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穿越之逍遥诗仙>第256章 有座天然矿山

“土匪这次深夜前来而且目标直指我袁家堡,看样子是已经将我们的信息打探清楚了。战斗既然是避无可避,那我们就无需再避,索性与他们拼了!”/p

听了此话,众人的情绪立刻被挑动起来,孔家堡的民团团长站起来,挥舞着拳头,高声嚷道:/p

“首领说的没错,我们十一村已经得罪了沙中帮,无论如何,这帮土匪都不会放过我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跟他们拼了。我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我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两天前若不是众位相助,我孔家堡可能就被土匪灭了,今日袁家堡有难,我孔家堡一定会与袁家堡共存亡!”/p

“对,与袁家堡共存亡,与土匪拼了!”/p

“……”/p

厅内众人群情激奋,袁承善眼看时机一到,随即举起手中的斧头大声道:/p

“各位,我袁承善既然蒙受众位信任出任民团首领,那我就算是死也不会逃避。如今亡族灭种如利刃抵喉,我们大家应该团结一致共御外敌。”/p

“首领,你就说怎么办吧,我们十一村都听你的!”/p

“好,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兵分三路,第一路有孔家堡、孙家堡民团负责十一村百姓的转移;第二路有王家堡、李家堡、赵家堡民团负责出村迎战,记住,只要大声嚷嚷,决不能与土匪接触;第三路有袁家堡、武家堡、刘家堡、陈家堡、何家堡、狄家堡三百人在村内设伏,利用我袁家堡内的地形,争取痛击这股土匪。”/p

“谨记首领之令!”/p

“好,请各村相互配合,开始行动!”/p

就这样,在袁承善的安排下,十一村民团全部投入到战斗。很快孔家堡、孙家堡两村民团开始组织村民撤离。/p

其实,这个时候的十一村的大部分村民都已经在白天的时候转移到一处相对隐蔽的地方躲藏起来,现在的十一村基本上是空的。十一村当中唯有袁家堡还有几户大户没有离开,其中就包括德高望重的四太爷,四太爷发誓要与袁家堡共存亡,无论何人劝说有无用,无奈之下,袁承善只得派出村中的青壮十余人在四太爷家保护。/p

另一方面,王家堡、李家堡、赵家堡三村民团共计二百多人负责来到袁家堡外的树林外围,这些民团成员手中舞动着火把,在黑夜中甚是招眼。/p

沙中虎、沙中豹、沙中狐此时正蹲在树林深处观望。眼看着火把距离自己四五百米的距离,沙中狐的心里痒痒的,想着带着自己的手下冲进村中大开杀戒一报当日之仇。沙中虎城府极深,面对民团的挑衅,他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而是转向沙中狐,冷声喝道:/p

“袁家堡内的村民现在藏身何处?”/p

“大哥,袁姓族人甚是傲慢,现在村中大部分村民依然待在村中。其中,四太爷家就在袁家堡正中的一处院子。”/p

“好,你现在带着你的手下悄悄地进入到村中直扑四太爷家,一定要活捉这个冥顽不灵的老东西,明白么?”/p

“大哥,你就请好吧!”/p

说完,沙中狐带着手下五六十人沿着树林悄悄地进入到袁家堡。沙中狐离开之后,沙中豹转向沙中虎问道:/p

“大哥,我们也不能就这么等着,必须正面声援沙中狐,毕竟两日前的教训是深刻的。”/p

“你说得对,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杀杀这些泥腿子的威风,否则,他们还不上天了。老二,你带着三百人从左边包抄上去,我带着剩下的兄弟从右边包抄,争取一次性吃了前面这帮泥腿子。”/p

“放心吧大哥!”/p

就这样,沙中虎、沙中豹兄弟二人带着一众土匪分左右两翼缓缓向王家堡、李家堡、赵家堡三村民团包围过来。/p

这个时候的王家堡、李家堡、赵家堡已经注意到土匪正在从两个方向包抄过来,三村二百人的队伍不敢逗留,大呼小叫的向村中慢慢的退去。/p

就在土匪快要包抄上来的时候,三村的民团成员已经退到了村口,此时的三村二百余人转身向村内慢跑,很快就是消失在村东侧。/p

沙中虎、沙中豹见状,小声嘀咕着,/p

“他娘的,这帮泥腿子葫芦里买的什么药?”/p

“大哥,他们该不会是看我们人多势众,逃了吧。”/p

“老二,我觉得没这么简单,他们肯定有什么阴谋诡计,我们还是小心为妙。”/p

“好。”/p

二人虽然不知道袁家堡内的民团到底想干什么,但是依然指挥着土匪慢慢向村内走去。因为在沙中虎、沙中豹二人看来,即便是这帮泥腿子有六七百人,那依然无法与自己精良的队伍相比。/p

就在土匪队伍进入到村子三四百米的时候,突然从两侧的民武当中飞出了数不清的石块,这些石块大都有碗口那么大,一旦击中目标非死即伤。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石块,一众土匪哪里想得到,纷纷寻找躲藏之地,但是这些像长了眼睛的石块在黑夜之中专挑土匪而来。/p

转眼间,袁家堡的村道上哭喊声此起彼伏,数不清的土匪痛苦的抱着被石块击中的部位哭爹喊娘。沙中虎、沙中豹兄弟二人眼看形势不妙,正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民武之中传来了一声大喊,/p

“你们这群土匪,平日里只会欺负老百姓,有种的在此决一死战!”/p

此话一出,沙中虎、沙中豹顿时勃然大怒,抽出身上的弯刀,指着民武大喊道:/p

“兄弟们,奇耻大辱焉能忍受


状态提示:第256章 有座天然矿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