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少见的忠义之辈,不禁有些惺惺相惜,但是武安国可没有陆勉那样识文断字,哈哈一笑,粗犷的道,“哈哈、哈哈,陆将军说笑了,陛下让我在濒死之际重返疆场,我自当为陛下马革裹尸还!”/p

陆勉顿时一惊,不知道武安国怎么就濒死了,急忙问道,“濒死?”/p

武安国扣了扣脑袋,不好意思的道,“若是一员武将不能战死沙场,而是在深山中了此一生,陆将军,你说这是否比千刀万剐更令人难受?”/p

“若不是陛下将我伤势治好,点化于我,我仍旧受人蛊惑,不知道什么是忠义,什么又是大丈夫所应该担当的,这样,与死人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p

武安国说完这番话,与陆勉自来熟,粗狂的大笑,他武安国此番乃是出世第一战,枭首不尽其数,当年那个北海之中纵横敌营,讨董联盟之上八方援救的***,在时隔十年之后,要以全新的姿态,闪亮登场!/p

又回来了。/p

陆勉略作思忖,武安国说的话他很有心得,重伤这段期间听闻先帝暴毙而崩,而他却不得已久卧病榻难以归江亭,心中那份感触,也是无人可以倾诉,武安国的大名,他自然也是听过的,但是没想到断腕之人,尚能重生,重返疆场。/p

但是所幸,武安国投效江亭,为如今几乎被打残了的江亭,增添了很大胜算。/p

而他陆勉当初也是武安国一种心得,甚至想要随先帝而死,但是得知公子登基为帝,自杀的心思,又被他陆勉暗暗压回,二人互相对视一眼,都是苦命的人啊。/p

与武安国交谈一番,陆勉提出由自己暂且断后,但武安国婉言拒绝了他的好意,手下士卒与武安国一直以来都是吃则同吃,住则同住,现在虽然陆勉要求,但是武安国怎么好意思自己独自去开小灶呢?/p

陆勉见到武安国的意思很坚决,于是也不再多说,派出帐下斥候前去要求后方步卒加速行军,先将钱粮运回去再说,万一路上遇到强人贼寇,千人的人马,实际上简直不堪一击,要知道,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接连数日的疲劳奔袭啊,谁能不累?/p

步卒接到主将的军令,不敢怠慢,急忙更快的行军,不到两个时辰,两方人马终于相遇,武安国不再坚持,率帐下人马先行休憩,陆勉率帐下六百骑兵,两千步卒,押解着李胤在庐江获得的钱粮辎重,直奔江亭而归。/p

行在路上,正巧遇到鲍隆所传来的消息,得知李邈率千余兵将并陈到太史慈两员将领回到江亭,陆勉脸上惊喜之意溢于言表,加速行军,不在话下。/p

暮色苍茫,江亭城,县衙之内,一片灯火通明。/p

李邈平安归来,陆勉李胤等人押解皖城所有钱粮归江亭,又有武安国归了江亭,太史慈也暂且依附,如此,于情于理,怎么可能不开怀畅饮一番?/p

李邈率李胤,黄漪,太史慈,武安国,陆勉,鲍隆,秦淮,陈到等一众文武前来县衙治所,开怀畅饮,大庆其攻,并且共同商议下一步计划。太史慈之前对李邈的话嗤之以鼻吖,但是不得不说,到江亭之后,看到李胤押来的钱粮,太史慈是真的有些傻眼了。李邈实在是,太过腹黑了……,太史慈竟然无言以对。但太史慈已然说过,若是得知李邈真的是此番捞鱼而使出的计谋,他便跟随李邈,现在看来,计谋真的是李邈所设计。席间太史慈不发一言,心中却已经翻起了惊涛骇浪。但心下有事情,太史慈不禁满腹忧虑,却又无可奈何。/p

“陛下,老臣不负众望,将皖城钱粮护送出城,全赖陛下妙计啊!”李胤喝的兴起,捋捋自己有些泛白的胡须,眉宇间兴奋之意,简直令人无话可说了,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p

“叔父立此大功,小侄铭感五内啊!”李胤在其中居中调度,功劳很大,李邈因此诚心说道,“钱粮在手,我江亭凭此,必当崛起!”/p

“陛下所言甚是。”李胤拱手诚恳的说道。/p

“叔父,我在归途之中收拢了数千难民,愿意随我一同归来,我已经答应过他们了,淮南难民离家众多,十室九空,饿殍遍野,叔父,明日你便将他们登记在册,编入我江亭,充实人口吧。”李邈饮了一杯酒,看向李胤说道,没办法,就他一个识文断字的,现在这时候南方还是很不好玩的,没有繁华都市,没有经济特区,简直就是蛮荒之地啊!/p

淮南虽然不如江东靠南,但因为之前李邈的便宜老爹的赋税过重,加上李术作了几年导致荒无人烟,完全就是绝户了啊,没有百姓,没有兵马,怎么活?李邈不得不如此做了,最起码,李邈手中有个几万兵马,才能直起腰板来走路。/p

“当然,陛下!”李胤笑着说道,看到江亭能蒸蒸日上,他的心情能不好么?/p

“不过,陛下,我等充实百姓可以,这粮草该如何解决呢?”李胤管的可是内政,这些钱不能让江亭来出吧,那不就得赔死了?所以李胤不得不有此一问啊。/p

“若是令百姓开垦土地,种粮食如何?”李邈皱着眉头问道,这种事情他还是一窍不通啊,所以只能先问一下了。要是能种的话自然要种,否则明年不得颗粒无收啊,李邈可清楚,这扬州淮南一带可是鱼米之乡啊,要是不种粮食岂不是可惜了么?/p

“陛下,现在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了。”李胤一下子就听出来了,李邈这是想用钱粮暂且养活他们,大不了种


状态提示:第160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