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振兴东汉>第十一章 湖海之士

崔博对于法律什么的还是很熟悉的,旁边的郑经看得是一愣一愣的。/p

要知道汉代的法律可是相当繁琐的,尤其有的条目还比较偏门,没想到这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竟是信手拈来。/p

崔博在雒阳的名声不小,但流传在士林的大多是文名,在官场上呢,则是武名,郑经本以为这个年轻人允文允武已经是很了不得了,没想到于律法这一块还挺熟稔的。/p

难怪…适才挑了刑狱的册载。/p

当崔博和吕岱私聊完成后,那位袭案,就交给了张超处理,想必张超被罚了四两金,也应知道崔博不是好糊弄的。/p

而张超这个人,崔博还是蛮信任的,接下来交给他崔博也放心。/p

不一会儿,别驾焦芝和侍卫领这个中年男子来了,应就是崔博交由给他的任务——带回部从事史!/p

“末吏连续,见过使君!”部从事史连续过来后,先是给崔博行了个礼,自报了下家门。/p

崔博微笑着应了一声,然后问了其广陵郡的情况:“这广陵郡,可有甚么非法事?”/p

监察郡国的非法事,这便是部从事史的职责,连续先是看了看崔博,又看了看张超…/p

嗨,刺史都到了太守府了,看样子也没有什么矛盾的样子,连续就从怀中掏出了一卷竹简册来,然后呈到了崔博面前。/p

这才像话嘛!崔博虽然没看内容,但也知道,这个连续…比之东海国的部从事史成昆要靠谱不少啊!/p

一个郡或者国…哪儿会没有非法事?哪怕是治理极好的后世,也没有说这般情况呐!/p

“海陵县豪强季某强占崔某田若干亩…/p

海陵县令悝、选署不公…/p

海西县长贤、有贪赃嫌…/p

东阳县长登、不恤民众,为百姓所疾…/p

堂邑…/p

……”/p

部从事史掏出来的册中记载,有不法事十余起,不过从原则上来讲,崔博是管不管都可以的,而旁边的张超同志也表示,这些事儿他都会核查清楚,争取在十月前处理好上报至剡县。/p

崔博点了点头称善。/p

最后他又勉励了一番张超,并开口请其不要暴露他的行踪,之后便起身上路了。/p

“使君…”还没出城,别驾焦芝就似想起什么一样,开口呼唤崔博。/p

崔博目光投向这个一路没怎么说话的别驾:“何事?”/p

焦芝弱弱地说道:“使君呐,广陵郡无典郡书佐…是否要择一郡吏充任?”/p

“此事无须担忧,我已办妥。”/p

这个事儿啊,崔博是早就想好了的,填补吏治当然也是崔博急需解决的问题。/p

前任留下来的且不论,这些人可能勉强能用,但是终究比不上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人选——譬如刚才见到的那个吕岱。/p

崔博和吕岱私聊的也就是说的此事,因为这个名字有点熟悉,但崔博又不记得这个人的生平了,只能从他的履历上看出——历史上原本的贤才,只要给他平台,他一样还是能起飞的。/p

从决曹史到典郡书佐,虽然秩禄都是三百石,但是却从郡守属吏变成州刺史属吏,这样的话,算是个小升迁了,更不论后面的晋升空间了,州吏肯定比郡吏有前途的。/p

吕岱没有理由不答应崔博的征辟…/p

崔博后续只需要关注一下这个吕岱的呈报就完事了,若真是可用之材,崔博当然不会吝惜对他的提拔、任用。/p

……/p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fēng_liú人物啊!”/p

崔博现在处在广陵南郊,大江之畔。/p

前边即是奔流不息的大江,越千年来观此景,犹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让崔博忍不住念了一句词…/p

但是后边的崔博却是不敢付诸于口了。/p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地非是赤壁,周郎现在估计还没有成年呢。/p

不知从何时起,崔博也开始学那文人一般,总是感怀。/p

就在崔博感怀之时,旁边的郑经说道:“尝闻使君善诗赋,未知大江畔,使君可有兴致赋诗一首?”/p

崔博:…/p

若说作诗什么的,他只是半吊子水平,只是抄…借鉴了后世的诗作而已,真让他来个即兴诗作,那可是太为难了。/p

但是真要说不‘作’,那到了大江之畔也算是可惜了。/p

崔博脑中疯狂地检索关于长剑的诗文,大部分却是难以任用到这等场景来——/p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p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

这便是杨慎的《临江仙》,也是老三国的主题曲,崔博直接就将其唱了出来…这首词,崔博是没有改动…/p

波澜不停息的长江,会记住这片土地发生了什么事,又出过哪个英雄,但终究…他们会随着浪花远去。/p

哪怕是外行,都能听出来,这与当时诗作的风格相去甚远,其音律与当时更是相差甚远,旁边几人听得倒是颇多感慨。/p

本就是一首感慨人生的词,按说崔博的年纪,应是做不出的,但他却比时人多了数千年古今中外的阅历,对于兴亡盛灭、时过境迁…他见得比时人多多了。/p

汉朝四百年,在中国历代王朝的寿命中也算长了,但其与地球的寿命相比,只是九牛一毛。/p

郑经听闻之后感慨道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湖海之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