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儿听到大院分家的事,心中佩服老爷子的睿智。如今他们二房日子越过越好,大院要是再不分家,刘来好兄弟仨做起事情必然缩手缩脚,随着大院和老院的差距越来越大,两个院子的人迟早会离心离德。老爷子趁着这个时机分家刚刚好,只可惜自己家的老院没了,本来她还想将老院变成养牛场,现在看着是不行了,还要另想他法。
众人因为分家各有思付不提,刘青峰却是愁眉苦脸,坐立不安。
刘雨儿看到他这般终于忍不住问道:“二哥,你这又是怎么了?难道思过书还没写好吧?”
刘青峰愁眉不展地说道:“妹妹,你说的法子不对,老师直接就将思过书给扔回来了,要不是李押司拦着,七舅就揍我了。”
刘雨儿奇怪地问:“这怎么可能?你写的思过书呢?”
刘青峰哪里肯让妹妹看自己的思过书,就是不肯拿出来。
刘雨儿也不勉强,就说道:“那你就自己慢慢思过,想不好就等着七舅揍你好了。我不管了。”
刘青峰踌躇了半日,晚上才悄悄拿着思过书,红着脸交给了妹妹。
刘雨儿一看思过书,不由心中气恼,这熊孩子思过这么多天,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真该让七舅好好揍他一顿才对!
她有心不管这事,可是估摸着刘青峰不写完这思过书也不敢去见李康,要是耽误了功课,七舅知道了必定会生气。七舅可是天天在县衙,刘青峰去没去县衙,他不用问都知道。
刘雨儿思量了一会儿才说道:“二哥,男子汉大丈夫,当心存坦然、荣辱不惊,又有古圣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二哥,你可曾做到?”
刘青峰听了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不禁对着妹妹深施一礼道:“多谢妹妹指点!”
刘雨儿连忙侧身躲过。现在是古代,她可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受亲哥哥的礼。
次日一早,刘青峰又匆匆赶到了县衙,却被李康的书童李砚告知大人出去了,让他跪在书房等候。
这一天,李康在外忙了一日,酉时才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县衙,听说刘青峰已经在书房跪了一日,茶米未进,就急忙换了便服来到书房。
李康进了书房看到刘青峰已经摇摇晃晃,身形不稳,也不叫起,直接坐下看刘青峰写的思过书。他看完思过书,眉头稍展,问道:“青峰,这是你独自思索的?”
刘青峰犹豫了一下,埋下脑袋说道:“老师,是学生妹妹指点的。”
李康听了眉头一挑,呵斥道:“刘青峰,你说这话羞不羞躁?”
刘青峰羞得匍匐在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砚看了心中不忍,上前求情道:“大人,青峰已经跪了一日,水米未进。就饶了他这一遭吧!”
李康叹道:“你起来吧,先下去用膳,为师稍后再和你说话。”
李砚立即扶起刘青峰带他下去吃饭。
李康看着刘青峰的文章,心中叹息这孩子才华横溢,只可惜多年无人教导,心性与才华不能相匹,实在让自己头痛。他爱惜刘青峰是个人才,虽然有心放手不管,可是又于心不忍……
刘来福家的新屋上梁后,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这还是刘雨儿已经早早就拉着家人做了规划的结果。
现在刘来福不仅要带着人先种三百亩早苞米,还有六百亩要精耕细作,其中三百亩要在冬麦收割前完成苞米定苗,还有三百亩准备试种水稻需要灌溉。刘来福家的四十头一起出动,看上去十分的壮观。
刘大山正带着从村里请来的人挖一个两亩地的小鱼塘。刘青山带着几个人忙着造水车,为灌溉稻田做准备。刘大田也过来指挥人挖沟灌渠。
其实刘雨儿对荒地心里还没数,并不想现在就种这么多水稻,可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水稻才是根本,她也就不再坚持。
陈大春带着三个儿子正在准备鱼塘捕鱼、下鱼苗等事情。
刘雨儿还想种柳树,盖几个凉亭,不过这事被刘来福给推后了。
家里原来的几十亩麦田都被交给了吴天,刘来福几乎不再过问。
此时刘张氏在金氏、田氏和刘燕儿的相助下已经对内宅的事情应付自如,可每天打理家务也是忙得团团转。
刘雨儿最近却没有花多少时间搭理家里的事情,她也正和李康一样头痛二哥刘青峰的事情。刘青峰是她到这个世界后看中的第一人,她觉得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好好培养刘青峰。她连着好些天搜肠刮肚、苦思冥想刘青峰的事情,又到大堂哥那里翻阅了许多书籍,根据自己的回忆,终于凑了一首劝世七字歌,不过有些字还是缺胳膊断腿。她也不管这些,直接拿着七字歌找到二哥,让他抄写一遍挂在书房。
刘青峰仔细看了一遍七字歌,就情不自禁地念道:“人生在世并不难,心平气和每一天。将相头上堪走马,公侯肚内能撑船。圣贤之书当常读,修身养性弥自坚。忠孝仁义千金贵,狂妄自大不值钱。勤俭和睦家兴盛,骄奢淫逸起祸端。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良贤。涉足书山趁年少,泛舟学海早撑竿。书到用时方恨少,事未经过不知难。良药苦口利于病,利行逆耳是忠言。谦恭虚己多受益,祛衣受业不枉然。金无足赤人无全,取人之长补己短。淡泊名利即明志,忘却得失可致远。男儿当立鲲鹏志,一生甘辛视等闲。位卑莫要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功成名就莫自满,山外青山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