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书生成圣>第108章 埋儿孝母

大夏国能发展至此,除了因为能臣比较多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大夏国连续三代国主都是明君。/p

殷宁作为当朝皇帝,在位二十多年以来,虽然没表现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才华,也没像先皇一样亲自领兵打过仗,但论起心胸,绝对在史书所有皇帝中数一数二。/p

刚即位时,殷宁不过十五六岁,无权无势,又不是皇长子,直到先皇逝世后,传位诏书才被公开,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有人在暗地里诟病殷宁的这个皇位是否施名不正言不顺。/p

刚即位时,满朝文武也多半是口服心不服,朝堂之上,半点‘精神气’都没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郭党和许党的出现,也就是以郭子仪为首的文官派和以许啸为首的武官派。/p

有了这两派的相互制衡和竞争发展,自此,殷宁才算是坐稳了皇位。/p

然而,这个微妙的竞争关系在步帆出现后,发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p

早朝过后,百官退去,殷宁单单只留下了步帆一人,甚至连郭子仪都没一并留下来,殷宁带着步帆离开太和殿,径直走到原本是官员禁地的御花园。/p

凉亭中,殷宁和步帆两人对坐饮酒。/p

三两盏温酒下肚之后,殷宁笑着问道:“老实交代,你前几日早朝时上书那七条国策是不是张首辅代写的?”/p

步帆却反问道:“是不是张首辅代写的,难道皇上会看不出来?”/p

两人四目相对,愣了片刻,又各自哈哈大笑起来。/p

殷宁拂须笑道:“也对,你上书的那七条中有三条是推翻了张大人之前提出来的治国之策,出人意料地是这次大柱国许啸竟然也没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p

“那个老家伙会说什么,驿站改革那一条,还不是便宜了他那二十万驻疆的甲士。”/p

“诶,这话你在朕这里说就好,可千万别让许啸给听到了。”/p

步帆耸耸肩道:“臣倒无所谓,反正出了事有张大人帮我顶着。”/p

“哈哈,他顶不住,朕来帮你顶。”/p

步帆故作揉捏道:“皇上这话一说,臣都有点感动了呢。”/p

“去去去,少在朕这里油腔滑调”殷宁笑骂完,又问道:“哦,对了,最近怎么不见你去万安宫,之前你们俩不常去绣春楼听曲子吗?”/p

“今时不同往日了,臣这么做也是为了三殿下好,皇上也没必要在这里跟臣明知故问吧。”/p

殷宁果真不再追问了。/p

不多久,太监总管跑上前道:“皇上,船已经备好了。”/p

殷宁起身上了船。/p

步帆提了一壶酒跟了上去。/p

殷宁站在船上笑道:“想不想跟朕一起湖中赏景?”/p

旁边的太监都已经准备好迎接步帆登船了,可步帆却干净利落地拒绝道:“不想。”/p

说完,步帆就转身一边喝着酒一边大摇大摆地走了。/p

太监总管尴尬道:“这……”/p

殷宁摆摆手笑道:“无碍,朕就是喜欢他这幅泼皮模样,要不然朝堂之上也太无趣了些。”/p

此事不知被何人传出去之后,京城上上下下开始流传起一首诗,绣春楼的琴师更是专门为此编了一首曲子,曲子一开始便唱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p

……/p

赵公权没有出尔反尔,苏生在走出南辕州境内之前,并没有再遭到刺杀,甚至进城出城都异常的顺利。/p

离开南辕州,在船上度过了三日后,苏生总算是进了上元州境内。/p

上岸后的第一件事,苏生便是打听上元州陈家的位置,可得到的答案却总是不尽相同。/p

直到苏生来到一处茶馆,向茶馆里的说书老人问起这事时。/p

说书老人才回道:“上元州姓陈的家族很多,不知这位公子问的到底是哪一个陈家?”/p

苏生想了想,补充道:“名声最好的那个。”/p

“公子说的莫不是‘埋儿孝母’的那个陈家?”/p

苏生皱起了眉头满是不解。/p

说书老人解释道:“大夏国前任皇帝讲究以孝治天下,所有那个时候当官不仅要本身有才华,而且一定要尽孝道,所以那个时候,各大家族士子都争先尽孝,甚至起了攀比之风,这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那个埋儿孝母的陈四郎,家境贫寒的他当初为了当官,不惜亲手活埋了自己的女儿,用家里剩下的钱给他娘尽孝,后来这事传出去之后,他也果真当上了官,最高曾做到了礼部侍郎的这个位置。”/p

苏生追问道:“老先生可知道现在这个陈家这么样了?”/p

说书老人点点头道:“前段时间老叟正好在孝源城呆过一段时间,也听说过关于陈家的一些事情。”/p

苏生从怀里摸出二两银子递给了说书老人。/p

说书老人忙道:“公子,哪要得了这么多银子,千万使不得啊。”/p

“就当单独请老先生讲故事的报酬好了。”/p

“这……”/p

苏生将银子强塞到了说书老人的手里。/p

说书老人收下银子之后,果真给苏生开始讲道:“陈家现任家主是陈四郎的独子,好像是叫陈进贤,年轻的时候也做过官,虽然只做到了五品郎中,但因为为人正直两袖清风,所以名声在上元州一直很不错,陈进贤生有两子一女,长子陈德,现任大柱国许啸身旁的中州长史,正六品官职,次子陈朗,现在是孝源城的知县,至于女儿……


状态提示:第108章 埋儿孝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