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这必是观音院里失了火这些和尚好不我看时与他救一救来。”
好妖精,纵起云头,即至烟火之下,果然冲天之火,前面殿宇皆空,两廊烟火方灼。他大拽步,撞将进去,正呼唤叫取水来,只见那后房无火,房脊上有一人放风。他却情知如此,急入里面看时,见那方丈中间有些霞光彩气,台案上有一个青毡包袱。他解开一看,见是一领锦蝠袈裟,乃佛门之异宝。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径转东山而去。那场火只烧到五更天明,方才灭息。你看那众僧们,赤赤精精,啼啼哭哭,都去那灰内寻铜铁,拨腐炭,扑金银。有的在墙筐里,苫搭窝棚;有的赤壁根头,支锅造饭。叫冤叫屈,乱嚷乱闹不题。
却说行者取了辟火罩,一筋斗送上南天门,交与广目天王道:
“谢借,谢借”
天王收了道:
“大圣至诚了。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无处寻讨,且喜就送来也。”
行者道:
“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天王道:
“许久不面,请到宫少坐一时何如?”
行者道:
“老孙比在前不同,烂板凳高谈阔论了。如今保唐僧,不得身闲。容叙,容叙”
猴子急辞别坠云,又见那太阳星上,径来到禅堂前,摇身一变,变做个蜜蜂儿,飞将进去,现了本象,看时那师父还沉睡哩。只见那行者叫道:
“师父,天亮了,起来罢。”
三藏才醒觉,翻身道:
“正是。”
穿了衣服,开门出来,忽抬头只见些倒壁红墙,不见了楼台殿宇,大惊道呀这殿宇俱无?都是红墙,何也?”
行者道:
“你还做梦哩今夜走了火的。”
三藏道:
“我怎不知?”
行者道:
“是老孙护了禅堂,见师父浓睡,不曾惊动。”
三藏道:
“你有本事护了禅堂,如何就不救别房之火?”
行者笑道:
“好教师父得知。果然依你昨日之言,他爱上我们的袈裟,算计要烧杀我们。若不是老孙知觉,到如今皆成灰骨矣”
三藏闻言,害怕道:
“是他们放的火么?”
行者道:
“不是他是谁?”
三藏道:
“莫不是怠慢了你,你干的这个勾当?”
行者道:
“老孙是这等惫懒之人,干这等不良之事?实实是他家放的。老孙见他心毒,果是不曾与他救火,只是与他略略助些风的。”
三藏道:
“天那,天那火起时,只该助水,怎转助风?”
行者道:
“你可知古人云,人没伤虎心,虎没伤人意。他不弄火,我怎肯弄风?”
三藏道:
“袈裟何在?敢莫是烧坏了也?”
行者道:
“没事,没事烧不坏那放袈裟的方丈无火。”
三藏恨道:
“我不管你但是有些儿伤损,我只把那话儿念动念动,你就是死了”
行者慌了道:
“师父,莫念,莫念管寻还你袈裟就是了。等我去拿来走路。”
三藏才牵着马,行者挑了担,出了禅堂,径往后方丈去。却说那些和尚,正悲切间,忽的看见他师徒牵马挑担而来,唬得一个个魂飞魄散道:
“冤魂索命来了”
那行者喝道:
“冤魂索命?快还我袈裟来”
众僧一齐跪倒叩头道:
“爷爷呀冤有冤家,债有债主。要索命不干我们事,都是广谋与老和尚定计害你的,莫问我们讨命。”
行者咄的一声道:
“我把你这些该死的畜生那个问你讨命只拿袈裟来还我走路”
其间有两个胆量大的和尚开口道:
“老爷,你们在禅堂里已烧死了,如今又来讨袈裟,端的还是人是鬼?”
行者笑道:
“这伙孽畜那里有火来?你去前面看看禅堂,再来”
众僧们爬起来往前观看,那禅堂外面的门窗鬲扇,更不曾燎灼了半分。众人悚惧,才认得三藏是位神僧,行者是尊护法,一齐上前叩头道:
“我等有眼无珠,不识真人下界你的袈裟在后面方丈中老师祖处哩。”
三藏行过了三五层败壁破墙,嗟叹不已。只见方丈果然无火,众僧抢入里面,叫道:
“公公唐僧乃是神人,未曾烧死,如今反害了家当趁早拿出袈裟,还他去也。”原来这老和尚寻不见袈裟,又烧了本寺的房屋,正在万分烦恼焦燥之处,一闻此言,怎敢答应?因寻思无计,进退无方,拽开步,躬着腰,往那墙上着实撞了一头,可怜只撞得脑破血流魂魄散,咽喉气断染红沙慌得个众僧哭道:
“师公已撞杀了,又不见袈裟,怎生是好?”
行者道:
“想是汝等盗藏起也。都出来,开具花名手本,等老孙逐一查点”
那上下房的院主,将本寺和尚、头陀、幸童、道人尽行开具手本二张,大小人等,共计二百三十名。行者请师父高坐,他却一一从头唱名搜检,都要解放衣襟,分明点过,更无袈裟。又将那各房头搬抢出去的箱笼物件,从头细细寻遍,那里得有踪迹。三藏心中烦恼,懊恨行者不尽,行者大怒,走进方丈屋里,把那触死鬼尸首