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的话刚落,一旁的戏志才也跟着附和道。

“臣也认为,区区瘟疫,我们可以轻易消除!”

“这些年,咱们应对的瘟疫,还少吗?”

“巴蜀瘟疫,岭南瘟疫、南越瘟疫,哪一次不被我们的医疗队轻松除去?”

“陛下,以前若是遇到此事,我们必然头疼!”

“而今,真不一样了!”

“各个医学院,首要研究的课题,就是如何应对瘟疫!”

“再加上,当初您给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这几本书!”

“再加上,您提出的那个莲花清瘟的药方,还有咱们这十余年的准备!”

“臣以为,应对瘟疫,问题不大!”

即便贾诩、戏志才二人相继肯定,大唐这边医疗的水平!

可段攸,依旧不太放心!

他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见过太多悲惨的遭遇!

尤其长江边上的那座城市,带给华夏太多的伤痛!

也正是那次瘟疫,自己前世的父母,也相继离去!

他们这帮人,没有体会那种绝望!

在他们看来,大唐的医疗水平,应对那些瘟疫,并不算太难!

可他们不懂,医术是在提高,病毒也在提高!

段攸最害怕,那帮家伙,拿出那个时代的病毒,进行散播!

若是只用死去的动物,故意扔到河里、井里,这种土办法而形成的瘟疫!

对于大唐来说,应对这些,也算有经验!

倘若不是,是从现代带过来的!

他段攸,真的没有把握,依靠现有的医疗水平,能否应对!

即便贾诩和戏志才二人,信誓旦旦的肯定!

可他二人,一来并非医者,再者,对于现代的情报,了解的极少!

段攸摆了摆手,依旧坚定自己的想法,沉声说道。

“虽说,对于瘟疫,我们已经准备很多年!”Ъ

“不仅你们,我们手下的医师,都对应对此事,很有信心!”

“不过,面对此事,我们必须谨慎!”

“即便错过无数良机,我们必须确定,咱们的医师,能否应对这一切!”

“我们之前准备的汤药,对于预防瘟疫,是否有效果!”

“若不行,再做打算!”

“若能行,我等也能放心!”

陈群见段攸,对于此次瘟疫异常忌惮!

即便戏志才和贾诩劝解,他还是如此谨慎!

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轻声建议段攸。

“陛下,这次臣来,跟随臣一起来的,有一位名医!!”

“此人医术了得,为人甚是正直!”

“听说他在其家乡治病,对于穷人并不收费!”

“重病治好的,种五棵杏树,小病治好的,种一棵杏树!”

“他行医十余年,收获了数万棵杏树!”

“也正是因为此,被当地人评为杏林妙手!”

“属下建议,可以让此人前往疫区,救治我们当年留下的那些远航士卒!”

“若能药到病除,立即将此人安排在田豫的军中!”

段攸一听荀彧说此人,他稍微一愣,随即笑着说道!

“人来种杏不虚寻,仿佛庐山小径深!”

众人一听,正准备称赞段攸的才华,却见段攸摆了摆手!

对于段攸来说,摘抄一些诗句,他也不在意大家对他才华的肯定!

当年一篇洛神赋,已经让天下人对他才华的认可!!

后来一首短歌行,就连曹操都拍手称赞!

那首七步诗,曹植看了都痛哭流涕!

他更是高声大喊,天下才气共十斗,陛下独占八斗!筆趣庫

而今,随意摘抄一句,真的没必要大惊小怪!

这种基操,段攸也不需要大家的赞叹!

他说出此话,其实刚刚荀彧说的那个人,段攸慢慢有了印象!

号称三国三大神医之一的董奉,能治病救人,也可以为民除蛟龙!

其实段攸当初,一直犹豫!

是不是该把华佗和张机二人带来,应对一些意外!

段攸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毕竟二人岁数不小,再者,他也不想让两大神医,折损在这!

段攸知晓,华夏人从不缺武勇的将军,智慧的谋士!

对于那些神医,他们的医术能否流传下去,比这次战争还要重要!

可能,会折损不少将士,也可能有些猛将或者谋士死于这次战争!

但他段攸,依旧不想把这两位神医请来!

在他看来,在他们这个岁数,就应该著书!

他们应该将自己一身的本事,传承给后人!

让我华夏医术,不至于断代!

而今,那两位神医,并没有过来!

只是没想到,那位杏林国手,竟然跟着一起来了!

原本,他为了这次今日所遭遇的困境,已经准备了十余年!

他也知晓,我华夏中医与西医并不一样!

我中医,与西医并不在一个维度!

可他,依旧没有把握!

而今,又有董神医相助,这次瘟疫,必然能成!

听到荀彧的举荐,段攸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他点了点头,随即笑着说道。

“就按照文若的意思,那就劳烦董神医,前往密西西比河上游,印第安部落!”

“至于国让和云长两路大军,暂且小心在密西西比河潜伏!!”

“在我们没有十足的把握应对这次瘟疫,他们两支部队,不允许与敌军交手,从密西西比河离开!”<


状态提示:第1470章 杏林妙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