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明疯皇>306 火炮的奏鸣曲

这会儿大明的研制水平真不是一般的高了。

新型火炮的样品从制图到制造黏土模再到浇铸和加工孙元化总共才用了三天时间。

而孙元化的几个弟子也只用了三天时间便把一台车床改造成了拉膛床。

泰昌这几天也没闲着,他直接在武备城的南边找了快平地,并命人在上面用石灰画出了一条条横线,每隔一里便是一条横线,足足画了十条。

他的目标也就是将火炮的射程先提升到五里以上,如果能达到十里那自然最好。

所以,画十条横线也就差不多了。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拉膛线试炮了。

说实话,泰昌也不知道膛线要拉多深,他甚至都不知道膛线要拉多少根。

所以,他命孙元化的弟子准备了很多种拉膛线用的铰刀。

他命人准备的铰刀有三个尖角的,有六个尖角的,有拉出来的膛线深度是一分的,也有拉出来深度是半分的。

反正只要能试出差别来就行了,至于膛线到底刻成什么样子最为合适,这个试完以后应该就差不多能估摸出来了。

这拉膛线的过程倒是很简单,只需把炮管夹住,先让其转起来,再把铰刀从炮管的一端塞进去,固定在滑块上,然后再匀速转动齿条上的齿轮,让拉膛线的铰刀尽量匀速的从炮管的一端拉到另一端就行了。

当然,用人力转动齿轮速度肯定不能达到绝对的匀速,以后肯定还是要用蒸汽机来替代人力拉动铰刀的。

不过,这时候也就是试验一下,就没必要这么麻烦了。

毕竟,这会儿还没有软气管,蒸汽机还不能跟着拉膛线的铰刀一起运动。

这拉膛线其实也不怎么费时间,因为一根炮管拉过去也就几个眨眼的功夫,还没固定炮管费的时间长呢。

泰昌命人准备的铰刀是粗细各四种,三种火炮,有两种口径是一样的,总共拉出来的线膛炮就是十二门,剩下三门则是没有膛线的滑膛炮。

十二门火炮的膛线不到一个时辰便已经拉完了,泰昌直接命袁可立和张元芳招来了一队经验丰富的火炮手,拉着这些火炮便往试炮场地走去。

这个时候,不但孙元化激动的不行了,就连袁可立和张元芳都激动的不行了。

因为这火炮的射程太重要了。

如果火炮的射程能超过五里,那他们便能吊着人家的楼船炮舰打了。

如果火炮的射程能超过十里,那打起仗来不知道会有多爽。

因为这会儿还没有能看十里远的望远镜呢,至少欧陆诸国都没有。

也就是说,人家还没看清他们呢,炮弹便砸过去了!

那么这些火炮的射程到底有多远呢,有没有超过五里甚至是十里的呢?

这个自然只有试过才知道。

一行人把火炮运到试炮的地方之后,张元芳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皇上,我们先试那种火炮啊?”

泰昌不假思索道:“先试没有拉膛线的吧。”

张元芳闻言,里面命手下将士把三门没有拉膛线的火炮一字排开,紧接着便下令,一一装填炮弹试射。

“轰”的一声巨响,一发炮弹便飞了出去。

这声巨响大家都很熟悉,因为这就是水师配备最多的五百斤雷神炮。

这种火炮的射程大家也很熟悉,就是三里左右。

所以,大家都把望远镜对准了第三根横线。

果然,炮弹就落在三里线附近。

紧接着便是炮口尺寸二寸半,炮管同样是五尺长的火炮了。

“轰”的一声巨响,又是一发炮弹飞了出去。

这一声巨响就比刚才那声巨响沉闷多了,就好像是闷雷一样。

这火炮的炮弹飞出去的距离也比较的远,反正三里线附近是没有看到踪迹。

泰昌命水师将士跑过去仔细搜索了好一阵才发现,那枚炮弹竟然已经飞到六里线附近去了!

也就是说,将射程提升到五里以上的目标已然实现了,只需改变炮管的粗细和长度便行了。

不过,泰昌并没有命人停止试射。

这么多样品都做出来了,自然要试试效果,兴许有的火炮射程能超过十里也不一定呢。

再说了,这种两寸半的火炮炮弹也太小了,也就相当于一个拳头那么大,在这个炮弹杀伤力基本靠砸的年代,这么小的炮弹自然不行,根本没多大杀伤力。

紧接着他又命人试了试炮口是五寸,炮管长度是七尺半的火炮。

这种火炮的轰鸣声同样比较的沉闷,不过射出去的距离却只有四里多,还不到五里。

这也印证了火炮口径和炮管长度的比例关系能决定射程的猜想,果然是倍数越大射程越远。

接下来就是刻了膛线的火炮了。

泰昌的意思,还是先试五百斤的雷神炮。

因为五百斤的雷神炮他们最为熟悉,没有刻制膛线之前的射程他们也印证过很多次了,就是三里左右。

有了这个基数,他们就能准确的判断出膛线对于射程的影响了。

张元芳一声令下,水师将士直接把四门刻了不同膛线的雷神炮抬了上来。

三根膛线,深度是一分的雷神炮试射效果并不是很好,炮弹才飞出去三里多不到四里。

这种火炮的轰鸣声也不是那么剧烈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漏了点气一样。

这应该是膛线刻得太深了所致。

三根膛线,深度是半分的雷神炮试射效果就不错了,炮弹竟然飞到了五里线


状态提示:306 火炮的奏鸣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