几枚铁弹直飞对面的密闭舱。/p

卧槽,你们这是要三灾断子绝孙啊?/p

不过,本少爷我喜欢。/p

而此时的三灾战船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他们已经感觉到了末日降临,他们的船正在不断下沉,负责管理弹药以及安排在甲板上的人手都在第一轮炮击之中身负重伤。/p

他们无力还击!/p

而随着他们的豪言壮语,无数属于黑锋一侧的战船也都觉醒了过来,开始往前方发起冲锋。/p

对于那些海盗而言,他们巴不得自己死!/p

海上就是最残忍的丛林,没有任何人会为自己掉一滴泪。/p

弱肉强食!/p

这不对啊!上头的命令,只是给予这些不识相的白银团成员一些警告啊!/p

白银团的都属炸药的?一点就炸?/p

就开了一炮,你们就要我死?/p

这不合道理啊。/p

此时的他看着自己火光冲天的船舱,附近的那艘小战船正慢悠悠地往前开拔,仿佛在嘲弄他的无能一般。/p

反正要死!不如拖着你一起去死!/p

他冲入了驾驶室,鼓起风帆,剩余的人已经气息奄奄,弥天的烟雾都遮蔽住了整个视线。/p

我撞死你狗玩意儿!/p

可就在这时,陈闲打了个哈欠,看着冲着他们而来的三灾战船,模模糊糊地说了一句:“打沉他。”/p

八门火炮齐鸣,火炮精准无误地射入了各自的目标。/p

弹药室,船舱底。/p

巨大的爆炸把整个船舱轰成了碎片,船舱的顶棚飞上了高空,而后落在了海面上。/p

铁弹穿透了密闭舱,在附近的人都可以听到那阵叫人心悸的声音。/p

这艘船的龙骨,被硬生生打断了!/p

战船从中间渐渐裂成了两半,而后缓缓沉入了海底。/p

而此时始作俑者却犹如鬼魅一般混入了其余的战船群之中,缓缓向前驶去。/p

至于围观了一切的海盗纷纷都惊掉了下巴。/p

哈?什么时候白银海盗团这么硬气了?这可是三灾啊,虽然不比黑锋和春雨这样的庞然大物,但这家海盗可是出了名的心眼小啊。/p

这白银团什么时候有了这么犀利的火器,命中率真的高的惊人啊!/p

有一些海船已经渐渐试图与白银团划清界限,万一三灾清算起来,恐怕自己怎么都讨不了好去吧。/p

而此时的陈闲却没有管那么多。/p

三灾的旗舰不在这里,反而出现的都是些小喽啰。这在陈闲看来并不正常。/p

这等于三灾都没有来。/p

其余人都倾巢出动,而三灾却在谋划什么。/p

甚至还在挑衅白银团。/p

只是此时已经来不及多想,被黑锋驱赶着的大量海盗团都已经冲向了海域中心。/p

只有在这场血与火的屠戮之中,活下去的人才有资格谈阴谋诡计。/p

不然一切都是空谈!/p

前方与后路都有炮火响起,不少海盗团纷纷哗然。/p

但陈闲却知道,这是黑锋在断众人的后路,如果有后路总是有人会后退的,这就像是在战场上同样也有军法队的存在,通过射杀逃兵来稳定军心。/p

只是这种手段在这些疯狂的海盗面前,其实并不能起到什么大的效果。/p

如果要逃,那么几艘压阵的战舰绝对是不会被他们放在眼里的。/p

海盗便是如此,他们本就是亡命之徒,本就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一群人,你和他谈活下去?谈威胁?开玩笑,谁理你啊!/p

冲在最前面的海盗已经交火,震天的炮声不绝于耳。/p

此时若是正规的水师尚且要考虑已经与敌手短兵相接的同伴,但在海盗眼里一切都是为了


状态提示:第九十四章 会战之始(一):血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