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道馆训练,虽然大家身上还带着酸痛,但是精神状态饱满,没人缺席。
这一天训练以技术为主,主教要求所有的技术不仅要用右架做一遍,还要用左架做一遍。也就是说,两个方向的摔法都要做,这样不管是接到对手的左手还是右手,都可以完美的使出摔法。不至于因为有把位有机会而不会技术,错失了大好的进攻机会。而且为自己的进攻加入了更多的变化,更加难以抵挡。
这个时候李同林的天赋和身体素质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所有的动作他很快就能从右侧转换成左侧,并且快速的掌握熟练。除了190提前练过一部分左架的技术,其他的学员根本跟不上他们两个人进度。
说的是技术为主,但终究不只是技术。技术训练时间占课时的80,剩下20的时间都是在训练力量。又来了个主教自创的“自重俯卧撑深蹲大乱炖”搞的大家灰头土脸叫苦不迭。
“我今天就是想看看你们恢复成什么样,能承受什么样的训练,看来我还是高估了你们。”主教练不管干嘛,总是嚼着口香糖。“不过你们也得相信我,我大学读的可是运动训练专业。我是不会弄死你们的。”
李同林真心觉得主教练也并不是盲目的瞎教瞎练,不是父亲当年那个教练那样,“三从一大”。
主教的训练都是有理有据有计划的,除了动作要领,还把他背后的所有知识都告诉学员们,边做边给大家分析。
比如说这个动作是锻炼什么部位啊,那个动作是有什么目的,为什么印度俯卧撑和深蹲都要做这么多的次数,爆发俯卧撑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以爆发力为目的训练卧推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做法和健身的不一样,而以基础力量训练的时候,我们又需要怎么做。不仅授人予鱼,还授人以渔。
不知道别人吸收的怎么样,李同林听得很是津津有味,他本身就对人体构造充满了兴趣,对挑战人体极限,也抱有极大的好奇心。他迫切的想让自己变强,变成一个同时具有力量,爆发力,速度敏捷的人,一个像李小龙那样的全能战神。
于是早就他准备了手机。上次上课,就把录音功能打开,放在离自己不远的场地边上,道馆并不是特别大,每当教练说话,都把他说的话录进去。休息两天也没闲着,他专门找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作为“训练笔记”。
每到晚上他就静下心来,把教练教的,录音录的都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有的时候还会根据记忆和所学,用并不熟练的简笔画,把大致的图画下来。这两天一直研究这些东西。
可以说,李同林从来没如此认真对待过一件事,他感觉钻研柔道的技术与秘密,远比学习有趣多了,他感觉自己正在沉迷于此道。
每天晚上的课程,因为主教的存在,显得十分给力,而早上副教的课程,也继续进行。
说起来这几天副教练也是够憋屈的了,主教练上课的时候从动作到要领说得一套一套的,副教练只能在旁边看着,连伸手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帮着保护,或者是指导一下学员。与其说是副教练,不如说是一名主教练的助教,还是那种说了不算,只能跟人干的。
李同林自己看来,副教练可能也是知道自己的水平一般,上回主教练说的那些话,好像就是在点名批评副教练教的不好。
不过确实也是,一个侧滚翻这样的基础动作,还有那么多人没有学会,如果一个人学不会可能是学生的问题。所有人,包括像李同林这种虚心求教的人都不会,那一定就是老师的水平问题了。他一直想不明白,副教练好歹也是副教练,为什么水平就差了这么多呢?
主教练回来了,副教又在早上的课程里上了一天摔法之后,就开始教李同林击打的技术。
教击打技术之前,副教练先介绍了一下自己:“我之前是三中的体育生,后来在省会体育大学学的运动管理专业,再往后就当兵进了武警,这柔道我是退伍了才来学的,一开始我也是学员,那会儿这个武馆刚起来,我就来学了一年,后来主教看我练得挺好就让我和他一起干,我就在他不在的时候帮着代课。实际上比起柔道,我散打的技术更好。”
“那咱俩还是校友啊教练”
“你也是三中的吗?”
“对啊。”
“三中就是以体育生出的名儿,别的不好,体育还是挺好的。我看你身体素质啥的也挺好,你没想着去练个体育?”
这一句话正中了李同林的下怀,本来就不想上学了,练个体育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哎,我也想练体育来着,但是家里面的都不让。”
“你要是想练体育的话,我可以找我当初带我的体育老师,让他带你练。”
“哦,那太好了。”李同林满心欢喜“谢谢啊,教练。”
“那现在学校把你分到哪个班了?”
“一班”
“哎呀还是个优班?当初我还是垫底班。”三中历来的传统就是按入学成绩分班,分数最高的,排在前面,分数低的排在后面。但是,最后两个班是专门给体育生成立的班,虽说成绩不一定是最低的,但是也都差不多是垫底了。
这并不是看不起体育生,或者是找成绩不好的人才去练体育,而是因为体练体育很耗费精力,按照三中体育队练习的强度,练完了体育就真的没有心思再去上课学习了,成绩自然不会很高。
“哦,那估计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