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等到了元朝末年,封王礼一代,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世家大族。/p

除了棺山盗骨的老本行之外,还经营巫盐矿业。/p

变数就发生在明代的第一个皇帝朱元璋和著名的刘伯温身上。/p

据说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八百年,后算八百年的刘伯温曾经给朱元璋算过一次卦。/p

因为当时大战在即, 现场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就只有君臣几个人吃的烧饼。/p

刘伯温天纵奇才,直接用这些烧饼起了一卦。/p

也就是后世流传的《烧饼歌》。/p

这一次算出来的卦象,本来是占卜朱元璋的气运,能不能驱逐胡房,恢复中华。/p

刘伯温不光算出了朱元璋的大势,甚至还算出了朱元璋后面建立的大明的气运,以及后面几百年的气运。/p

其中颇为尴尬的一点就是大明的气运。/p

刘伯温算出来大明虽然可以灭掉元朝,恢复中华,但是王朝的命数并不算特别长久。/p

不足四百年。/p

而且胡人的气运不绝,等到大明气数尽了之后,这江山还会落到胡人手里。/p

朱元璋一带枭雄,自然知道自古无万岁的江山,他老朱家能坐三百年江山,能够完成風愿恢复中华,已经很满足。/p

只有一点朱元璋担心,那就是自己的身后。/p

元朝一代,对于宋朝皇帝的陵寝保护的那可叫一个糟心。/p

南宋皇帝的陵寝全都荒废不说,大部分皇陵都被盗掘破坏。/p

历史上最有名的杨琏真迦妖僧盗掘宋理宗的皇陵,将宋理宗的头盖骨做成酒杯先给元朝皇帝的事情,朱元璋可是听说过。/p

老朱泥腿子出身,对于自家坟墓的事情很上心。/p

想到日后江山还会落到胡人手里,自然担心老朱家的皇陵也会像南宋老赵家一样倒霉。/p

到时候陵寝变为荒地,尸骨凌乱成泥,可就万分的凄惨了。/p

朱元璋知道刘伯温有通天彻地的本事,自然想要让刘伯温主持皇家陵寝的修建。/p

结果当时战事吃紧, 刘伯温劝说朱元璋先不用考虑这么久远的事情, 先把江山拿下,把蒙元赶回大漠再说。/p

接下来连年征战,朱元璋慢慢的也就把这件事情淡忘了。/p

直到后来登基做了皇帝,准备要修建陵寝了,才想起这件事情来。/p

朱元璋的第一人选依然是刘伯温。/p

但是刘伯温是什么人啊,早就已经算到老朱的性子里面有卸磨杀驴的苗头。/p

刘伯温当时最大的目标就是甩锅。/p

但是这口锅甩给什么人,就非常考验刘伯温了。/p

刘伯温一代奇人,自然知道摸金校尉、发丘天官、搬山道人和卸岭力士等诸多流派。/p

但是这些流派各有各的缺点。/p

摸金校尉发丘天官本是一脉,这一脉对于寻龙点穴,风水数术了解的非常多,本领高强。/p

但是这些人来营造皇家陵寝,就很靠不住了。/p

造皇陵说到底还是统筹和建筑为主。/p

一来这些人闲云野鹤惯了,虽然不至于单打独斗,不过也都是两三人的小伙行动。/p

没有大规模的人员统筹管理经验,而且也不擅长建筑、机关等等。/p

擅长这些事情的是卸岭力士。/p

卸岭力士聚啸山林,人数众多。/p

行动起来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人。/p

卸岭魁首自然有管理统筹的经验。/p

而且卸岭力士一脉开山凿石是好手,布阵机关也是行家。/p

谷货/p

对于防盗设施来说, 也可以造得不错。/p

只不过这伙人说到底还是一群草寇, 绿林中人,不服王化。/p

挖坟是这伙人的副业,创收的项目。/p

造反才是这些家伙的本职工作。/p

要是在元末的时候,天下群雄并起,朱元璋还有可能联络联络这伙人,看看能不能拉他们入伙。/p

估计不到不得已,也是看不上的。/p

等到天下太平,开始营建皇家陵寝的时候,卸岭力士们就属于要被打击的对象了。/p

老朱本来就担心自己的皇陵被挖,加上这伙儿人还擅长造反,那真是不弄死对不起他老朱的性格了。/p

剩下的就只有搬山道人了。/p

但是搬山道人这些人,名为道人,实际上只不过是借着道人的身份做掩护。/p

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刘伯温还是清楚的。/p

也知道搬山道人志不在功名,甚至挖坟掘墓也不是求财,而是追求里面的丹鼎之术。/p

刘伯温对搬山道人居然还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意。/p

所以也没有推荐搬山道人。/p

最后这口黑锅就被刘伯温甩到了观山太保一脉上面了。/p

当然了,当时还没有观山太保这个名号。/p

刘伯温推荐的,是巫峡棺山一带的封家。/p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指点从来都是言听计从,当即找人去巫峡寻找封家人。/p

结果开始的时候封家人也是推辞。/p

毕竟心里发憷啊。/p

盗墓为生的人,怎么着见了官家也是害怕的。/p

万一征召是个幌子,把封家人拉到京城之后,挨个放血砍脑袋,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p

封家人就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辞书,上交天使。/p

没想到刘伯温早就料到封家人会推脱。/p

给了朱元璋一幅画,让朱元璋带人到封家去,给他们看这幅画,封家人


状态提示:第444章:甩锅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