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满唐华彩>第366章 真功劳
底,结果不会更坏,却能赢得更多的名望,因此,语气还坚毅了几分。

“臣请陛下详查安禄山攻契丹一战,以正军纪,方可使将士用命,扬大唐国威。”

杨国忠听了,感到圣人的怒火要被完全点燃了,又急又怕,恨不得伸手去拉韦见素。

下一刻,有人从他身边出列,站到了比他还靠前一些的位置。

“禀圣人,臣有事要奏。”

李隆基见是薛白又出来多管闲事,冷哼了一声。

薛白没有被这一声冷哼吓退,竟是道:“此事,臣想向圣人秘奏。”

“就在此奏。”

“遵旨。”薛白还是上前了两步,隔着两个禁军,尽可能地放低声音,道:“圣人已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故臣以为献俘不急于一时,今日剑南军将士既不满,闹出了事,何不借此敲打安禄山,恩威并施。”

李隆基智足以拒谏,根本就不需要人扮演这种出谋划策的角色,闻言只当是听了一场笑话。

他看着薛白,眼神像是在问:“教朕做事?”

薛白亦察觉到了这种情绪,遂再补了一句。

“臣惭愧,臣心计太深了,恐有损天子明德。”

说着,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他已尽力了,眼下这情形,他想不出更多的说词能改变李隆基的心意。

李隆基轻呵一声,走到了城垛边,居高临下看着安禄山的献俘的队伍。

更外围,等着看奇珍异兽的百姓把朱雀大街堵得水泄不通。

“招孙孝哲过来。”李隆基淡淡道了一句。

“传旨,招范阳兵马使孙孝哲登城觐见。”

声音远远传来,旁人不知这是献俘的流程,还是圣人要询问虚报战功之事,纷纷翘首而望。

孙孝哲长得高眉深目,是个胡人,只是归附大唐比较久了,起了一个汉名。他登上城头,见礼之后,听得“虚报战功”四字,就有些发懵。

“愣着做甚?”李隆基见他反应,语态已轻松下来,似乎还笑了一笑,道:“朕问伱,可有此事?”

“圣人,我是契丹人啊。”

孙孝哲先是这般嚷了一句,接着才道:“如果大帅真的大败给契丹了,那我该投降契丹王才对,怎还会到长安来献俘?”

“大胆!”

换作旁人,只会说自己多么忠心,不会因胜败而改变立场。孙孝哲的一番话,听着就不忠心,而且还反问了圣人。

然而,李隆基却觉得这胡人直率实诚,摆手止住喝叱孙孝哲的宦官,又问道:“如此说来,安禄山并未虚报战功,是被张巡诬告了。”

“大帅打败了契丹大军,只是兵力不足,使得李怀秀逃走了。”

韦见素当即道:“既未擒得首领,如何称为大胜?又如何能证明安禄山没有虚报战功?陛下,不论如何,今日不宜让范阳军与剑南军一道献俘。”

孙孝哲面露茫然,问道:“朝廷没收到大帅报功的战报吗?”

“自是收到了。”杨国忠道:“此时所谈,便是指这战报上的功劳有假。”

孙孝哲根本不理会他们,只看着李隆基,道:“圣人,大帅现已大败奚人,俘虏奚王李延宠,怎么能说‘未擒得首领’?”

杨国忠、韦见素皆是一愣,对视了一眼,以眼神询问对方是否知晓此事。

怎么回事?

安禄山分明是惨败于契丹,如何成了灭奚?

薛白也有些诧异,目光打量了这两人之后移开,落在了袁思艺身上。

“李延宠?”

李隆基听了这名字,眼神中闪过一抹愠色。契丹王李怀秀、奚王李延宠是同一时间娶了他的外孙女,静乐公主、宜芳公主,又在不到半年就联络造反,杀妻反唐。

此事大大折损了李隆基在边塞的天威,他誓要将这两个叛臣押到长安处死。

故而,他遣最信任的安禄山来办这件事,只是多年来还未有结果。

“胡儿俘虏了李延宠?”他再问一遍,心里感到了一些的欣慰。

但,朝廷得到的安禄山的战报,只是说“重挫契丹”,并未提到灭了奚、俘虏奚王一事,这不对劲。

孙孝哲也是发呆了一会,之后才反应过来,禀道:“去岁十一月,大帅在西拉木伦河击败了契丹大军,连续追击,并向朝廷报功。朝廷批允之后,献俘的队伍在三月出发。但就在今年二月,大帅已直捣奚部,俘虏了奚王李延宠。遂派了驿马禀奏战功,同时派人着李延宠赶上献俘队伍……”

“胡说!”杨国忠道:“若真有这等大胜,朝廷如何能不知?”

孙孝哲是个莽人,竟不给他这个右相面子,道:“就是要问问国舅,报功的信使到哪去了?朝廷为何不知这场大胜?!”

杨国忠一听,便知这是要诬他隐瞒了安禄山的功劳。

分明是安禄山虚报战功,竟莫名其妙地倒打一耙,完全颠倒了黑白,简直岂有此理!

想到自己的手段居然会输给一个杂胡,他气得跳脚,道:“太荒谬了,军国大事,岂可如此儿戏?”

孙孝哲大声道:“范阳军是败了还是胜了,见了李延宠,不就知道了吗?!”

杨国忠张嘴想要反驳,结果却是无话可说。

连韦见素都变了脸色,心知孙孝哲既然敢当着天子的面这么说,那肯定是俘虏了李延宠。

安禄山分明是大败给了契丹,却不知如何能在短时间内重整兵力灭了奚?

眼下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当务之


状态提示:第366章 真功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