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青春校园>麟嘉元宁>第一百〇八章 云涌

佩秋看着眼前的周元宁,时光仿佛回到了幼时,那个时候的殿下,也是这个样子啊!在一众皇子中,殿下无论做什么都是最好的。殿下的聪明才智,哪个师傅没夸过?殿下从小就是天之娇子啊!/p

要不是知春,佩秋黯然,殿下也不会沉寂两年。在江州的两年,殿下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光芒,现在,殿下变回原来的她。光芒万丈!/p

佩秋眼含热泪,“奴婢愿永远追随殿下,一生一世。”/p

五日后,皇帝下旨,唐家成年男子一律斩首,未满十四流放边疆,妻女一律没为官奴,遇赦不赦。/p

唐明毅年纪大了,皇帝也感念他历经三朝,年老体衰,也就让他在牢里自生自灭。/p

唐明毅得知了旨意,用绝食来抗议。只可惜,唐明毅毕竟是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了,哪受得了这番风霜。唐家行刑的时候,唐明毅也随着唐家人去了。/p

至此,四王八公里再也没有唐家的名号,八公也只剩下七公了。/p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周元宁身上的“毒”也解了。苦白蹄少用无毒,可是常年累月积攒下去,那也是能要了性命的。/p

皇帝也借着机会,好好查了一番。只是,重华宫上上下下查过好几次,周元宁都没查出什么,外头的人,更是连半分都查不到。/p

渐渐的,皇帝也就消了这个心,格外,又给重华宫安排了一队千牛卫,吩咐他们严加巡视。/p

佩秋收拾着那些御糖,心中甚是惋惜,“好好的东西,都被苦白蹄毁了。”/p

周元宁笑道,“你做点心,还怕没了御糖?少了什么,去御膳房领吧。你是孤的司闺,难不成他们还会给你脸子瞧?”/p

佩秋有些疑惑,“话也不是这么说,奴婢总觉得现在去御膳房要东西不如往常了,之前,奴婢要多少,那些人都会加上两三成。现在,都是略微少点。这后宫里,现在也没有高位的娘娘,怎么,御膳房里的东西还不够了?”/p

周元宁道,“孤上次还听魏福说,宫里新来伺候的也少了,怕外头不好了。”/p

佩秋很是惊讶,“怎么会呢?咱们也是从江州那边来的,也没瞧见路上有受灾的呀?”/p

周元宁道,“孤不是说里面,而是外边。”/p

佩秋不敢再问下去,留下手里的糕点,默默退出了书房。/p

近些年来,勋贵人家送进宫里来的越来越少,皇帝新纳的都是小门小户出身的。要说拿得出手的,也就崔昭仪了。/p

百姓里头,也是有消息灵通的人。见勋贵人家都不愿意把女儿送进宫里当宫嫔,同皇族的关系也淡了。下头的人,也是有模学样,把自己的女儿当宝贝,待价而沽。/p

勋贵不愿意送女儿入宫,自然不是因为皇帝年老。就算皇帝再年长个二三十岁,嫡系不愿意,偏远旁支总是愿意沾上这个富贵的。/p

可是偏偏,连旁支都不愿意入宫,怕是那些人家,同唐明毅一样,起了别的心思。/p

看来,这背后的人,势力已经大到令这些人改换门庭。/p

到底是谁?周元宁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人选,只是,那人小心谨慎,半分端倪都没留下。不是个好应付的。看来,只能小心谋划了。/p

天寒之后,从北疆从来消息,边疆乃是苦寒之地,战士忍不住严寒,特请朝堂能多拨些银两,为战士增添冬衣。/p

此话一出,朝堂震惊。户部首先上言,说今年西边几个州有了灾,陛下才免了赋税,哪里能拿的出钱财?/p

兵部也哭穷,说东边才拨了一笔银子,现在,哪里还有冬衣?/p

几方都在哭穷,皇帝听得脑仁都疼了。寻了个由头,散了朝。/p

周元宁在重华宫也得了消息,正巧,吴成也在宫里头陪着下棋,听到了这话,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是景略的奏章吧。”/p

周元宁白了他一眼,“你消息灵通,说说吧,你俩又在商量什么呢?”/p

吴成下了一步棋,“也没什么,只是我想着,我要一直是个白身,也不行。将来,分了家,总不能靠着母亲的俸禄过日子,我也得为自己打算打算。”/p

周元宁一想,就明白了,“你想当军需官?也不错,从文职到了武职,也好,只是,你有把握吗?”/p

吴成得意洋洋,“怎么会没有?我想着,军需官怎么样也是从四品,那些官位低的不用考虑。兵部里头,也没什么能干的,陛下若真拨冬衣过去,肯定是从外头选。”/p

周元宁道,“所以,你让景略上书,说冬衣不够了?”/p

吴成道,“这也是实情,我们又没有说谎,你是不知道,北边,到了冬天,一盆热水放外边,都能被冻住,将士们本就缺衣少粮的,这些,都是他们应得得。”/p

周元宁道,“你就那么肯定,父皇会出这笔银子?户部和兵部可都在哭穷呢,再加上,你还得穿三个月的缌麻服呢。”/p

吴成道,“不是刚抄了唐家,国库里还是有些东西的。而且,景略要的是棉衣,不是什么粮草,怎么也得多等些时间。真等到了那刻,这衣服也都除去了。”/p

周元宁指着盘中的棋子,“孤又赢了一局,怪没意思的。”/p

吴成也惋惜道,“就差一点了,怪我自己少看了几步。”/p

周元宁拿起绢子擦了擦手,“你哪是少看了几步,十几步都被孤蒙混过去了。”/p

吴成嘴还硬着,“胡说,我哪差你那么多,明明就


状态提示:第一百〇八章 云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