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君临天龙>096 所谓江湖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赵佶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所谓的江湖人,跟普通人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江湖,最早应该出自《庄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大家相互扶持着等死,不如自由自在的徜徉在江河湖海中,彼此没有关联。可见江湖最初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美好的人生状态。

而侠客,最早记载应该是太史公的《刺客列传》,讲的是王法衰败、诸侯分裂的春秋战国,一群在当时的年代身份并不显贵的平民,以生命为代价来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未必占据大义,未必身居高位,未必就心怀为国为民的宏伟愿望,卿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以一己之力,掀起列国风动。匹夫一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应该是最好的诠释。

当然这些概念和情怀年代已经太远,已经并不足以述尽当下的江湖。如果说江湖就是一种人人身怀绝技,以暴制暴的一种手段,这其实也有一些牵强。普通人未必没有快意恩仇的事迹,而武功高手也未必全都漠视王道法度,比如周侗等他们一批御拳馆的教习,武功比大多数江湖人都要高明,可是仍然愿意为朝廷体制效力。

赵佶在云台山里发现的这个江湖门派,名字就叫做云台派,除了掌门并几位执事的长老之外,门下统共有大约五十名的弟子,人数算不上多,但规模也并不算小。

赵佶想要观察一下这些江湖中人的日常生活,交际往来,还有为人处事的态度。因此这一段时间以来,每每都在这门派左近游荡,他的凌波微步如今已经小成,若在这山林间存心避开这些门派弟子不被看见,那也简单得很。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赵佶对这门派的来历种种也有了一些了解。

这个门派成立于几十年前,初代的掌门原本是郑州城里士绅家的一位公子,后来家境衰落,富家子弟沦为了落难公子,不过仗着过往的生活阅历,做另外一些富家子弟的帮闲玩伴,生计也能维持。后来侍奉的主子跟酒楼人打架斗殴,失手打死了一个人,那主子恐担了责任,索性给了这落难公子一笔银钱,让他将罪责全都担下来,然后放他跑路。

那落难公子于是便背井离乡,在外厮混了许多年,阅历越发丰富,竟在这过程中东拼西凑学成了一身不错的武功。终究故土难离,几十年后回到家乡,当年的血案已然被人淡忘,由此才放心在家乡安居下来。只是当年的家业已经败尽,总须得谋些生计。恰逢有一年城里一家商户财货被盗匪劫去,这人便用多年厮混经营的人脉将失物帮忙讨要回来,那户人家自是感激,于是便将云台山附近一座别院相赠。

其后此人又帮忙处理了几桩此类事件,名声也渐渐传扬出去,有了些侠名。以往江湖上那些落魄老朋友来投,而当地也有一些少年子弟想要学些防身技法手段,两下一合计,便在这云台山里开山立宗,有了这个云台派,不温不火的传承到了现在。

这云台派的弟子们身份也都不尽相同,有与那开派祖师身世相仿的破落户,也有当地安分守己的农户猎户子弟,还有一些背井离乡的难民。门派里传授的武技除了一门打熬内息的吐纳法门之外,还有统共四五种的招式套路,虽然算不得上乘,不过年纪火候到了,也能打熬出一身不错的武功。

诸多弟子当中,比较受重视的是一些当地乡绅家的子弟。这些弟子们学武的禀赋算不上太高,不过逢年过节家里总少不了给门派馈赠一些财货之类,而且由此也能跟那些家有恒产的士绅们联系起来,是门派日常花销等维持下去最主要的进项。其次受重视的就是一些真正有禀赋的弟子,作为门派的柱石被培养武功,而且偶尔也被派遣出去处理一些江湖上的人际往来,算是门面的存在。

至于更多的普通弟子,更像是杂役的存在,负责门派的吃穿用度诸多琐事,打理田产,偶尔也被派去附近村庄里教训一些闲汉恶霸。

赵佶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门派在江湖中名气虽然并不甚大,但其实事务却也不少。有时候要协助官府缉拿流窜过境的惯犯,有时候要帮当地乡绅富户押运财货或者保护出游,有时候还要接待过境拜访的江湖朋友,事情虽然多,但也处理的井然有序。

在赵佶看来,这个云台派虽然只是江湖中并不出色的许多小门派之一,但正因为如此,诸多特质反倒有普遍代表性。随着他的观察,对这江湖门派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也大概有了一个印象。

首先,这是一个有制度、能够稳健运作维持的一个组织,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且传承下来,武功其实所占的比重其实很小,更重要的是它能承担起作为地方官府职权补充,帮助当地人们处理一些官府顾及不到或者不方面出面的事情。而武功传承的意义是,传承的武学越高明,这个门派在它所负担的职责上能够发挥出来的效用就越大。

所谓的江湖,其实就是人们日常的交际往来,比如后世有一段时间传得很开的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来往,有来往就会有利弊权衡,会有利益碰撞,而所谓的江湖规矩,就是处理这些人际往来的不成文约定。那么江湖门派,就是以信义和武功为后盾,作为处理这些往来的仲裁机构而存在的。

由此,赵佶对此前乔峰所说所谓武功,其实跟百工技艺没有区


状态提示:096 所谓江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