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辇内空间不小,摆得下一方案几,数人团坐都不显局促。段正淳很热情,从上车开始就没有住口,一边询问赵佶沿路见闻,一边缅怀自己年少时前往大宋游学的时光。他言语风趣,简单事情也能描述得妙趣横生,因此并不给人喋喋不休的感觉。
一边与段正淳交谈着,赵佶也一边暗暗审视这位段王爷。
在出使大理国之前还有这一路上,赵佶也做过一些准备,对大理国加深了一些了解。整个大理国,主要由白蛮和乌蛮构成,而皇族段氏一家属于白蛮。至于常人印象大理段氏属汉人一脉,又或祖上属于汉人,其实并无太大意义。左右他们做了一国君主,也不可能举国归降大宋。当然这或白或黑指的是他们各族服侍颜色,却非人真的或白或黑。
前些年大理发生内乱,白蛮权臣杨义贞弑君自立,多亏了乌蛮首领高氏一家出兵平叛,段氏一族才能重新得国,而那倒霉的四大恶人延庆太子也就是在这场兵灾劫后余生,其实跟如今在位的段家两兄弟干系不大。不过高、杨两族乃是大理立国之初就有的权臣世家,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无论哪个作主,反正都是将段氏皇族架在空中阁楼上,实权几乎没有。
这一点,从来迎接使团的段正淳和高升泰不同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段正淳态度热情无比,看得出是真心为大宋使团到来而感到高兴。而高升泰则兴致乏乏,很明显不甚上心,甚至还隐隐有些戒备。若这次大宋出使与那皇族段氏达成某种默契,对如今当权的高氏而言,并非一件好事。仁宗朝大宋军队的悍勇,许多上了年纪的大理人如今想起来尤有余悸,若大宋真的出兵扶植段氏一家,对高氏而言,不吝一场劫难。
虽然段正淳在赵佶面前谈笑风生,没有流露出什么奇异的神色,但皇族段氏一家目前在国中的窘迫,还是可以从别的地方窥出端倪来。比如说高升泰的善阐侯爵位,善阐就是后世的昆明,常年四季如春,也算是大理国最好的一块土地,向来是皇族的自留地,如今却被高氏霸占,可见皇族式微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抛开这些国势上的波诡云谲,如果单从江湖人角度来看,这段正淳还是相当有魅力的,气度雍容,待人和气。从乔峰眼中隐隐的赞许之色就可以看得出,这位大理段王爷跟江湖上传扬的名气大抵还是相符的。
赵佶打量段正淳的同时,段正淳也在观察赵佶。他见这位大宋的端王爷年纪不大,看起来也就跟自己儿子段誉差不多,但是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方面却已经很成熟,自有章法,相比而言,自家儿子委实还太稚嫩,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他心里也不由得感叹,盛名之下无虚士,大宋国富民强,远非小国寡民的大理可比,单单从皇室子弟的教育方面就分出了一个高下。
至于坐在赵佶身边的乔峰,段正淳也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因为出入使团,乔峰换了一身普通的侍卫军服却没穿丐帮的衣服,表面上瞧来一切寻常。但是乔峰一双眼睛转过来的时候,虽然神光内敛,却令段正淳警兆陡升,倒不是说乔峰对他有什么恶意,只是单纯练武之人那种玄之又玄、近乎直觉的气机感应,令段正淳觉得这位侍卫本领不凡,只怕还要强过他几分。他虽是皇室出身,但身上也颇有些江湖人的习性,见到一位高手,总下意识想要切磋比较一番,只是对方乃是大宋端王的贴身护卫,而且瞧端王对此人甚是礼遇。因此段正淳这念头也只在心里打转,不好流露出来。
大理国境内多山,难得有平缓道路,但在起伏不定的山岭之间,偶尔会有一片平坦的土地出现,高山融雪冲刷下来形成河流,倒也肥沃。如今正是草木茂盛,万物欣欣向荣的盛夏时节,阳光下这些平坦的坝子在群山环绕之间自是别有一番趣味,美不胜收。
段正淳见赵佶一路频频望向车外景色,便笑道:“端王爷久居汴梁,天下第一等繁华都邑,该是对大理此域清寒景致有些不适了?”
听到这话,赵佶转回头来笑道:“段王爷过谦了,久居东京,自是感叹人力无穷,尘世繁荣。不过来到这大理,所见却是天地伟力,鬼斧神工,颇让人有出尘脱俗的意趣。如此出尘之地,该有出尘之人国之,如此看来,大理得国享国,也该是得了佛家‘宿缘’的说法。”
虽然大理皇室素来有礼佛的传统,段正淳对佛家一道却不甚感冒,哈哈一笑带过,便又讲到别的问题上。只是他们两人一个称呼“段王爷”,一个称呼“端王爷”,虽是一本正经的交谈,听来却总不免引人发噱。旁边的乔峰听得久了,嘴角也挂起一丝淡淡笑意。若换个心性活泼的人过来,只怕就要捧腹大笑了。
入暮时分,一行人终于到达镇北关。此地守将早得到命令准备迎接大宋使臣的仪仗并宴席,也有附近蛮族闻讯自发赶来,自又是一番热闹景象。
入了关后,赵佶与蔡京碰面,简短交谈几句。蔡京正色对赵佶说道:“王爷,这大理国形势瞧来好像比咱们预期中还要复杂一些。那位善阐侯高侯爷,这一路行来,言谈举动之际,似乎颇有些别样的念头……”
赵佶点点头,出使异国兹事体大,他们来之前对于大理国自然也做过一番研究,只是双方之间不通音讯久矣,所知皆是片面。不过蔡京自有变通大才,这方面也不须赵佶来操心,只说道:“该要做什么说什么,蔡学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