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学阀之路>第十六章 文献综述

孟仞的总资产是六两银子,房租花掉了六钱,还剩五两四钱;吃饭、买灯油花了差不多三钱,还剩五两一钱;现在寄信又花掉三两,还剩二两一钱;打零工挣了不到二钱,根本填不上他的花销。虽然日子还可以过下去,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已经萌生出来。/p

“学生我真的快没钱了……”孟仞脸上挂着一丝讨好的笑容,恳求着匡先生。/p

匡先生也以一副讨好的笑容回敬他:“我经费也快没了,你还有实验要做,我得精打细算。书院一向是论文被接收才给补贴,虽然他们经常坏规矩,但你把他们得罪得不浅,他们肯定不会再为你而坏了规矩了。你就再忍忍吧,这篇论文肯定能发表,等发表了就可以找书院要钱了。”/p

匡先生这一通话说得孟仞完全不知如何反驳。说完之后匡先生甚至还岔开了话题:“孟仞啊,你的文献综述和实验方案写好了么?”/p

“写好了。”孟仞连忙答道。/p

“行,那你后天给我和巫澎讲一讲。”匡先生说着转向了巫澎,“巫澎啊,你实验做完了吧?”/p

巫澎在旁边统计数据,听到师父的话也没有抬头:“做完了,只是数据似乎不很好。师父,上次我请石匠的钱你也还没给我呢。”/p

匡先生见他也来提钱的事情,脸上的表情变得愁苦起来:“哎呀,师父没用啊……连经费都弄不到,还得苦着我的两个学生……”他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哀伤,多一分就显得做作,少一分就显得不够强烈。/p

孟仞见师父这个样子,慌忙拱手道:“师父不必挂怀,钱的事情我再支撑一阵便是。”/p

“你又卖惨!”巫澎这次抬起了头,“老孟吃你这套,我可不吃。卖惨也得给钱,快给!”/p

匡先生的表情顿时不愁苦了。“最近是基金申请季,”他说道,“我准备拿孟仞的题目去申请基金,等钱下来了我再给你们吧。”/p

巫澎变脸也比翻书还快,脸上立马挂起了一副谄笑,说道:“多谢师父。”/p

“至于孟仞,”匡先生接着说道,“你资金要是实在周转不过来,为师可以给你放高利贷……”/p

孟仞目瞪口呆。这俩人还真是亲师徒,放高利贷这招,真不知道匡先生和巫澎是谁跟谁学的。/p

要是论文两个月见不了刊,他就真的只有借高利贷了。/p

近日百里城正逐渐入夏。两天后的辰时,阳光已然相当炽烈,孟仞赶到实验室之后就拿了把折扇坐在那儿扇风,本想最后再复核一遍自己的文献综述,现在也没这个心思了。/p

匡先生和巫澎在半个时辰之后先后赶到,匡先生手里还提了一包炊饼,说让他们午饭就在实验室解决。/p

“就一个文献综述和实验方案,不至于讲一天吧?”巫澎问道。/p

“我想顺手把基金本子一块写了,”匡先生说,“免得日后有不清楚的地方还要一遍一遍地找孟仞复核。你开始讲吧。”/p

孟仞虽然不大乐意午饭吃又冷又硬的炊饼,但也只好从命。/p

“众所周知,我们在短时间内只能记住很少的内容,如果不对这些内容进行复述的话,也会很快地忘掉。这是我们认知功能的一大瓶颈,很可能也会限制我们对内力的精细控制。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在短时间内究竟能记住多少内容?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三类研究值得注意,第一类研究是关于数量知觉的研究。”/p

孟仞说着从袖子里掏出几张纸片,每张纸片上画了数量不一的圆点。/p

“通过速示器,给人快速地呈现这样一张纸片,让他判断这张纸上有多少个圆点。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圆点的数量不多于五个,那么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数清楚,而且所需要的时间并不会随着圆点的数量增加而增加。但是一旦圆点的数量多于五个,数清楚圆点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就会随着圆点的数量而逐渐上升……”/p

在这个世界,数量知觉反应时间的转折点是五个,但是在原来的世界,这个转折点却是四个。这个结果让孟仞感到颇为惊讶,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内力导致的结果。/p

除了数量知觉以外,这个世界的人们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八个左右的单字或者笔画(比原来的世界多一个),还能区分八个左右不同的音调(也比原来的世界多一个)。/p

孟仞认为探究两个世界的实验结果为何不同才是更有趣的课题。这边的人为什么具有更强的短时记忆能力?他们的智商会不会也更高一些?/p

可惜眼下还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必须先提出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的理论,再去考察为什么。/p

随着报告内容的推进,孟仞已经逐渐用前人的研究织成了一张严密的网,逼近了自己想要的结论。匡先生和巫澎不时地提出关于文献内容的问题,孟仞也都一一解答。/p

吃午饭的时候他们也没停下,孟仞一边吃饼一边继续讲,匡先生左手拿着饼右手拿着笔,不停地在面前的稿纸上写写画画。/p

“老孟,”已经沉默了大概半个时辰的巫澎突然发问,“你到底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五个还是八个?我看你列举的这一大堆研究似乎指向了不同的结论。”/p

“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孟仞说,“我认为五个才是对的。现有的研究大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说的‘五个’、‘八个’到底是五个或者八个什么?字还是词?或者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文献综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