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青春校园>云中瑶>第十六章 国民

第二日,太学。/p

已经到了开学时间,王谨修却迟迟没有开始讲课,抬眼看了一下荣宜空着的座位,皱了皱眉。这时门外跑过来一个侍卫,低头对他说了两句话。他的眉头皱的更深,犹豫了一下,挥手让人退下,转身开始授课。/p

“前几日我们都在学君民之道,正巧昨日五公主问了臣一个问题,国与民之间是何关系?今日我们以此为论题论国民关系。”虽说王谨修有太傅的名义,但是日常的授课更像是平辈讨论而非单向教导。王谨修虽然少年成才,但在座毕竟与他年龄相仿,当初众位大臣也是出于这一点考量,不愿意让景国做单面教导,才选择了年轻的太傅,让三国办学真正发挥国与国交流的作用。/p

他抬手示意座下人可以开始发言。/p

“我云国以民为重,国次之,君轻为立国之本,便支持民重于国。”云太子单皓很快就表明了立场。/p

景四皇子荣宇倒是坚持认为国重于民,民重于君,两人辩论了一阵。/p

“何为国?民在为国,君统为国?尔等重一家之统,实则重君轻民,本末倒置。终究是为一己之利,而非天下大义。”/p

四皇子想要反驳,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p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p

王谨修看似再认真听着,却并未发一言,也未像往常一样进行引导。单皓见无人发言气氛尴尬,不得不一再开口。/p

凉皇子贺若祉倒是无意似的开口说了一句,“吾重吾国子民。”只是他声音微薄,像是自言自语,除了王谨修回过神来看了一眼之外,很快就被他人忽略了。/p

叶澈见王谨修不开口,只是微笑着看着单皓,拍了拍他,向荣宇示意了一下,开口道,“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暇日登临固宜乐,其如天下有忧何?”/p

可惜荣宇并未理解他的意思,没有接话下去,其余人也一如既往的沉默着。/p

叶澈挑了一下眉,叹了口气,也不再开口。/p

“好了,今日的论题便到此结束,国民关系正如事无定法,各在人心,你我也不好一言以概之。”王谨修今日明显不在状态,一直在出神,更是在一下课之时就匆匆步出学堂,转眼间就不见人影。/p

“倒是难得见温润雅正的太傅像今日一样心不在焉。”单皎皱了皱眉,“说到这个,今日荣宜姐姐为何没来?”/p

“呵,能让我五皇妹不来听太傅课的,想必就只有父皇了。”荣宇依然不忿,摆手跟着也出了门。/p

王谨修在前往御书房的途中便看见了荣宜,一个人坐在珞湖边出神。/p

“王泽。”荣宜坐在石凳上,难得没有起身行礼。/p

“你今日为何没来听学?”王谨修在她身边站定。/p

“果然还是没赶上嘛,不过我观太傅的神色并不惊讶,想必心中早已有所料。”/p

“可是圣上那里出了事情?”/p

“算是,也不算是,想必说与太傅听也无妨。父皇听信那道士的话,想要娶发妻之血炼丹,我去,便是阻他的。”荣宜面无表情,不似前些时日脸上眼中皆流转着生动的神采。/p

王谨修抬眼看她,脸上露出些许惊讶的神色。定了定心神后,他开口道,“虽然皇上疼爱公主,但公主还是要小心行事,毕竟圣上依然是圣上。”/p

“我知,可我不能眼睁睁得看着母后出事。”/p

“臣孤陋寡闻,未听闻公主与皇后关系甚好。”/p

荣宜沉默着低下头,起身向前慢慢踱步。/p

“皇伯伯聪慧,也许早料到了父皇平庸,便为父皇挑了端庄贤淑,可主持大局的妻子。”/p

“公主慎言。”王泽伸出手虚拦在荣宜面前。而面前人只是笑了笑,面不改色地接着说。/p

“这么多年,父皇迷信道士,沉溺美色,后宫之中,美人无数。除了当年皇贵妃与大皇子不幸外,太傅可曾听闻过这后宫起过任何祸事?”/p

王谨修不忍地看着面色丝毫不显,却洋溢着浓重悲伤气氛的人,还是回答了。“不曾听闻。”/p

“既如此,想必太傅对我母后为人如何,手段如何,便有一个大概预料了。母后此人,面色虽冷,行事确是最为公正,不信奸邪,不偏听他人。有手段将这偌大的后宫治理的服服贴帖,也有容人之心,能容得下这三宫六院,以及这十数位皇子。”/p

荣宜脸上没什么表情,像是整个人悬浮于外,只留下一个躯壳冷漠地旁观。/p

“我母妃去世之后,天下皆传闻,我是被父皇抱养在御书房长大的,实则不然。有很长一段时间,父皇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走出,那段时间我便被放在皇后宫中抚养。我的开蒙治学皆是出于她手,后父皇把我接入御书房,我经常偷跑回去看她。”/p

“公主仁心。”/p

荣宜闭眼平静了一会,再次睁眼时微笑说道,“好了,咱们先不说这些了,太傅可与我讲讲今日议题所辩论如何?”/p

王谨修脚步顿了一下,又赶忙跟上去,大致说了一下就不动声色移开了话题。“倒是前些时日,云公主问了臣一个哭笑不得的问题。她问臣,‘王泽是何人?’”王谨修无奈地一摊手,“臣是真的解释了很久。”/p

荣宜原也不是真得要听,王谨修换了个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国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