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外人眼里,尤其是散打队员眼里李同林就像个精神分裂病人,上课时严肃的要命,下了课和蔼的像个老妈子,嘘寒问暖,一个个了解情况,问感受。
每次下课之后,一个人拿着抹布跪在地上把泡沫垫子擦好几遍。
这些都可以理解,关键是这个人喜怒无常。
同一个情形,有的时候喜欢热闹,让大家活泼。有的时候严肃的要命,一声都不能吭。
有的时候教很多东西,问什么教什么。有的时候什么都不肯教。
易芳洁觉得自己说的没错,李同林就是个怪人,可看到这个怪人心里就总觉得难过,觉得他好,又说不出什么地方好,说是喜欢,没那么强烈,说是不喜欢,却又牵心。
李同林过得滋润,把教材当课外书看,因为内容正是他感兴趣的,学起来也不吃力。
国庆节拳馆都关门了,杨雷都要回老家,李同林也不放假,还有几天就要打京城的业余赛了。
又和王贵通了几次电话,他现在混得不错,和京城办业余赛的老板也算是朋友,那个老板李同林听说过的,人称“馆长”“翰哥”的徐志翰。
这个人在格斗圈也有点名气,关键是接触格斗早,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吃了这碗饭,在京城开了三家拳馆,连格斗带健身。至于实力………最早的那一波人实力,没什么特殊情况一定没有后面的精湛,这基本是可以肯定的。
徐志翰一身纹身配上肌肉,自称文弱书生,因为硬拉拉不起一吨,只能刚刚拉起三百公斤。
李同林一开始是很讨厌翰哥的,这个人嘴太臭,动不动就问候别人一句“汝娘安否”,“淦李良”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这几天又在网上叫嚷着要去和一个太极大师打一架,旁人看了绝对会觉得这简直是胡闹。
但是这个人又不得不令人佩服,自己拉赞助办业余比赛,一年大比赛好几场,每个星期自己的拳馆里也会办小比赛。
虽然说比赛名字中二的很,大型的那个叫“中华武道会”一股龙珠风,小型的叫“搏击俱乐部”,一股大卫芬奇风。不过不得不说,办的足够良心了。
大比赛几十块报名费,小比赛不收费。参赛者还都有保险,都有奖金。灯光,舞台,观众,还有举牌女郎,场外医护。
一个小小的业余比赛,要什么自行车?
人有问题归在人身上,放眼全中国,业余比赛能做的比他好的,真没几个,或者说在李同林的认知里压根没有。
王贵跟翰哥提起过李同林,翰哥也很欢迎李同林来打自己的业余比赛,大的比赛小的比赛都行,翰哥也很想见见这个年轻人。
王贵牵线,安排李同林这次先上小比赛“搏击俱乐部”。主要是试试水。买了车票,跟导员老师提前请个假。
导员一听打格斗,立马就是一个不同意,不给假,必须家长来领人。
李同林知道,怕自己受了伤家长找学校的麻烦,打电话跟老爹李清说了,李清觉得高中毕业证已经拿到了,剩下的事就随李同林去了,一个电话打回去,跟导员说明了情况。
导员是个不怎么开窍的中年人,谨小慎微,觉得不行,必须得家长亲自到写个保证书。
李同林是明白为什么这个年纪她还只是个导员了,其实导员这个工作也不适合她干,她应该去管女生宿舍,谨小慎微,害怕出事,这样的人守在那里绝对万无一失。
水火不进,李同林只能搬下来魏卓这尊大佛。
不得不说,魏卓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坑,可以说不干人事,但是要办事是真能办事,不知道怎么劝的就把导员劝下来了。
假请了,票买了,继续训练。
现在的李同林感觉自己绝对力量和爆发力略有下降,但是耐力有了提升,杨雷说现在李同林已经可以试着自己打沙袋,打空击了,国庆节过了回来再打几场拳击实战,基本技术就这样了。
有基础,条件好,再练基本功只是回炉再造。李同林又有天赋,所以进度算是很快的
距离“搏击俱乐部”比赛还剩下四天,李同林的比赛安排下来了,是个比李同林小几岁的年轻人,来自京城“天煞拳馆”。
怎么打,这是个问题。
先上网查查“天煞拳馆”什么来头。这个拳馆不是很出名,刚建起来不久,没什么资料,有的也只是论坛上一两句话,可靠情报不多。
“散打运动员退役搞的。”
“有个教练教摔跤。”
看了半天,就这两句话好像是有点用。
李同林开始琢磨了。
“散打和摔跤…那么是不是说他的地面技术不好…先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对手真是这样,缺少地面技术,一定不会轻易进入地面,哪怕他摔跤技术再精湛。进入地面反而不利。…”
“…打击加摔跤的选手一般都是选择站立,比如美国一票摔跤高手反而会选择抡拳对敌。击倒或者摔倒之后地板拳gnp的,大概的打法就是这样了。”
再一想,好在这次比赛用的是擂台,不是铁笼,有了笼子对于强力摔跤手来说了一定的优势,摔倒在笼边摩擦,这太可怕了。
擂台的话,自己就不存在笼边技术不足的问题了,到了边缘可以回到擂台中央。
“那么,我自己又是个什么水平呢?拳击的东西学了不少,散打也练了很久,但是基本上都是虐菜,水平相当的实战没打过,能用出多少来是个问题。”
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