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第629章 我真的太难了!
在配给票房里分钱。

米国不一样,米国是一开始就在总票房里面分钱,也就是包裹影院、发行方、出品方等等一起按照比例,在总票房里分钱。

这其中,米国的分账方式是浮动的,不是固定的。

换言之,总票房越高,电影公司分到的比例往往会更高,会高过院线,而出品方,则是根据发行方的电影公司来算。

比如华纳给曹志强的百分之三分账,那是总票房的百分之三,是最低分成。

如果上映后票房够高,那发行方华纳能拿到的分账比例就更高,到时候也会相应提高版权出品方的分账比例。

另外就是,米国的电影发行方,拿到的分成比例是很低的,比日本要低不少。

当然了,如果《雨中恋》是米国本土影片,那分账就会高很多,但问题这是一部中国产的影片,在米国属于进口影片,所以能分给曹志强的分账就少了很多。

能给你百分之三的总票房分成,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一旦票房好,这个分成还能提高。

其实曹志强并不指望一口气吃个胖子,也没指望这部电影在米国大卖。

毕竟曹志强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儿。

他的这部《雨中恋》,在国内叫《古亭之恋》,但不管叫什么,实质都是出自曹志强前世的一部日本动画电影《言叶之庭》。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本来就是符合日本人口味的东西,所以在日本这里热播,再正常不过。

可如果去米国上映,他不太确定是否能符合米国人的喜好。

虽然画面是真的好,音乐也真的好听,但里面的故事情节跟人物,未必讨喜。

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一次突破,毕竟在这之前,还没有任何一部中国大陆的电影,主动被好莱坞引入米国上映过。

毫无疑问,从这个角度看,《雨中恋》等于是开创了一个历史先河。

所以,不管《雨中恋》在米国的票房成绩如何,只是这部电影能登陆米国主流市场这件事,就是一个大成功。

这要是传回国内,指不定得被人吹成啥样呢。

没办法,现在的国人真的是各种不硬气,大都觉得国外的月亮特别圆,国外的东西就是好,要是自己的东西能被外国人,尤其是米国人看上,那叫一个骄傲,那叫一个自豪。

这种情绪要是到了2023年,可能就会被年轻人嗤之以鼻,但在这个时代,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在这个年代,年轻人以能出国为荣,尤其是能去米国,那简直就是烧高香,光宗耀祖。

毕竟曹志强带的不是普通人,而是直接跟政府合作,再加上系统出品的各种技术资料跟实际物资,这种情况下,给国家带来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别的不提,就说之前曹志强交给国家的那些航空发动机技术跟盾构机技术之类的,等于让国家少走三十年的弯路。

少走三十年啊,这加起来,得多大的优势?

曹志强可是知道,哪怕国家走了很多弯路,还上了很多当,可依旧在三十年后妥妥的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呈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要是能少走三十年弯路,提前布局更多产业,提前在大家收入很低的时候,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跟核心产业突破,那就等于提前抢了日韩的饭碗。

比如汽车、造船、大飞机、半导体这些领域,要是国内可以提前布局,提前达到日韩的水准,那靠着巨大的市场跟廉价劳动力,必然会更早的吃掉这些产业,让国家的gdp增长速度再上几个百分点。

如果国家真的能提前吃掉汽车、造船、大飞机、半导体、电子、基建这些产业,因为人口基数问题,或许还不可能在三十年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起码能让国家实力更上一层楼,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好一些。

甚至是,如果这些中高端产业被国内吃掉,也不用非得地产兴邦了。

不过这些事情吗,想想就得了,让曹志强自己做,他绝对做不来。

想要吃掉那些中高端产业,绝对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集团能做到的,必须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行。

实际上,别看韩国造船汽车半导体等产业很牛逼,但这些产业都是捡漏得来的,是米国爸爸赏饭吃。

严格来说,是米国要打压日本,然后把日本的核心产业转移一部分给韩国才有了所谓的汉江奇迹。

要是没有米国爸爸,哪来的汉江奇迹?

就光靠男人去中东卖苦力,光靠女人去米军基地卖……咳咳,那啥么?

怎么可能啊!

很多技术类的东西,你如果没有技术积累,光靠拼命卖,也是没用的。

在技术积累这一点,韩国跟中国是完全没法比的。

别看韩国后来看起来很先进,很多技术好像很利害,其实都是表面光,真正的基础科学别说跟中国,比日本都差老鼻子去了。

基础科学,是一切的根基,根基不牢靠,光玩应用科学,或许能一时弯道超车,但后劲不足的毛病很快就会出现。

你看看那些理科类的诺贝尔奖,韩国拿过几个,至少曹志强穿越之前,还一个都没有啊!

文化更别提了。

在曹志强穿越过来之前,含金量稍微高点的诺贝尔文学家,韩国可是一个都没有,哪怕扩大到韩裔,也是一个都没有。

人家三哥那边好歹还有个呢。

所以说,韩国的崛起,真的就是米国赏饭吃,是米国七八十年


状态提示:第629章 我真的太难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